翰墨飘香 书画通渭
摘 要:“通渭现象”充分表明,中国书法,这种曾经是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书斋雅玩,也就是所谓上流社会的专利,在今天已从“神坛”走下,广泛地进入平民阶层。 “通渭现象”至少还能够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即经济条件的优越与否,并不是制约书画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前提,老百姓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否也不是决定人们从事书画事业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翰墨飘香;书法;文化积淀;书画艺术;书画产业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14-01
盛夏时节,行走在通渭县城街头,鳞次栉比的画廊引人注目,出售“文房四宝”的店铺引人驻足。在一个个画廊、书画店,不时可以看到名家前来交流献艺的书画信息,以及书画义写、交易的场景。走进农户家中,家家挂书画、户户爱书画、人人练书画的情形,烘托出浓郁的文化氛围。“你可以出门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对通渭人热爱字画的描述。“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这是当地流传的一句话。
一个曾以干旱贫困出名的大县,如今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翰墨飘香之地”而闻名遐迩。通渭人历来崇尚耕读,重视教育和文化。东汉著名诗人秦嘉和徐淑,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陇右真儒”李南晖、四川按察使牛树梅以及陇上画师张维垣等16exif信息是什么位历史文化名人,皆以能书善画享誉一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孕育了通渭独特的书画文化现象。继承传统,弘扬创新,使全县习字作画之风久盛不衰。通渭于1992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
如今,通渭县从事书画创作者3000余人,爱好者8000多人;有通渭籍中国美协会员3人、中国书协会员19人,有县级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340多人,在外地工作的通渭籍书画学者达200余人。
如何删除IE浏览器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学术界将此称之为“通渭现象”。 “通渭现象”充分表明,中国书法,这种曾经是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书斋雅玩,也就是所谓上流社会的专利,在今天已从“神坛”走下,广泛地进入平民阶层。 “通渭现象”至少还能够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即经济条件的优越与否,并不是制约书画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前提,老百姓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否也不是决定人们从事书画事业的决定因素。
中国书画家一、通渭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通渭所处的甘肃东部地区,毗连陕西,与周秦汉唐文化的发祥地咸阳、西安相距不远,这里有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故里天水,而天水麦积山石窟文化更是名闻遐迩,泾河、渭河皆发源于此,“泾渭分明”的典故即出自于此。很多活跃于全国各地的甘肃籍军政官员、知识分子、书画名流大多都是从这些所谓的“穷山沟”里走出,他们都成为了当地的人们激励和教育后辈们的榜样和楷模。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无疑对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产生独特的文化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从“敬惜字纸”和尊重文化,反映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陇东人一向尊崇传统文化,对一切与汉字有关的东西极为珍视。当然,这种社会心理在全国各地都普遍有所反映,但在甘肃东部地区尤其盛行。也许越是封闭落后地区的老百姓,越对中国文字抱有一种特殊的崇拜敬畏心理,文化人在这里非常受人尊重,即使是到乡下,那些质朴憨厚的农民也会以乡下人的最高礼遇欢迎你。能写会画者,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有知识文化的人,即便生活过得不咋样,也理应得到敬重。
三、借助从事书画,寻求精神寄托
一般而言,当人们在无力改变落后的经济处境时,大多会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只要精神有依托,人们就在内心中始终抱有一个希望,哪怕这种希望本身是近乎渺茫的。书画之于通渭人,显然属于一种根深蒂固的精神依托,拥有了书画,即使生活贫穷,他们的内心依然是无比充实的,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感。当你走进陇东,走进通渭,走进那里的寻常百姓之家,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尽管生活不富裕,有的甚至家徒四壁,但室内几乎都在墙上挂有字画,人们对书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脸上洋溢着十分明显的兴奋与自豪,目睹这一切,如果你是一位书画工作者,你难免会不为之深深感动!lol进不去
四、满足精神需要,增加经济创收
由于这里自然条件欠缺,经济一直比较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和西部大开发号召的促进,他们自然也不甘落后,要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首先要看清自身优劣,到自己的优势,而书画就是他们的优势,从事书画行业应该是他们的首选,他们自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虽说书画行业不比一般的“短平快”项目见效快,但通常来说,却不存在太大的风险,相对比较稳定。或则修身养性,或则增加收入,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事实上,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已经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书画经营之道,生活状况普遍发生了相应的改善,这就是书画给他们带来的福祉。
参考文献:
[1]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什么意思崔国权.甘肃省情[m].甘肃人民出版社,后视镜198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