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之记承天寺夜游》课后...
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之记承天寺夜游》课后训练
10 记承天寺夜游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A.解.衣欲睡()
手机怎么投影到墙上B.欣然起行.()
C.念无与乐.者()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D.水中藻荇.交横()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欣然
..()..起行()水中藻荇交横
如吾两人者耳.()
月入户.()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
3.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极地皇陵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converse真假
B.文中“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②《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体裁),主要描述了作者谪居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反映了他的特殊心境。
我想做点小生意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以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是:
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哟那个比喻手法写月光的语句是:
③《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由景物推及人情语句是:夜游上海
8.苏轼对月光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请写出两句苏轼的有关月光的诗句。
9.仔细阅读上文及所给材料,说说“闲人”的内涵。
材料: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一生,是在北宋的变法、反变法的政治斗争风浪中度过的,因“乌台诗案”被逮捕入狱,出狱后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历经几起几落,直到贬至海南省。从他中举为官
到去逝的四十五年中,前后有十四、五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篇文章他谪贬黄州后写的。
二、阅读训练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什么?
13..“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