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俗话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做完了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我很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个浅陋的分析,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跨年说说大全2019说说 一、试卷结构格式化及试题的更合理化
  今年的试卷结构已完全格式化了,三大板块:文言文、现代文、作文,与前两年一样。题量适当:20道题。文言文10道,现代文9道,作文1道,给以了学生充分的考虑时间,普通学生100分钟内做完全可以。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受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内容和要求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个试卷难易适中,题型设计灵活多样,与以往不同的是作文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
 
二、试卷选文特点
  1、试卷选文体现了人文性。(1)选文既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人文气息,将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熏陶有机结合起来,充
分体现了大语文这一理念。如《老海棠树》,向读者展现了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对亲人的热爱。(2)选文注重了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可读性,如《中国瓷器》,意在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欣赏自己的国宝,从而激发热爱祖国,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3)选文关注社会生活。《捕蛇者说》虽出自古代名篇,但所体现的关心百姓疾苦的主题今天仍很重要。而《鲍君》今天读来,在让人一笑之余,仍引人思考。
  2、试卷选文体现了整体性。“条条道路通罗马”,道道试题关整体,有的题目命题点在局部,但辐射到整篇文章。如10题、14题、18题。学生只有读完全文,才能完成试卷的要求。《中国瓷器》中的14题是“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回答这样的题目,如果不是认真地、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还真难以完成。《鲍君》中的第10题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回答这个题目,如果不仔细咀嚼全文也是很难回答的。
  3、试卷的选文体现了开放性。开放性是试卷的重要特点,这也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等理念。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同时让好同学有了尽情发挥的空间。如《老海棠树》中的19题是“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意段80字左右的感想”,这个题目给了一部份尖子更大的思维空间和表达空间。
  三、试卷体现了二期课改精神之三维目标
  本试卷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导向,试卷第1题的默写,第237题的加点词的解释,第4题的文学常识考查,第58题的句子的翻译,第15题句子的理解,第6910121416题概括内容要点,第1117题品味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状态,既有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有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四、试卷体现了大语文观念
  除了第一题积累与运用外,阅读题也十分注重语文素养的考查,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但重视考查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中知识,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而且注重考查学生感受,发现分析、欣赏评价,借鉴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如第111317,不但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人文内涵的领会程度,而且不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积累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如第1214151618题。
  五、写作贴近学生生活
  “记住这一天”,显然是不平常的一天,对自己有重大意义,深刻印象的“这一天”,是自己的成长吗?是家庭的变化吗?是社会的发展吗?……是“这一天”显示出自己的认识有了关键性的体验与转折?审题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前提,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
  人人都能写,精彩看发挥。结合提示语就得认真领悟几个关键词语:首先是“我们”,不是“我”,因而“这一天”不仅是“我”需要“铭记”的,而是“我们”都值得“铭记”的,自己是在“这一天”中与大家共同度过的。并且“这一天”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就不是一般的快乐层面上,具有一般的意义,就需要上升到一个初中毕业能达到的人生和价值观的高度,具有一定的理想彩和青春的气息。于是,无论是“从清晨到日暮”一整天的活动,还是“某一个时刻”凡属“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事都可入题,写出“我们”为什么值得“铭记”以至如何铭记就扣题了。应该说,学生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甚至平时写过有关的此类的作文。不仅清楚而且精彩的。总之,这个题目正确审题,人人都有可写的内容,写得精彩与否就看临场发挥了。
  另外,题目的提示还强调了“我们”,这样的提示我是不赞成的。当然,强调共性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也是有道理的,但好文章往往要有个性,要有独特的眼光,另类的体验。所以不宜强调“我们”。
                      上海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统计分析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打了今年中考的头阵,和几个学生交流下来,发现普遍感觉良好,感觉题目不难。细细分析了一下,主要是前期备考充分,对12卷的考点又较为熟悉。
翻阅了近10年的中考卷,研究了一下近3年的考点分布及特点,我发现,一般难以下手的语文,也是有迹可循,有所针对的复习的。
一、诗句默写
1 --2009-2011 古诗默写
题号
2009年(18分)
2010年(18分)
2011年(18分)
13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已删去)
送友人
观猎
23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登高(已删去)
饮湖上初晴雨后
33分)
黄鹤楼
青玉案·元夕(已删去)
书愤(已删去)
4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
天净沙·秋
诉衷情
53分)
曹刿论战
小石潭记
论语·为政
63分)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分析:要求掌握的篇目必须熟练背默,但从近年考试范围来看,考到的篇目都是名家的名篇。有4类尤其要注意。
1)写景佳句(如09年《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主旨句(如11年《醉翁亭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哲理句(如qq邮箱打不开11年《论语·为政》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夜游上海)议论或抒情名句(如11年《书愤》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古诗分析
不当得利之债表2 --2009-2012 课内文言文翻译与虚词
重阳节古诗凯
题号
2009年(4分)
2010年(4分)
2011年(4分)
2012年(4分)
山居秋暝--王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如梦令--李清照
天净沙·秋--白朴
72分)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82分)
诗歌理解
诗歌理解
诗歌理解
诗歌理解
分析:纵观上海近10年的中考,只要是课内古诗文,无论是默写还是诗歌鉴赏,或是课内文言文阅读,所涉及的篇目几乎都是唐宋时期的作品。目前考到的篇目,唐两篇、宋一篇,今年在备考的时候尤其关照了学生要着重以下三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