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2022年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複习教
学策略
第一章考纲与核心知识体系构建
第一节新课标考纲与高考命题对应关係
一、新课标考纲:
古代诗文阅读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力量层级:e
二、《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假如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肯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察,
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力量。
2023父亲节几月几日过3.分析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察,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範畴,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行。
其次节高考考情分析
节假日高速近年来高考诗歌命题有以下特点:
一、取材多样化。
唐诗宋词虽然仍佔主要地位,但古诗、元曲、明清诗词也有录用。
二、题材丰富多彩。
普及田园、山水、咏怀、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
三、考察方式多样。
除传统的单诗鉴赏外,单以2007全国各地高考卷为例,比较鉴赏的
比重明显加大,共有5套考察了比较鉴赏,其中浙江卷将三篇作品进行了比较鉴赏,一首唐诗,一首金词,一首元曲。鉴于2022年黑龙江省第一次施行新课标高考标準,考察方式应沿用宁夏、海南卷的考
察方式,变化不会很大,即诗歌鉴赏题出比较鉴赏的可能性不大。
四、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
除上海卷有1题採用客观题外,其余各卷均为主观题。
五、考察综合程度高。
往往有将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察,单独考察其中一个方面的很少。
六、分值一般设定在11分,题量根本为2个。
2022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2007年—2022年宁夏、海南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题分值均为11分,题量均为2个。
其次章核心知识与力量体系构建
诗歌鉴赏的五步程式
以以下出鉴赏诗歌的五步程式,规範考生的答题思路与答题过程,力求做到鉴赏诗歌时,有的放矢,
有章可循。
第一节第一步,先读全诗分类别
拿到题后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知题材,定主旨。型星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叹观止。但就其题材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类:
一、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妙志向,或表达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汙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风雨之后的“绿肥红瘦”的衰败景象,抒发了春光易逝青春难在的忧伤之情。
二、咏史怀古诗
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蹟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大事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凭弔古蹟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从而表现阅尽沧桑之后的深思,蕴涵了肤浅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即诗人往往以历史大事、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歎史实、怀念古蹟来达到感慨兴衰、寄託哀思、託古讽今等目的。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讚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伤春伤别诗(闺怨诗)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妙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
腌萝卜怎么腌好吃又脆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如王昌龄《闺怨》一诗“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四、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远眺,对温馨家庭的向往。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蒙古族的服饰
这类许多诗人的诗中都有,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着。这类诗词亦可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伤感、迷离、悽苦、孤独、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很婉约、含蓄。
五、山水田园诗
2022年高考是哪三天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了一个重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物件,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或藉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