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典故解析与运用主题5献身与取义
主题5:献身与取义
1.众人国士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
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调动申请
【译文】
赵襄子应当出门了,豫让便埋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襄子便数落豫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
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着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把我当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看待,我因此也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长叹一声,流着泪说道:“唉,豫让啊豫让!你为智伯尽忠,声名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襄子派兵围住豫让。
【材料点读】
豫让是春秋晋国智氏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在晋阳打败智氏,智氏宗主智伯瑶被杀,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的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豫让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人间道义,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侠士的精神追求,他们以横贯日月的浩然正气,升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信条显得格外猥琐和卑微。
【适用话题】知遇之恩浩然正气精神追求
【速用片段】
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执政党,把人民放在什么位置,怎样处理与人民的关系,是事关执政基础的大问题,成语“众人国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豫让曾事范氏和中行氏两家,他们把他当一般人看待,他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而智伯瑶则把他当国士看待,智伯瑶被杀,为报答他的知遇之恩,豫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直至献出生命。“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已者死。”做人民的“知己”,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视人民为“国士”,尊重人民,依靠人民,而不是将人们视为“众人”,甚至“草芥”,对人民颐指气使,这样的执政党就会得到人民由衷的拥戴。
2.易水送别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
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为荆轲送行。到易水岸边,饯行以后,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苍凉凄婉的声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上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慷慨激昂的声调,送行的人们怒目圆睁,头发都向上顶着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连头也不回。
【材料点拨】
近代杰出诗人臧克家曾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荆轲就是一个永远活着的爱国志士。对于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虽然不懂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却是不可否定的。
【适用话题】爱国情怀牺牲精神侠肝义胆
【速用片段】
解析包出现问题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人有精神,别人就不会以蔑视的目光注视你,就不会以一种飘忽的眼神对待你。即使你穿着一般,即使你干着粗重的体力活,即使你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刺客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以暴制暴的恐怖举动为现代文明所不齿,但是荆轲千百年来却一直受到国人的敬重,人们敬重的不是刺杀行为本身,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慷慨赴死的侠肝义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但是荆轲却能在国家陷入危难之际,以壮士的身份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成为民族传统里大写的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哪怕你是小人物,有一点精神,你就是大写的人。
3.不食周粟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
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武王率军东进去征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而劝阻道:“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难道可以算作仁德吗?”武王身边的侍从准备杀掉他们,姜太公说:“他们是义士啊!”扶着他们离开了。武王平定了商纣之乱,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坚守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食薇菜充饥。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登上那西山啊,采那些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和夏禹,授政仁人相禅让,圣人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啊,我要了啊!命运如此地衰薄!”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中。
【材料点拨】
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互让君位留下历史佳话,世代传颂,而不食周粟却遭到现代人的质疑,
史记 刺客列传认为那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自绝于人民。其实,与其说是他们自觉与人民,不如说他们执着于自己的社会理想。伯夷、叔齐反对“以暴易暴”,向往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他们“不食周粟”,是对禅让制不能在中国实行的失望,是对暴力革命取得胜利的绝望。只不过伯夷、叔齐可以互让君位,他们要求社会退回到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或者一步踏进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制,到底是空想。
【适用话题】社会理想人格魅力历史正义
【速用片段】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伯夷、叔齐向往“禅让制”,反对“以暴易暴”,反对周武王的暴力革命,结果不食周粟而死。他们的故事之所以载入史册,代代相传,就在于他们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仰,宁可饿死,决不易帜。尽管今天我们可以也需要对他们的信仰进行科学的分析,但是却不能否认他们执着于信仰的行为本身。是的,信仰不是痴迷,不是通往地狱的魔灯,而是引导人类走向光明和文明的火炬;但是,人必须有信仰,有信仰才能有目标,才能有动力,才能永远年轻。
4.石奢纵父
【出处】《史记•循吏列传》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译文】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发现犯人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我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被判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论罪不该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昭王的命令,自杀而死。
【材料点拨】
石奢之死,与其说是死于完美人格的追求,不如说是死于伦理道德的困境和冲突。孔子主张“为尊者隐”,“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放走父亲就是“不孝”,而自己又是国家官员,不执行法律就是“不忠”。虽有国王的赦免,但是对于有着完美人格追求自觉的石奢来说,仍然自己愧对国家,愧对君主,于是只得自杀。所以,与其说石奢是古代司法官员的典范,为了维护法律而舍弃生命,不如说他是自觉追求完美人格的典型,当他发现自己的道德缺失,便已死谢罪。
【适用话题】学无止境锲而不舍虚心求学
【速用片段】
女儿举报父亲,贪官被查落马,看着这样的消息,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贪官落马大快人心,可是如何评价女儿的举动却成了难题。正像《史记•循吏列传》里石奢纵父的故事所表达的那样,不放走犯罪的父亲,那是不孝,不逮捕犯罪的父亲,那是不忠。犯罪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每一个犯罪者身后都有一个长长的亲人队伍,对于这些亲人来说,玄武门之变
纵容、包庇,千方百计对抗有关部门的查处,以便逃脱制裁,这并不理智;挺身而出,主动举报,大义灭亲,违背伦理,同样是极端的做法。其实,除此而外,还有一种两全其美的做法,就是在犯罪之前常敲警钟,犯罪之后劝其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5.释之执法
【出处】《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译文】 
不久,皇帝出巡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了出来,为皇帝驾车的马受了惊。于是皇
上命令侍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人说:“我是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就跑起来。”然后廷尉向皇帝报告那个人应得的处罚,说他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把我摔伤了,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并且如果当时,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稍一偏失,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许久,皇帝才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
【材料点拨】
在封建社会,专制君主日益强化,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当政者自觉守法和严格执法,执法者的个人品质对法律能否真正得到执行就显得特别重要。张释之执法如山的胆略和才智,使百姓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既被美誉为中国理想循吏典范,为后世效仿,又成为庶民拥戴,官吏并尊的偶像。他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法律尊严为目
家乡的故事的,敢于善于勇于给统治者进谏的大无畏精神和法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当今中国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