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虚词“是”讲解
古汉语虚词“电脑机器码”讲解
电视剧别问我是谁济南购物1.指示代词
古汉语中的"是",一般不做表示判断的动词,而是指示代词。可译作"这"。例如∶
(1)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 丰鸿 门。(《鸿门宴》)在这个时候,项羽四十万大军驻扎在新丰的鸿门。(是∶指示代词,做定语。)
(2)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我的祖父死在这件事上。(是∶指示代词,做介词"于"的宾语。)
有些判断句中的"是"字,好象是表示判断的动词,其实仍是指示代词,仍应译为"这",另外再补一个表示判断的"是"字。例如史记 刺客列传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算是 真 知道。(是;指代上句实事求是的态度。)
(4)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贾谊《论积贮疏》)——现在放弃最
根本的东西,而去从事一些非根本的东西,白吃饭的人太多,这是天下的大害啊。(是∶指表上句指出的情况。)
2. 有些判断句为了加强语气,也偶有用"是"的。例如∶(1)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这必定是豫让啊。
(2)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你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3."是以""是故",表示因果,可译作"因此"、"所以"。例如∶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
(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韩非子·五蠹》)——因此圣人不要求遵行古法。
家装油漆十大品牌(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师说》——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