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优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2020-2021学年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概况
任教教师:(    )
全册教学目的要求
教改设想
教学措施
备注
一、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有三个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岩石与土壤”。每个单元有8课,一共24课。三个单元练习 ,一课综合练习 ,共28课。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单元与一年级的《植物》、《动物》单元以及三年级的《动物一生》单元形成学习进阶。内容的选择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生命世界的认识, 共同承载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内容,即“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等,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得这些生物类得以延续。植物能够制造营养物质, 可供自身利用。”
第二单元“电路”孩子们平时对电的研究是比较有限的。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电是可以在特定的物质中流动的,电是我们生活中重要能源的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并学会安全用电。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课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岩石和土壤的特性反映了它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所以它们还 是研究地球运动变化历史的重要客观依据,通过研究岩石和土壤,我们能够知道 地球演变的许多“故事”。为此,本单元的设计不只是引导学生观察并初步建构 岩石与土壤在特征、组成、类别等方面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是将岩石和土壤放 在一个更加广阔和深层次的视野下来展开学习,即岩石和土壤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探究的意愿。
酸奶机自制酸奶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把握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8、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9、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1、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课上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活动能力。
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科    执教者   
周次
日期起止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措施
备注
2.28-3.6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1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2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3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的胚发育来的。
4大部分绿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1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实验,讲解相结合
 
1.2种植凤仙花
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
3能利用种植杯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
4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表格、图片、测量纸等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
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并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实验,讲解相结合
 
2
3.7-3.13
2.1电和我们的生活
1.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霍建华喜欢林心如吗2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有,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初步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获取学生初始想法,意识到电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验,讲解相结合
 
2.2点亮小灯泡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实验,讲解相结合
关于兄弟的说说
 
3
3.14-3.20
 
1.3种子长出了根
1.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2.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讲解相结合
 
2.3简易电路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了解电路的组成部分,并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4
3.21-3.27
 
2.4电路出故障了
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实验,讲解相结合
 
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实验,讲解相结合
 
5
3.28-4.3
 
1.4茎和叶
1.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 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实验,讲解相结合
 
2.6导体与绝缘体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实验,讲解相结合
 
6
4.4-4.10
 
1.5凤仙花开花了 
1.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 根据花的结构,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3. 在花的各部分结构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认识花的结构以及雄蕊和雌蕊的作用。
 
实验,讲解相结合
 
1.6果实和种子
1. 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2. 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大小各不相同。
认识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实验,讲解相结合
 
7
4.11-4.17
 
1.7种子的传播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生日快乐的句子暖心短句
1.8凤仙花的一生
1.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凤仙花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2.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3.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通过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的整理,认识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8
4.18-4.24
复习
对植物生长变化单元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
1
 
练习+讲解
 
对植物单元的单元练习进行讲解
 
 
 
 
9
4.25-5.1
2.7做个小开关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实验,讲解相结合
 
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连接出不同的电路。
1
1根据已经掌握的电路知识,按要求设计电路。
2根据设计,安装电路到房间中。
 
 
10
5.2-5.8
放假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11
5.9-5.15
复习
对电路单元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完成综合练习
1
 
练习+讲解
 
综合测试
对一二单元进行综合测试
 
 
 
 
12
5.16-5.22
试卷分析
针对一二单元综合测试进行分析讲解。
 
 
国庆中秋文案
 
 
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重要资源,用途广泛。
 
能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岩石和土壤形成的过程及用途。能用班级记录表记录、整理有关岩石和土壤的知识。
实验,讲解相结合
 
13
5.23-5.29
 
 
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2.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通过对岩石进一步的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鉴别它们的种类。
实验,讲解相结合
 
3.3岩石的组成
 1.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3.颜、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更可靠。
观察几种常见岩石,了解岩石的组成
实验,讲解相结合
 
14
5.30—6.5
 
 
3.4制作岩石和土壤标本
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
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制作岩石和土壤标本
实验,讲解相结合
 
3.5岩石、沙和黏土
1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
2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3.能够根据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
能够观察、比较岩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
 
实验,讲解相结合
 
15
6.6-6.12
3.6观察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
实验,讲解相结合
 
3.7比较不同的土壤
1.指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三种土壤的特性进行细致地观察、比较。
实验,讲解相结合
 
16
6.13-6.19
3.8岩石、土壤和我们
1.岩石和土壤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2岩石和土壤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土壤。
3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4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不可再生。。
1.通过调查、阅读资料等形式,了解岩石和土壤的用途。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利用、保护岩石、矿物和土壤等方面的行为。
资料查询,交流总结
 
复习
对岩石与土壤单元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完成综合练习
1
 
练习+讲解
 
17
6.20-6.26
复习
对三个单元进行综合复习,并完成思维导图
 
讲解
 
复习
完成综合练习并讲解
1
 
练习+讲解
 
18
6.27-7.3
总复习
 
1
 
练习+讲解
 
考前答疑
1
 
练习+讲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