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教育的特点
中国家族教育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家文化的社会。家族是同一血缘的若干家庭的组合体,在古代的中国,家族教育是每一个人除了家庭教育之外的最直接、最基层的不可替代和不可逾越的社会教育,它是启蒙教育、技能教育、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家族教育是家天下的产物
邮政快递怎么收费在原始社会阶段,劳动技能是在原始部落中传承的,一个部落就是一个家族,所以,在没有学校之前就产生了家族教育,它是人们进行教育的原生状态。中国人的思维重承袭,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成方块字,社会组织也由原始部落发展到血亲家族,中国人把家的组织形式扩展成国家,建立了家天下。
在中国,国家诞生初期的结构形态是宗法分封制,当时的教育制度称“学在官府”。“学在官府”的教育对象是贵族,就是在宗族内培养仕宦的本领,这个本领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得到。“庶人工商以下者”的职责是“以供其上”,[1]他们没有做官的资格,只能“各守其业”移动取消业务[2],为贵族服务。“各守其业”之“业”就是技能,这些技能只有靠在家庭或家族中进行的言传身教来完成,所以也是一种家族教育。因此从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教育来看,其源头还是家族教育。
在宗法分封制下,每个人的政治命运是生而确定的,一些下层贵族在经济势力强大后,不安于个人的政治命运。于是,就出现了诸侯混战,史称春秋战国时期。混战中的胜利者虽看到了宗法分封制的弊端,但无法脱离“家天下”的思维方式。当时的思想家仍旧围绕着“家天下”的逻辑来完善统治方略,从而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国被看成是家的扩大,将治国与治家的道理看成是一致的,认为要维系国的团结和长治久安,就必须强化家族伦理道德。纵的方面,孝敬父母与忠于皇帝是统一的,横的关系,则是将家族中兄弟之间的友爱关系推向社会之中,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理论中,修身是根本,齐家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家族教育就成了治国的保障,家族教育因此也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孟德斯鸠在研究了中国社会后说:中国的社会是“以治家的思想为基础的” [3],孟德斯鸠的结论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
二、家族力求普及蒙学,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
从教育的运行空间来看,家族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从教育的承办者来看,家族教育属于私学的范畴。古代的私学按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又可分为蒙学教育和专门教育,其中蒙学教育几乎全部隶属于家族教育,并向家族中所有人开放。
虽然专门教育的承办者有的是私人,有的是家族,但不管承办者为何人,专门教育对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是面向少数人举办的,不具有蒙学教育的开放性和普及性。
家族所办的学校有“塾学”、“族塾”、“义学”、“书馆”等称呼,俗称私塾。根据520祝福语句《礼记·学记》中“家有塾”的记载,可推断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塾学,鼎盛时期是在隋唐及其以后的“科举”时代,废除“科举”后逐步走向衰微。塾学有两级,一级是满足家族子弟读书识字需要的普及教育,以蒙学教育为主体;另一级是为了满足家族子弟应试科举的需要,即以入仕为目的的教育。如江西德安陈氏家族在住宅之西设立了一书屋,“训教蒙童”,“至十五岁出学”。又在东佳庄设立了一个学堂,对赋性聪明者,令其修习,以备将来参加科举考试。在他的《家规》中说:“重读书,荣耀祖宗,显扬父母,全在读书。若家有读书之人,则礼有人讲究,纲纪有人扶持,忠孝节义从此而生;公卿将相由此而出;读书二字关系如此。”[4]福州云程林氏家族的《家范》中也规定,凡是本族的子孙,十五岁以下,必须读书,对他们讲说经书中的道理,使他们略知为人子、为人臣、为人弟等做人的道理,十五岁以上,必须研读经书,如果到了二十岁,还没有精通一经,学业无成,就让他“习理家事,练达世故,治农理财,专务一业”。[5]
为家族教育投资的人成为塾学的学东。校舍或用学东家的闲房,或将庙宇、祠堂当作族塾的校舍。官宦人家或村里的财主们自己聘请的塾师,自己支费用;村庄兴办的族塾,塾师费用大家分担。自北宋范仲淹置办义田以后,购置族田的风气盛行起来。族田的收入除了祭祀祖先、赈济贫困以外,主要用在三个方面,一是用以兴办义学族塾,供族中儿童上学;二是补贴族中学子的学费;三是对应举赴考中的子弟给以资助。对于主要用于教育的族田,又称学田或义田。有的大家族学田确实比较多,据《中国族产制度考》一书的统计,明清时期,义田规模在80亩以上的家族共有33家,全部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尤以江苏最盛,达20家,义田最多者近6000亩。[6]
塾学里选用的蒙学教材各个朝代也不尽相同,两汉及其之前主要是识字书和《论语》、《孝经》等伦理教育书,南北朝以后逐渐增加了《千字文》等综合知识教材,北宋以后由增加了《三字经》、《百家姓》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另外在塾学中还多多少少的教些应用文的写作。
三、家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育是传承的重要手段
中国历代出现了一批批富有家学的学问家,西汉时期的济南人伏胜把《尚书》作为他的家
传,从西汉初年一直传到东汉末年,在传承过程中,代代有他的后人,他和他的后人也收徒传授,其学生也传给自己的儿孙,从而形成了伏氏、欧阳氏、曹氏、桓氏、夏侯氏、孔氏之学,这些都是家族之学。正因为其家学深厚,所以伏氏家族在两汉时期地位很高,辈辈有高官,代代受尊崇,直到东汉末年皇帝还娶伏氏女为皇后。像这样文化世家在中国比比皆是,目前各个地方为了弘杨本地的文化精神,所挖掘的文化世家及其精神,就是这些文化世家。
中秋国庆祝福语图片我们以江苏仪征县为例来看文化传承,近、现代的一百多年中,仪征形成了一个个滋生演衍的文化世家,主要有刘氏、陈氏、张氏、金氏、毕氏、柳氏、李氏、洪氏、吴氏、崔氏十家。如刘氏以经学传家,刘文淇在舅舅凌曙饱读经书,在他的培养下使其精通经史,青年时即立志从事《左传》的疏证工作,一生中有多种著述问世。其子毓崧、孙寿曾均为学者,他们继承父、祖未竟事业,继续把疏证《左传》的浩大工程推向前进。这就是学界称誉的刘氏“三世一经”。其实,这个学术之家并没有三世而已,第四代中又出了个刘师培。这位驰名遐迩的国学大师,虽然只活了三十六岁,却有著述七十四种。陈氏世称“父子传胪”,稍后于刘氏而闻名。陈嘉树、陈彝父子,先后在科举中金榜题名,彝子重庆、孙含光均以诗书名世,含光子康为留学德国的哲学博士,有专著多部。张安保、张丙炎父子均以书画
中国格言名重一时,张氏父子因德高望重,还相继被推举主持地方志编纂,分别担任仪征县志总纂、总校。柳绍宗被称为“仪征读书种子”,他的三个儿子大纲、大雄、大绰均为中国出名的科学家,大的、纲是我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仪征吴氏兄弟四人,被誉为吴氏四杰,其中吴征鉴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吴征铠、吴征镒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兄弟曾联袂参加七十年代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长兄吴白匋在戏剧界颇负盛名。仪征崔氏父子名满扬剧界,崔少华为创立、发展扬剧作出重大贡献,子东升、鸿声、南笙同为扬剧名演员,东升还创作剧本多部,有“戏篓子”的美称。由仪征的文化世家看出,一个家族中几代数人几乎在同一行业中展现光彩,这就是传承,而传承的手段主要靠家族的熏陶、言传身教以及各种教育手段。
田作明先生曾主编了《中国文化世家》一书,按照文化地理的分类书写了女孩好名字11个地域的文化世家。他说:“家族、家庭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人们习称的经学世家、中医世家、梨园世家,主要强调的就是这种文化的传承:世家的家学及其渊源。”又说:“在相当意义上讲,家学是国学的基础,没有了家学,就无所谓国学可言,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国学是延续长时段的完整的生命体,那么家学就是一个个生机勃勃、新陈代谢的细胞。家学的兴盛,是文化世家生生不息、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重要原因特征。
世家文化,造就了一个个辉煌灿烂的文化世家。”
四、箕裘相继,家族成为技能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
中国古代鄙视技能和技艺,将冶铁、制陶瓷、纺织、烹饪与戏剧、杂技等都视为下等人求生的技能。认为庄稼活,不用学,农作不是学问。所以这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技艺、技能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学校的教学内容。于是,这些技艺、技能的传承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完全的父子、祖孙相袭的家族传承,二是师徒相传。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环境中,人们又把师徒关系称为父子关系,师徒如父子,按照跟随老师学徒的先后顺序又在徒弟中划分了师祖、师叔、师兄、师弟等层次,所以从“泛家族”的角度来看,拜师学艺、收徒传艺也属于家族教育的范畴。
中国古代在技艺技能传承方面是提倡家族传承的,《礼记·学记篇》就曾对此有过这样的表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萁”。意思是说:冶炼世家的子弟,见父兄冶铁使之成器,便学着能够将兽皮片片连缀起来成为皮衣;做弓世家的子弟,见父兄弯角成弓,便学着把柳条编成簸箕。因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反映父子相承的成语,即“箕裘相继”,这段话也反映了中国技能传承非常讲究举一反三和创新性,同时也在传承方面出现了“
青出于蓝”这个成语。《管子·小匡》篇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工匠们居住在一起,相互讨论用材和制作工艺,“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学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正是这种“工之子常为工”的承继关系,造就了一大批工艺传承之家。如汉代的楼护,齐国人,《汉书·游侠传》说:“父世医也”,是一个医学世家。《魏书》第91卷记载江式的六世祖江琼,“善虫篆、训诂,子孙世传家业”。西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而其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之兄也工草书和隶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