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15课远离违法犯罪,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 |
课时 | 2课时(90min) | |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2)掌握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 (3)熟悉犯罪的种类和刑罚的目的 思政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远离违法犯罪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犯罪的特征、构成要件和种类以及刑罚的目的 | |
教学方法 | 案例导入法、问答法、讨论法 | |
教学用具 |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 |
教学设计 | 第1节课:考勤(收回孤单2min)一案例导入(5min)T⅜授新知(33min)一分组讨论(5min) 第2节课:互动导入(3min)→传授新知(20min)-实践活动(I5min)->■教学评价(2min) T课堂小结(3min)一课后作业(2min) | |
教学过程 |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 设计意图 |
第一节课 | ||
考勤 (2min) | ■老年人智能手机【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
案例导入(5min) | ■【教师】案例引入,引出新课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因“黄赌毒"(见图6-12)诱发的犯罪率更是逐年攀升,严重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事件1:职高生张某偶然将一本情口袋书拿到学校看,同学央求借阅.还书时同学送给张某一件小礼物。张某发现有利可图,遂经常带情口袋书到班上借给同学。后被学校发现,给予张某记过处分一次。可是,张某不思悔改,毕业后即在学校附近开设录像厅播放黄光碟,并每人每次收费10元。一些同学看过黄碟后,想入非非,不思学习。张某先后为100多名学生播放淫秽光碟20余场次,案发后被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详见教材)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 | 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
情侣个人签名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应如何筑起一道抵御"黄赌毒”侵袭的牢固防线,做到自觉预防犯罪。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教师】西刑5书 远离违法犯罪。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 ||
传授新知 (33min) | 【教师】讲解新知: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的刑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见图6-13,以下简称《刑法》)。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基本精神的准则。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项。 (一)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寺(≡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寺廊分子所专口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刑罚的轻重不仅要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也要与3□罪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教师】提出问题 通过学习,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那些精神? ■【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并讲解黯口: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 《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3巳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罪。"这一规定揭示了3巳罪是一种具 |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让学生通过学习远离违法 |
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触犯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一)犯罪的特征 犯罪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特征,也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凡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只有当行为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严重程度、需要刑法加以干预时,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且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则视为一般违法行为。 2.刑事违法性 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犯罪行为必须是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因此,寺廊不仅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时也必须是触^刑律的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其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体现,同时也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只有当行为不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且违反了刑法,具有了刑事违法性时,才可能被认定为犯罪。 3.应受刑罚处罚性 刑罚又叫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 ■【教师】提出问题 思考一下,我们怎样区分某人行为是否违法?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是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按照我国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我国刑法规定的3。罪都必须具备才巳罪客体、3巳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等四个要件。 1.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受刑法所保护的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会对一定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确定了3口罪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确定行为人犯的是什么罪及其危害程度。 朋友之间2.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件的总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
3.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J[≡主体分为自然人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两大类C 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触犯刑律的有生命的人。 4.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一种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的故意、过失、目的和动机等因素。其中犯罪的故意和过失是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 【学生】聆听、记录、思考 | ||
分组讨论(5min) | ■【教师】利用案例,让大家参与讨论 16岁的沈某是日照市某酒店员工.因嫌自己的收入不够花销,于是就与朋友王某(另案处理)预谋"抢几个钱:一日,被告人沈某伙同王某窜至日照市东港区某街道菜市场处将路经此处的某职业学校的学生陈某、安某拦住,采取殴打、语言威胁等手段,实施抢劫。不料翻遍陈某、安某全身上下,只有陈某的衣服口袋里有五元钱,沈某、王某两人不甘心,又继续殴打、搜身,后陈某、安某趁沈某不备逃跑了.过了几日,沈某到被害人所在的日照市某职业学校玩耍,碰巧被陈某、安某两人认出,被抓获归案。该案起诉至法院后,法庭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认定沈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8000元. ■【学生】阅读案例 ■【教师】提出问题 想一想沈某只抢了五元钱,法院要判罚这么重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 通过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警惕性,提高法制观念 |
第二节课
互动导入(3min) | ■【教师】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新知识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犯罪,犯罪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新课 |
传授新知 (20min) | 【教师】讲解新知:犯罪的种类和刑罚的目的 (-)犯罪的种类 根据犯罪所侵害的客体不同,可以把犯罪划分为以下十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有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投敌叛变罪等。 2.危害公共安全罪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罪有放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见图6-15),走私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高利转贷罪等。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J融意或者过失地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寺廊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有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罪、罪、故意伤害罪等。 5.侵犯财产罪 就算这次做错也只是怕错过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地将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据为己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侵犯财产罪有抢劫罪、盗窃罪、罪、职务侵占罪等。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妨害社会菅理秩序罪有妨害公务罪、招摇撞骗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见图6-16)、聚众斗殴罪等。 7.危害国防利益罪 |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犯罪的种类和刑罚的目的,正确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