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
模块三:散热器施工安装
单元2散热器的计算
1-3-2-1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
1.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供暖房间的散热器向房间供应热量以补偿房间的热损失。 根据热平衡原理,散热器的散
热量应等于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F 二一J ;2飞
(2-1-2 )
K(tpj ^n)式中F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Q—散热器的散热量(vy;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 (m • C)];
t pj——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C);
t 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C);
3 i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3 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3 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2.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tpj与室内空气温度tn的差为1C
时,每1 m2散热面积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选用散热器时希望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越大越好。
影响散热器传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
AtPjo另外散热器的材质、几何尺寸、结构形式、表面喷涂、热媒种类、温度、流量、室内 空气温度、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片数等条件都将影响传热系数的大小。 因而无法用理论推导
求出各种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
国际化标准组织(ISO)规定: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夏林希值的实验,应在一个长X宽X 高为(4±0.2) mX (4±0.2) mK (2.8 ±0.2) m的封闭小室内,保证室温恒定下进行,散 热器应无遮挡,敞开设置。
通过实验方法可得到散热器传热系数公式
幼儿园教师学期总结K=a ( A t pj) =a (tpj-t n) (2-1-3 )
2
式中 K ——在实验条件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W/ (m ・ C )];
a 、b——由实验确定的系数,取决于散热器的类型和安装方式;
A tpj——散热器内热媒与室内空气的平均温差, Atpj=tpj - tno
从上式可以看出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差 A t pj越大,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值就越大,传热量就越多。
附录9给出了各种不同类型铸铁散热器传热系数的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确定 散热器内的热媒平均温度 tpj。
3.确定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tpj应根据热媒种类(热水或蒸汽)和系统形式确定。
热水供暖系统
(2-1-4 )
式中t Pj——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C);
tj——散热器的进水温度(C);
tc ——散热器的出水温度(C)。
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 各组散热器是并联关系, 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可分别按系统的
供、回水温度确定,例如,低温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 95c ,回水温度70 C,热媒平均
温度为
(95 70)
t pj 。=82.5 。
吕洞宾和白牡丹三日不泄2
对于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各组散热器是串联关系, 因水温沿流向逐层降低, 需确定各管
段的混合水温之后逐一确定各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 [见公式(1-1-7 )],进而求出散热
器内热媒平均温度。公式(1-1-7 )也适用于水平单管系统各管段水温的计算。计算出各管 段水温后,就可以计算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蒸汽供暖系统,当蒸汽压力 p < 30kPa(表压)时,tpj取100c ;当蒸汽压力p>30kPa
(表压)时,tpj取与散热器进口蒸汽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
4.确定散热器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散热器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实验确定的, 如果实际使用条件与测定
条件不相符,就需要对传热系数 K进行修正。
(1)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储 实验测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时,柱型散热器是以 10片为
一组进行实验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片散热器是组对成组的, 各相邻片之间彼此吸收辐射
热,热量不能全部散出去,只有两端散热器的外侧表面才能把绝大部分辐射热量传给室内, 这减少了向房间的辐射热量。因此组装片数超过 10片后,相互吸收辐射热的面积占总面积
的比例会增加,散热器单位面积的平均散热量会减少, 传热系数K值也会随之减少,需要修
正K值,增加散热面积。反之,片数少于 6片后,散热器单位面积的平均散热量会增加, K
值也会增加,需要减少散热面积。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3 1见表2-1-1 。
表2-1-1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储
每组片费 | <6 _ | 6-10 | 11-20 科举考试制度 | >20 骑电动车要戴头盔吗 |
A | 0.95 | L0Q | L05 | 1JG |
S:上翅使用于各种柱型散热电长重型相般理不修E其他雌器需要鼾札见产品说乳
(2)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32实验测定散热器传热系数时,散热器与支管的连接形式为
同侧上进下出,这种连接形式散热器外表面的平均温度最高, 散热器散热量最多。 如果采用
表2-1-2所列的其他连接形式,散热器外表面平均温度会明显降低, tpj也远比同侧上进下
出连接形式低,传热系数 K也会减小,因此需要对传热系数进行修正,取 3 2>1 ,增加其散 热面积。
表2-1-2列出了不同连接形式时,散热器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3 2o
表2-1-2 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B 2
连族形式 | 同侧上边下出 | 舁檎上进下出 | 异侧下进下出 | 屏林下进士出 | 朋下进匕出 |
M-B2 S | LQ | 1.009 | 1.251 | 1.3% | 1.3% |
长翼型(大60) | L0 | 1.009 | 1.225 | 1331 | 1 369 |
S:该表是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其他散然器可近似娈用上表数据。
(3)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3 3实验确定传热系数 K时,是在散热器完全敞开,没有任何 遮挡的情况下测定的。如果实际安装形式发生变化,有时会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量(如散热器 外加对流罩);有时会减少散热量(如加装遮挡罩板) 。因此需要考虑对散热器传热系数 K
进行修正。
表2-1-3列出了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3 30其实质是在不同安装形式下对散热器散 热面积进行修正。
另外,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连接方式和安装形式下,通过散热器的流量对某些形式散 热器的K值和Q值有一定的影响;散热器表面采用不同的涂料时, 对K值和Q值有影响;蒸
汽供暖系统中,蒸汽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值要高于热水散热器的 K值。可根据具体条件,查 阅有关资料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值。
表2-1-3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B 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