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卷)高考地理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及解析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亭亭玉立是什么意思D.③④
解析:龙的象征意义
1.
【命题意图】本题以双核结构为理论依据,以沈阳—大连双核结构为命题情景,旨在在考查学生对区域协同发展、城市构建的核心知识的认知,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
力、图文分析能力,凸显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双核结构是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即区位和功能定位有明显差异的城市构建,差异可使城市在合作时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沈阳、大连分别为辽宁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区位和功能互为补充,是该双核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沈阳、大连同在辽宁省内且空间距离较近,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两城市间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相近,这些因素均为两城市构建双核结构、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C、D排除。
2.C
【解题思路】根据现有的城市发展规划,大连市在双核结构中的定位为港口门户城市,而不是中心城市,错误;双核结构可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确;双核结构有利于促进沈阳市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正确;双核结构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包含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和分工协作,两城市都提高传统重工业比重不利于区域发展,错误,所以C项正确。同步时间
【知识链接】双核结构理论认为双核型空间结构中的端点城市,即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与行使区域门户港城功能的港口城市组合,构成了一种空间度更大、区域效应更为强烈的广义港城空间结构关系,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高效的空间结构形态。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双核型空间结构实现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
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于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续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灌丛草地        草甸沼泽          落叶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3. B
戒烟瘾【解题思路】结合分散林地和农场的图例可知,2010年面积更大,表示面积扩大,故A错误;该地是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农场面积还在扩大,因此雨林会被破坏,生物的景观完整性降低,稳定性降低,因此C、D错误。因雨林是动植物的栖息地,雨林被破坏,连续性和完整性减弱,因此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不连续,故B正确。
4.A
【解题思路】结合图中纬度,该地为热带,因此即使雨林退化气候也不变,不会从热带植被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因此③④错误。国家公园内本来的雨林退化,但是该地水热条件好,植被会重新再更替与演变,最可能先从草本开始,然后是灌丛,因此①②正确。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
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5-7题。
5.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人口惯性的影响          B.环境条件的改善
C.青壮年人口迁出          D.康养产业的发展
6.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自然资源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
7.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造纸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        D.装备制造工业
解析:
5 .A
2022年高考是哪三天
【解题思路】本题本题重点考查了城市发展与人口问题的知识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峪关(河西走廊中部),20世纪50年代依托“一五”计划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腾飞,吸引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人口快速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当年迁入的年轻劳动力在2005—2010年时年龄大部分已处于65岁以上,导致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因此主要原因是人口惯性的影响,故A正确;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目前,嘉峪关市产业体系都以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材料也没有体现当地环境质量改善,故B错误;目前嘉峪关市工业比重较大,仍然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并且青壮年人口迁出会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但不会导致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C选项不符合题意;正是因为老年人口增加,因此康养产业得以发展,康养产业发展不是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6. B在职研究生招生条件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工业)产业发展的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嘉峪关市拥有丰富的铁矿,因此钢铁工业得以发展,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而农业所需的气候、水源等自然资源相对较差,所以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比重高。故B正确;
交通运输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大、丰富的劳动力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这不是当地农业比重低的影响因素,所以A、C、D不对。
7.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知识点。阅读材料可知,嘉峪关市已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要想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应发展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吻合、产品附加值高的上下游产业,因此装备制造工业适宜成为重点发展工业,故D正确;嘉峪关市生态环境较脆弱,缺乏造纸原材料,不适合发展造纸业,故A错误;嘉峪关市缺乏纺织原材料(棉花、麻),不适合发展纺织业,故B错误;嘉峪关市农业比重较低,食品加工业需要大量农产品作为原料,因此不适合发展食品加工业,故C错误。答案选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