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其次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政治试题 2021.12
车震图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将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分,共60分。
1.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家能够做的就是供应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人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真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进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供应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在哲学争辩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并不冲突,是由子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共性与共性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规的关系 ④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3.科学家利用无害的病毒制制造“活”的发电机,幵发出将生物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这种能用来发电的短短几小时内可复制数百万,可以保证稳定的供应。这说明
①物质世界的进展是科研活动的结果 ②人可以生疏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任何事物都是好与坏的对立统一体 ④改造世界离不开自然物的自身属性
A.②③ B.②④ C. ①② D.①④
4.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火星的上层大气进行争辩,以挂念科学家揭开火星大气层变得淡薄之谜。此项科研活动表明
A.人能够能动地生疏世界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通世界
C.人能够创进一个幻想的世界 D.人可以制造条件进展规律
5.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最力而行,尽力而为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仓廪实而知礼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白其子和邻人父的看法是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④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德,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能达到“畸
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见“制天命而用之”。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庄子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B.庄子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实唯物主义
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D.庄子强调要服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
8.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同学克拉底鲁则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上述观点
A.都是正确的。由于它们正确地说明白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都是错误的。由于它们都夸大了事物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C.前者正确,它说明白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
不行知论
D.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它正确地说明白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9.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款1780元的小一匹空调,而小李花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缘由在于“节能”。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A确定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与选择性
C.世界物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10.“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生疏以实践和猜想为基础
③生疏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真理具有客现性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11.苏州园林的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 意识是客观事搴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整作用
12.《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土豆怎么样保存才能不发芽“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赢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到底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断定是非,由于第三者假如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假如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2022年全国统一放暑假是几月几号>多指和弦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确认了
A.世界上不存在正确的生疏 B.人们的观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不能用一种生疏去检验另一种生疏是否正确 D.实践是检验生疏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3.长期以来,癌症的阴影掩盖着人类,人们将癌症当成死亡的代名词。随着科技的进展和抗癌斗争的深化,人们生疏到癌症不等于绝症。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已明确把癌症列为慢性病,提出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觉、合理,癌症患者是可以长期存活的。材料主要表明
A.生疏的不断进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进展
B.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追求和进展真理
C.生疏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气.并打算实践进展的方向
D.真理是无条件的.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变化进展
R的不断进展拽动春实H的不斯发職
14.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打算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15.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完全相同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
16.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生疏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范畴
17.在我国绚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很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分散着深刻的生活才智。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生疏事物的基础 ②千虑一得—生疏运动的反复性
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争辩之母。正确的理解是
A.哲学对具体科学争辩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杜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争辩的对象是世界进展的一般规律
D.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19.“假如是鱼就不要沉迷天空;假如是鸟,就不耍沉迷海洋。”这是
A.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B.主观唯心主义的悅界观
C.客现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D.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20.国蓝燕 3d务院发布的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打算领先在浙江和上海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待取得阅历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
A.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只有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的生疏才可能是真理
C.只有正确生疏规率发生作用的条件才能正确利用规律
D.实践的目的全在于猎取真理性生疏
21.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 ,本世纪初又开头实行“双独二胎”,2022年放开“单独二胎”生育,2021年全面放开二胎生育。这体现了
①一切从实际动身的要求 ②坚持用进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2022年中国开启重典治霾元年,但治理雾霾天气,突破“十面潜伏”仅靠单方面的力气和措施是不行能完成的。这主要强调
①必需立足全统筹制定消霾行动规划
②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各方面协调协作
③要生疏到事物进展的曲折性,做好充分预备
④要生疏到事物进展的前进性,坚决治霾决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3. “1365=1”、“1.01365=1”、“1.01365=1377.4”可以解读为“每天努力一点点,你会发觉精彩的自己”。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在曲折中前进 ②必需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③必需留意量的积累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①
24.光的本质是一种波,那么,能不能利用光线传递网络信号?受此启发,争辩人员通过试
验,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这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②生疏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制造联系 ④新消灭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5.鸡蛋可供应必需的蛋白质,但是吃得过多,会影响其他养分物质的摄取,简洁造成养分上的不平衡,也会给肝、肾增加负担。这启示我们
①留意量的变化,优化食物结构 ②擅长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③具体分析冲突的特殊性 ④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对转基因作物,有人认为有害,要加以限制;有人认为无害,要大力推广。这些不同的看法
①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②表明主观不行能符合客观
③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都没有反映客观实际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