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1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1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死亦我所  十不赦
B.乞人不           不置辩
C.所识乏者  冬大风
D.为身死而不受 从之先达执经叩问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理解:文章开头,孟子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在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因为熊掌更为美味而选择熊掌。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在孟子看来,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贤者”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一直保有善良的品行。然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3)“舍生取义”思想是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所崇尚的献身精神,它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为国捐躯的慷慨壮歌。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担当精神是如何在邓世昌身上体现的。在当今社会,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思想精神的。 
(链接材料)
        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少有干略,尝从西人习布算术。既长,入水师学堂,精测量、驾驶。二十年夏  , 日侵朝,绝海道。世昌乘致远  , 最猛鸷  , 与日舰吉野浪速相当,吉野,日舰之中坚也。战既酣,致远弹将罄  , 世昌誓死敌。将士知大势败,阵稍乱,世昌大呼曰:“今日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众乃定。世昌遂鼓轮怒驶,欲猛触吉野与同尽,中其,锅船裂沉。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
——《清史稿·邓世昌列传》
注:①二十年夏: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②致远:致远号巡洋舰。③鸷:凶猛。④罄:用尽。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相册里图片怎么合成一张图  , 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②秧:袖子。③屦(jù):麻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之________
②从而焉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曲拼音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请你结合《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乡村爱情主题歌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赘婿宁毅登基后谁是皇帝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
②悉以之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诵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作者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校军衔相当于什么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
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臣进谏,门庭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服衣冠,窥镜           而往,暮而归
B.客美我者               小大狱,虽不能察
C.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     及鲁肃寻阳
D.臣进谏,门庭若       愿为鞍马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一处) 
①吾 妻 之 美 我 者
②宫 妇 左 右 莫 不 私 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邹忌的妻、妾、客都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类比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5)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  , 公子光详为足疾  , 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②窟室:地下室。③长铍:长矛。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同“佯”,假装。⑤擘:拆,掰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________
②酒既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史记 刺客列传①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②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3)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