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模板第【1】篇〗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重点写了秋天缤纷的彩,简单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2
中秋谜语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趋于成熟,但抽象思维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学生对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课文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挑战。教学时,要积极鸿蒙系统升级创设情境,并抓住一个“读”字,始终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
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采用读、思、品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将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
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交流、品评、创设情境、仿写等多种形式学习感受比喻、拟人等手法运用的妙处,了解秋天的特点,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感受秋天的美好,落实语言积累运用和审美创造。
2.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教学重难点
60秒快速入睡小窍门
1.通过朗读、交流、品评、创设情境、仿写等多种形式学习感受比喻、拟人等手法运用的妙处,了解秋天的特点,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感受秋天的美好,落实语言积累运用和审美创造。
2.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教学过程
一、内容回顾,复习导入
师: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瞧,它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孩子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里,我们打开秋天的大门后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吗?
生(齐答):打开秋天的大门后,我们看到了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闻到了非常好闻的气味、听到了吹起的小喇叭。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第6课,细细感受秋天的雨,孩子们翻到第19页。(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
伴随孩子们优美的朗读,秋天的大门再次打开了,一起来欣赏秋天的彩吧。
设计意图】课文层次分明,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就准确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直接提出“我们打开秋天的大门后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吗?”这一问题,学生既能快速回答又可以迅速进入本课时间的学习。
二、精读文段,品味文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4自然段,出秋雨的特点,并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赏秋雨的彩之美
品读句子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读第2自然段,出秋雨的特点,并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对“五彩缤纷”的理解,老师随机点拨方法;
(3)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彩缤纷”。
过渡:秋雨把黄给了谁?
频频点头的意思
品句子2:你看,它把黄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1)把句子读流利;
小小父母官(2)通过对比“它把黄给了银杏树,带走了夏天的炎热”在这个句子感受语言的生动和动态美;
(3)指导学生带上动作有感情朗读;
(4)师生齐读。
过渡:那么,秋天的雨把红又给了谁?请你读。
品句子3:它把红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1)体会句子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写出了事物的动态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过渡:生活里,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给谁, 让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写几个这么美的句子吧!
仿写句子
(1)完成学习单:秋天的雨把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
(2)组内分享,选出最美的句子;
(3)小组代表在全班内分享交流。
过渡语:哇,秋天的雨用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万物装扮得如此多彩丽。孩子们,课文里,秋雨还把什么颜给谁呢?
>秋季运动会加油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