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同步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元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
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毂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衆()人臼恊()……”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  )
A.神权王权密切结合                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
对折剪纸
C.井田制的广泛盛行                D.统治集团矛盾重重
答案:A
2.《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封建礼制
答案:D
3(2012·青岛模拟)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 (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答案:C
4(2012·福州期末)下边是古代帝王家庙布局图,一般而言祖庙居中,二世称昭,三世称穆,四世称昭,互为昭穆。这可能与哪项制度有关(  )
A.君主专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答案:C
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答案:B
6.《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
答案:C
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材料表现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使人民有相对的生产生活环境
答案:D
8.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答案:C
9(2012·潍坊模拟)右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表明秦始皇登山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炫耀文治武功
C.宣示皇权至上                  D.祈求国泰民安
答案:C
10.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说: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其中皋牢百代的政治举措是(  )
A.创立皇帝、丞相和郡县制度          B使黔首自实田
C书同文,以小篆为标准字体        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答案:A
11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D
12(2012·临沂模拟)考古学家认为,湖南龙山里耶出土的3万余枚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是业已发现的我国第一批官方文书,约有20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地方政府官署档案。通过这些秦简,我们可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各个地方政府具有独立性            B.秦朝基层组织的设置情况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            D.中国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318分,第1422分,共40)
13泉州旅游景点大全.(2012·济南模拟)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王者(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礼记·丧服小记》
材料2古代中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制家长主持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去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仪式,而且还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式,这种仪式可能包括上百人。
唐朝尤其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宋朝时期,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来仅限于记住先祖的名字并在家内举行仪式,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寻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的活动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材料1主要叙述了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8)
(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说明宗法制对家族、宗族和国家政权有何积极影响? (10)
答案:(1)嫡长子继承原则;大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五世则迁之宗的祭祀原则。宗法制。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把密切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王权。
14(2012·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2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教师祝福语短句材料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4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
请回答:
(1)据材料1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4)
(2)据材料23,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8)
(3)据材料4,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6)
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第2节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单元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1(2012·汕头模拟)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
A.郡国并行制度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察举制度
答案:A
2.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
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答案:C
3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
答案:A
4.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如果你决定不怕权威进行反驳,可以举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