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圈技术与艺术双轮驱动下的电视突围
2021年的春晚市场本来平淡无奇、波澜不兴,不曾想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却意外爆红,并在微博与B站等平台上获得了千万级播放量,成就了一次省级卫视的华丽逆袭。《唐宫夜宴》采用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赶赴夜宴的唐朝宫女鲜活灵动的样貌通过舞蹈呈现在荧屏之上,同时又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将《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经典作品融入画面,赋予了作品以庄严大气的基调。《唐宫夜宴》和央视《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的意外出圈不仅使大众看到了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盛世画卷,也让人们见识了传统文化时尚化和青春化的影像表达。正是在创新技术与创意艺术的双轮驱动下,长期被唱衰的中国电视在寻求影像“质感”的同时成功实现了电视突围和文化出圈,给融媒时代的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
一、舞台呈现:沉浸式表演焕发历史新生
自2016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以来,文化类节目以一股综艺清流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随后推出的《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故事里的中国》等节目延续了寓教于乐的风格,将一向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融入接地气的综艺娱乐中,在提供茶余饭后的轻松消遣外也满足了观众深层娱乐的精神需求。在这些电视节目中,舞台是艺术表演呈现的基本载体,即便节目的表现内容和呈现形式各有千秋,但都需要利用好舞台的空间功能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纵观近些年来成功出圈的鲜活案例,在舞台呈现上皆能紧追时代潮流,彰显科技力量。
面对互联网时代愈发年轻的受众,电视媒体在文化类节目如何打破年龄圈层方面下足功夫。《国家宝藏》的总制片人兼导演于蕾发现“年轻人同样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那怎么才能制作出有“质感”的节目?仅仅内容的厚重恐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新的技术来助力生产。“将中国美给你看”是央视《衣尚中国》节目的宣传语,节目旨在将传统文化精髓加以中华民族服饰铺陈,通过音、舞、礼等多种表演形式传播中华美学精神。“时尚流行”是节目的内容原则,因而传统的中华服饰文化如何实现时尚传播成为节目组最为重要的考虑,并在策划上做了多方面的舞台尝试。节目在设计上突破以往的舞台造型,采用立体环形设计,在视觉上还原整体视角氛围,甚至非常先锋戏剧化地只用24根升降LED与4根补位的落地移动柱来完成所有场景,而这么庞大的3D视觉渲染工程,仅为制造一个沉浸式的表演舞台空间。“织染署中吱吱呀呀的细语,我在彩风中重逢你”,当歌手周深
文化出圈:技术与艺术双轮驱动下的电视突围
■孔令顺  彭婷婷
[内容摘要]《唐宫夜宴》和《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的意外走红,让人们见识了传统文化时尚化和青春化的影像表达。正是在创新技术与创意艺术的双轮驱动下,长期被唱衰的中国电视在提升影像质感的同时成功实现了电视突围和文化出圈,给融媒时代的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新锐的舞台呈现、空间叙事、多媒传播和受众体验,共同助力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焕彩出圈。
西藏景点[关键词]
传统文化    技术赋能    电视突围    文化出圈
彭婷婷
身着唐代书生服饰咏叹蜀地织物的天合之美时,作为观者的我们也仿佛进入大唐盛世,一转身便明白了锦绣华服的秘密;在“良缘之美”章节,舞剧《青庐交拜》带我们走近一场青红交汇的唐代婚礼,主持人李思思以过路人的身份与迎亲的男宾擦肩而过,与出嫁的新娘共享喜悦,作为好奇的路人她会提问、会评论,甚至会共舞参与,这样的戏剧体验让身在场外的观众好似也参与了一场盛大的传统婚礼,在文雅的古代闹新房抢亲的欢愉中,懂得了从古至今国人对爱情的美好渴望以及对婚姻的诚挚期盼。《衣尚中国》节目执行总导演文康表示:“十期节目,观众伴随主持人十个完全不一样的沉浸视角,一起‘转角遇到美’,提出并实现这种沉浸式戏剧空间,是让观众多维度的‘get’美,我们创作得更过瘾,观众也能看得更投入更明白。”李思思在节庆之美中化身绝美仙子“紫薇星官”,在跃动之美中是天宫下凡的“武曲星”,而在自然之美中又穿越成清代的“李格格”……主持人参与到节目表演中并不是电视节目创新的第一次尝试,但这种亲临历史空间,亲身感受中华锦绣之美、良缘之美、骁勇之美、节庆之美、雅韵之美、戏韵之美、童真之美、自然之美、跃动之美、和合之美的美学精神,却是电视节目在舞台表演形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或许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会借鉴“传统文化+沉浸式戏剧+现代科技”的形式,开启传统文化节目表达的新篇章:技术助力艺术,文化穿越古今,影像彰显未来。
二、空间叙事:全息技术打破时空桎梏
叙事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文化电视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与文学和电影不同,电视节目在叙事上更多采用一种独特的“空间叙事”,室内演播厅和多个舞台布景构成展演空间,叙事便由此展开。“场景化”指通过人物、事件、布景、道具等元素,令观众对节目中的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产生感官交互过程,满足受众情境代入和沉浸体验的需求。在这里,空间不仅作为一个共时性、物质性的布局,同时和时间元素、人的行为和事件结合在一起,成为和故事同构的场景。[1]以剧式表达为传播手段的文化类节目巧妙地使用现代科技来打造历史空间,以求得受众的感官代入。
《国家宝藏》跨越历史与现实时空,连接博物馆与戏剧舞台,带来了一场穿越古今的历史文物探索之旅。节目使用LED开合车台和冰屏柱等空间技术,再加上立方体空间的3D全息投影效果,使得舞台场景幻变成博物馆的形态,多根透明冰柱在透明画面的呈现下,构建了国宝的“前世”与“今生”。躺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搭上了3D全息投影技术的快车,打破时空桎梏,以一种圣洁的姿态悬浮在展示台前。观众不免惊叹:博物馆里“沉睡”的文物竟然“活”了!在最近火热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穿越的不仅有中华文化的瑰宝,还有流芳后世的先贤。当秦朝“护书人”伏生与2000多年后的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围绕《尚书》展开跨越千年之对话,当相隔300余年的宋应星与袁隆平透过一粒种子到了科学家们的共同梦想,当“炎黄子孙”撒贝宁向书写青史并名留青史的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时,我们不禁感叹,世界上仿佛真的存在魔幻的穿越神器,而这个神器便是“现代科技”。《典籍里的中国》为打造古今文明碰撞的穿
越感、传达中华文化传承中“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生机和力量,采用了多舞台、多场景的空间叙事。环幕投屏技术制造出的历史舞台纵深感,仿佛将观众拉入时空漩涡,穿越到多年前的历史事件;同时戏剧舞台充满表演张力,人物神态、表情、动作增加细节真实感,使一幕幕的典籍故事深深印在观众脑海中。
“记忆场”是一个符号系统,它使生活在这个传统中的个体能够到一种归属感,即意识到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体之一员的潜力,并在这个体中学习、记忆、共享一种文化。[2]传统文化传播的是一种文化记忆,它能使每一个中国人认同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也在传播的过程中加深了人们对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近年火热的大型文化类节目的“穿越”主题并不是为了赶上某个创新的潮流,也不是为了制造话题营销的噱头,而是真正地做到“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文化自信,深耕文化记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有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在当下更应该以全新的叙事手段和创新表达广泛传播。正如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本文与读者的
交互作用》中所说:“文本与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有两级:可将它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艺术的一级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一级则是由读者完成实现的”。[3]显然,文化类节目通过视听技术玩转时空“穿越”是为了更好地影像呈现,让更多观众能读懂中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从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三、多屏传播:新旧媒体融合实现跨屏共享
辛丑牛年的第一天,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典籍为舟,乘风破浪,扬起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风帆,在春晚审美疲劳的背景下,成为新晋“网红”。自节目开播以来,众多网友在B站、抖音、微博、知乎、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二次传播,仅仅两期节目就拿下了微博热搜超60个、阅读量超2.5亿、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1亿、豆瓣评分9.4的成绩。这些网络数据无不证明着这档优秀文化节目的成功“出圈”,既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网络的壁垒,也让人们看到了新旧媒体融合的传播新态势。在国家“媒体融合”“互联网+”等政策的不断推动下,中国网络视听平台日益发展壮大,以短视频为主要收看方式的受众和以手机移动终端等为主要收看媒介的用户也日益增多。这不仅表明我国受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影视节目在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上的巨大改变。
现如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融互通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多屏联动传播空间。《典籍里的中国》针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开发,设计网络衍生综艺、短视频、新媒体互动等多种内容产品,实现了大小屏联动的“叠加刷屏”。3月16日,在节目已播出两集并收获高点击量和高评分的基础上,主创团队乘胜追击,总导演卢小波、左兴(兼总编剧)、“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和总编剧张昆鹏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云创论坛,与主持人张蕾一起在央视频直播间和“典迷”畅聊了两个小时,直播观看人数达11.4万,创下央视频当天论坛类直播点击量新高。可见,“云视频”“云直播”已成主流媒体彰显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前卫团队最新研发的“云端连线系统”也引入论坛直播中,成熟稳定的网络推流技术,保证了信号流的稳定输出,使得直播互动更加自然流畅,顺应了“台网融合”的新趋势。
央视作为主流媒体领航者,在连接国家政策和履行媒体责任方面理应做出表率,而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第二梯队的省级卫视也后来居上,在同行竞争和新媒介挑战的内外交困中勇于创新实验,展现了不可小觑的实力和魄力。在2021年春晚节目的媒体大战中,一向低调的河南卫视因《唐宫夜宴》爆红出圈,意外地收获了最多的关注,赢得了媒体圈的一致好评。2月12日大年初一,河南春晚登顶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视频播放量达20亿,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评论转发,流量持续“发酵”,热度不断“攀升”,B站、快手、抖音、微博等无数个以《唐宫夜宴》为主体、重新剪辑上传的短视频风靡全网,弹幕数也折射出其火爆的程度。紧接着河南卫视把握热度时效,紧急决定推翻之前的套路设计,重新策划了一台元宵节晚会——“元宵奇妙夜”。这个全新方案在决定之时距离元宵节播出仅有六天时间。而正因这次踩在刀尖上的“玩命”试验,观众才有缘看到一场博物馆与流行音乐舞蹈梦幻联动的盛大晚会。晚会开始,博物馆里的陶俑少女们苏醒了,并幻化成一个个可爱的小人穿梭于应天门前的元宵晚会,甚至还闯入了清明上河图里,用轻巧灵动的舞姿打卡了河南多个文化地标,串联起各个古都风韵。可谓每一秒都是千年的呼唤,每一帧都是绝美的展现。2月25日晚,“元宵奇妙夜”在微博直播间重播了近30遍;截至2月28日,根据多个全网平台数据统计,“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话题阅读量、观看量已破9亿。导演路大年感叹:“完全打破了电视人的传统思维——在电视上只播一次,播完就不用管的模式。节目从晚上6点轮播到第二天早上8点,这在河南台微博运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大屏上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为体现大小屏创作思维的差异性,在“元宵奇妙夜”的制作过程中,导演组有意识地埋下多个彩蛋,同时把人物出场加字幕的功能留给了弹幕观众。“微博翻牌”“网宣节目”“后续答谢观众直播”等新媒体路数,对于传统电视来说无疑都是非常新鲜的。
四、受众体验:虚拟现实完成交互体验
所谓交互,指的是轮换着、互相或彼此的意思。交互体验也就是通过某个具有交互功能的互联网平台,让用户在上面不仅可以获得相关资讯、信息或服务,还能使用户与用户之间或用户与平台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从而碰撞出更多的创意、思想和需求等。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传播学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受众是媒介信息的接收者,是媒介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媒介制作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还是媒介效果的最终鉴定者。而交互关系是媒介与受众的基本关系,即无论传播内容存在何种差异,都必须经过交互行为才能实现有效传播。[4]电视媒介在给予受众的沉浸体验上一直是短板和软肋,但在今天的科技支撑下具有了广阔的可能:4K/8K拥有超高分辨率的高清技术,使观众在观看影像时会有身临其境、深陷其中的代入感;8K技术甚至能达到消失像素的效果,这种电视显示屏自带的技术优势能让观众更容易走近电视,甚至走进电视。
2021年的央视春晚便大幅度地融合前沿科技手段,首次采用8K超高清视频和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裸眼3D演播室技术,使用“云”视频模式架起观众和节目之间的桥梁,并采用“VR视频+三维声”进行直播。武术节目《天地英雄》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将山水自然融入武术场景,在甄子丹、吴京两位功夫明星与182名武校“功夫小子”的演绎下,刚猛有力的少林拳、绵柔似水的太极拳、快而紧密的咏春拳,辅以自然山水与武术场景展现,在带给观众气势恢宏的震撼同时,也让观众深陷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魅力之中。时装走秀节目《山水霓裳》里的现代时尚元素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吸引
观众目光的还是其酷炫的舞台效果。该节目首次运用MILO技术拍摄,通过多角度镜面展示、镜面虚拟技术达到了梦幻的艺术效果。一整排身穿不同服装的李宇春,秒变18套传统华服,一时之间观众仿佛看了一场“魔术表演秀”;三维立体型宇宙场景中蓝紫交相呼应,左右两个造型独特的T台秀也提供虚拟游戏画面即视感,让观众在虚拟与现实中来回穿梭,最后猛然结束之时,却已是如梦初醒、回味无穷。节目还运用了定向克隆技术,克隆出多个表演者,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赢得了观众的肯定与赞赏。节目除了在实现与观众交互感体验上采用多种技术外,总台自主研发的大屏“控管监”播放系统还可对120路超高清视频进行裁切、合成和同步安全播放。
央视春晚从1983年到2021年,已经走过39个年头,年近不惑却一直走在率先应用和推广新技术的前沿。一年又一年全新的节目单,各个节目的科技创新、艺术出新,让春晚成为全媒体时代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完美典范。这是一个双向成就的过程:科技创新为春晚的内容出新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而春晚在技术应用上的一马当先又加速了科技的实践传播。这无疑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样本,满足了受众不断提高的审美诉求。1950年代初期,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提出了重要的文化认同理论,强调一个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5]当新的科技应用在多个电视节目中时,唤醒了不同圈层观众共享当下的共同体验,并于虚拟现实之中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感,在感叹国家科技进步的自豪中也深植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电视一直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守正创新的开拓精神,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写出了“中国故事”的华彩篇章。
五、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焕彩出圈
博大精深而往往又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电视表达与媒体传播过程中曾屡屡碰壁,陷入一个又一个的现实困境中,如“表达内容空泛”“低效传播”“圈内传播”等。但如今这些曾经难以求解的问题正逐步破解,那就是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央视的《国家宝藏》可谓开辟了“活”的先例,让尘封在博物馆展示柜中的文物国宝揭开神秘的面纱,让遥远的历史通过一个个“会说话的文物”重新发声;《典籍里的中国》翻开了陈旧的书简,让一个个古老的文字排列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人们在古今穿越的快感中感知中华典籍之厚重;《衣尚中国》打开时空的大门,在现代科技感的韵律之间解密中华服饰的文化符码;《唐宫夜宴》激活了陶俑美人的“能
动机关”,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奇妙夜”就此拉开帷幕,让观众在转瞬间邂逅了一个“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唐盛世。这些鲜活的案例都在孜孜探求关于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新方法。近期,一档微纪录片形式的短视频节目《博物馆说》在“学习强国”平台和央视科教频道陆续播出,143家顶级博物馆、美术馆每馆5分钟的短视频展演,从馆藏名器重宝到红传奇,从恐龙化石到书画杰作,从模拟地下矿井到遨游太空的返回舱,令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全新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既是对电视行业的严峻挑战,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契机。
历史的深度和厚度不应只是典籍的厚重深沉,也不应只是躺在博物馆里静默不语的国宝,更不是一件
件陈放在展馆柜中触不可及的绝美华服。鲁迅先生曾说道:“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6]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应在后人不断挖掘、传承与发扬中焕发新生。《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误入了现代科技的图书馆,发出疑问:“手机下载什么意思?”当得知通过这面小小的镜子便可通读当年那一车车的书简后,他感慨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人人可读。好!”这一“好”字,道出多少历史的沧桑!好在现代人拥有超越自然的科技手段,打开了沉重的历史画卷,书写了一个文化传承的新篇章。正如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二集《天工开物》篇中所说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浩如烟海的科技典籍的积累,它们都是我国科技史的坐标,不仅构建了璀璨的中华科技文明,在文化交流中同样远播海外,造福世界。”
六、结语
热闹欢腾的《唐宫夜宴》过后,除了给观众们留下美好的记忆,给河南卫视带来一时无两的关注度外,也给内外交困的电视从业者种下了对未来的无限期待。热度总是短暂的,传统电视媒体的痛苦嬗变还需更深入的探索,才有望开辟出一个跨屏融媒的蓝海。通过种种迹象,我们似乎也有理由乐观地认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已经开启了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新纪元。当然,不管是央视还是河南卫视的闪亮出圈,也都只是电视突围拉开序幕的一次先锋行动而已,后续尚需更多努力和探索,才有望可持续地真正实现电视媒体的突出重围和传统文化的华丽出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明互鉴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影像责任问题研究”(编号:20AXW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菌汤的做法
OLED电视[1][英]冯炜.透视前后的空间体验与建构[M].李开然,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74.
烽烟起寻爱似浪淘沙
[2][德]扬·阿斯曼文.什么是“文化记忆”? [J].陈国战,译.国外理论动态,2016(6).
[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70.
[4]陈雅雯.浅谈媒介与受众的关系[J].传播力研究,2018(2).
[5]高英祺,梁玉.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14-09-07.
[6]鲁迅.华盖集续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0.
[孔令顺系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婷婷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辑:李丹阳]
电视机的发展史
上海码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