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研究 | ||
一、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 开题来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萌芽阶段。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理财业务一般被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机构的专属,并且民众不懂如何理财,所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理财业务还处于空白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人们理财意识的发展对理财业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各大商业银行也对这个兴起的业务开展竞争。 中国建设银行于2003年推出叫做“汇得盈”个人外汇结构型理财产品,一时间二十余种外汇结构型存款业务被其他商业银行模仿出来。自推出个人理财业务,主要的商业银行纷纷在全国地区设立了大量的理财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等。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大多数的银行选择走品牌道路,比如中国银行的私人银行,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理财业务也逐渐发展为人性化服务模式,大部分银行大多有特殊的理财中心,给参与理财的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服务,并配有根据客户自身财务状况提供量身定专业的理财师团队。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建行活期存款利率 建设银行应基于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银行在经济上的资源有利地位,在有一定的基础上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面对不断改变的金融经济环境,把握目标客户的产品需求,结合自身的信息技术与资源优势,为客户发展属于客户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通过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客户以及第三方机构的共同协调努力促进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逐步提升个人理财服务的水平。 3 国内研究现状 在计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之上,国内学者对解决理财业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了对策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我们将商业银行发展对策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法律制度的建设。曹晓燕(2006)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建设措施,包括严格依法管理经营机构、理财产品的审批制度,加强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完善理财业务协议等相关法律文件以及提高工作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第二,监管的强化。张宏革(2009)在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树立风险理念、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适应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投资组合、降低市场风险,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系统风险教育等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第三,产品的创新。庄永南和马晓琳 (2002)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和我国现状,指出金融创新给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营造适宜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银行金融业务的电子化进程,学习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理财经验。 第四,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杨俊松 (2006)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认证和管理是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的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大多是原有职工,其专业知识具有专一性,与个人银行业务对于从业人员所要求的知识的综合性是相惊的,因此,要通过资格认证的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 4 国外研究文献 个人理财是金融创新的产物,研究个人理财的起点将从金融创新开始。熊彼特是最新提出金融创新这一词,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指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创新为银行的信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石,也为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thelastresort 自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经济的急速发展,尤其是金融业改革给整个信用经济的推动,越来越来的人开始关注金融创新给当今乃至以后的个人理财计划的巨大影响,这时候各种研究著作也十分丰富。 卡普尔著的Personal Finance—书详细阐述了投资理财发展的历史,对投资理财产品的种类做了初步的介绍,也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要做了实际的分析,全书关于投资理财的资产配置的建议对于刚刚涉及理财计划的个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霍尔曼和诺森布鲁门著的《个人理财计划》,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在复杂的市场背景下寻出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此书理财的价值观,及其相关的时间利率计算做了通俗的讲解,运用投资理论为广大的投资者揭秘了 一个新兴的理财市场的特点。 | |||
二、主要研究内容 1.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 1.1 个人理财的含义 1.2 个人理财的内容 1.3 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 2.建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2.1 个人理财业务介绍 2.2 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3、完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4.1 产品与时俱进,适时创新 4.2 营销手段的多元化 4.3 培养高层次的理财人员并根据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策略 4.4 加强客户关系建设 4.5 完善风险预防措施 | |||
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1研究方案: 1 了解建行目前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种类; 2 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3 通过对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析,出其不足及有点; 4 对优势项目的总结以及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学校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建行”、“个人理财”等为关键词进行数据库的检索,查询相关的资料以及文献。 2 总结归纳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出建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优势及不足。 3 预期达到的目标 1 通过对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总结,分析建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否存在不足; 2 若存在不足,出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为建行今后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 |||
四、完成课题所需的条件、主要困难及解决办法 1 所需的条件 1 导师在银行理财方面,有很强的科研实力,能够给予足够的指导; 2 本人已搜集了大量有关此项研究的资料和数据,完成了论文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3 本人经过多年的学习,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科研经验。 2 主要困难 1 对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2 对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总结、分析江门美食 3 解决办法 1 利用指导老师博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2 进行实地考察:针对建行营业厅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产品进行统计,对产品相关的特点进行总结。 | |||
五、参考文献 [1] 刘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控析[J].经济师,2012(5):78-80. [2] 沈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4(5):127-129. [3] 娄文杰.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济南金融,2012(10):201-203. [4] 黄向阳.西方生命周期理财概念的评析及启示[J].中州学刊,2014(3):67-69. [5] 赵立航.个人理财的逻辑基础与历史发展[J].学术交流,2014(8):48-50. [6] 陈继红,郑振欧.香港银行业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的背景及内容比较[J]..金融论坛,2013(11):142-144. [7] 潘玲.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业务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信用卡,2010(10):73-75. [8] 万映忠.浅析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瓶颈及解决对策[J].上海金融,2009(9):14-18. [9] 俞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与发展策略[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0] 郭俊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与监管对策[J].经济问题,2009(4):88-89. [11] 任峰锋网线排列顺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探析[J].时代金融,2012(05):91-93. [12] 湛雷.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2):76-77. [13] 曹晓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131-133. [14] 宋迎春.法律视角看人民币个人理财[J].农村金融研究,2009(4):217-219. [15] 张宏革.拓展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商业研究,2012(12):172-174. | |||
起止日期 | 论文工作进度(主要内容、完成要求) | ||
2014.12-2014.01 | 确定研究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 ||
2015.01-2015.02 | 手机文章所需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 | ||
2015.02-2015.03 | 撰写论文初稿 | ||
2015.02-2015.04 | 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定稿 | ||
2015.04 | 预报告,论文答辩 | ||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
所在系 意 见 | 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
学院 审 核 意 见 | 教学院长(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 ||
注: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核后生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