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园地
移民屯田与清代新疆国家认同路径研究
王玉平
摘要清代新疆移民屯田是强化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之-。移民屯田过程中,由于内地汉、满、锡伯等民族的迁入,维吾尔族向天山北路迁徙,蒙古族重新整合分布,新疆形成多民族交错分布、共同生产生活的社 会局面。中原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社会习俗深入影响了新疆的社会管理体系,清初实行的“伯克制”“札萨克制”
“军府制”等不能适应新疆的发展变化形势,因此被逐渐淡化。1884年,以州县制为基础的新疆行省制确立,新疆各 民族的国家认同达到了新高度。
关键词清代新疆移民屯田国家认同
星座是算阳历还是阴历中国图书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 -4741(2021)01 -0097 - 06
清代是古代中国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 要时期,如何强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国家认同,是历史留给清朝统治者的一个难题。无论是 民族还是文化,清代新疆均与内地存在着较大差异,清朝为强化新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采取了很 多措施,其中,大规模移民屯田是其重要的路径之^'。
国家认同的最高形式是政治认同,其实现途径 主要有三个方面:强力途径、利益途径和价值途径。®强力途径可迅速建立一种政治权威,但这种权 威极不稳定,需要努力使认同变成人们内心的一种 自愿。移民屯田促进了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巩固与 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 中,加强联系,增进了解,促进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 交融。与此同时,移民屯田还促进内地的社会习俗、行为规范、文化价值在新疆广泛传播,各族民众的国 家向心力逐渐增强。新疆民族结构的变化,以及社 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为清政府推行其政治制度 奠定了民意基础和经济社会基础,进而促使新疆最 终实现由军府制为主的多元同构式管理模式向统一 的行省制过渡,这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也强化了新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移民屯田促进了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的巩固与发展
16世纪,新疆的民族分布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维吾尔、蒙古、哈萨克、布鲁特0柯尔克 孜族1、塔吉克等®多民族分布的格局。民族分布大 致呈现“南回北准”的局面。阿古柏入侵新疆时期,战争频繁,新疆人口锐减。于是,清朝在收复新疆的 过程中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屯田活动,内地的汉、回、满、锡伯、察哈尔0蒙古部落之一 1、索伦(达斡尔)等 民族迁入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人也不断向北 疆的伊犁等地迁移。这促进了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 的巩固与发展。
(一)内地民众向新疆移民
清朝内地民众向新疆移民,主要是伴随屯田实 边进行的。屯田主要有兵屯、旗屯、犯屯、民屯、回屯、商屯等形式。#清代新疆的兵屯非常兴盛,兵屯 的主体包括绿营兵、旗兵、犯人,涉及汉、回、满、蒙 古、锡伯等民族民众共四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天山以 北各地区,其次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哈密、吐鲁番、喀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物实证与新疆历史话语权研究”0项目编号-19QN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玉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97
喇沙尔(今天的焉耆)、阿克苏、乌什、巴尔楚克(今 天的巴楚县境内)、喀什噶尔(今天的喀什)等地。屯垦军士多携觀防,这实际上带动了整个家庭的 迁移,许多驻屯士兵选择了定居新疆,如现今的伊犁 哈萨克自治州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就 是清代新疆锡伯营的后裔。
民屯的主体是内地的汉、回等民族,他们多来自 陕甘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地区民屯发 展稍晚,分布在吐鲁番、喀喇沙尔、巴尔楚克、喀什噶 尔等地。同时,随着新疆社会的稳定,到新疆经商的 商人有很多自愿改为农垦户,并将内地家眷接到新 疆落户,这一商屯体也是清代重要的屯
田主体。另外,伴随着移民屯田浪潮的兴起,从内地前往新疆 投亲靠友的人,以及“佣工艺业之人”、部分小商贩,也不断来到新疆,构成新疆庞大的移民体。据统 计,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内地迁入新疆的人口 约占全疆人口的43%,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2%,如果加上滋生人口,比例将 更高。$
咏柳古诗的意思翻译(二)新疆本地原有民族重新布局
清朝统一新疆后,天山以北由于长期战乱,加 之灾荒和疾病流行,人口锐减。%为此,清朝将天山 以南的维吾尔族人迁移至伊犁等地屯田;将内蒙 古部分蒙古族人派驻天山北路各地;又将东归的 土尔扈特部安置在新疆各地牧场。经清廷如此重 新布局,新疆各族民众交错聚居,促进各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
为充实北疆,并为伊犁驻防提供军需,清朝决定 在伊犁实行回屯。早在准噶尔统治新疆时期,天山 以南的部分维吾尔族人就被带到伊犁地区耕地,后 因长期战乱,这些维吾尔族人几乎逃亡殆尽。清王 朝统一新疆后,继续将各地的维吾尔族人迁移 至伊犁,与当雜防的八旗兵、绿营兵共同从事农业 生产。据统计,截止道光二十年(1840年),从天山 以南各地迁移至伊犁的维吾尔族人有11900 多户。&
经艇麵调整布局后的蒙古族人主要分布在焉耆、伊犁、博尔塔拉、乌苏、塔城、阿勒泰等地。北 疆各
地的蒙古族人,与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汉、回等 民族进行了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而迁 移至焉耆等地的蒙古族人,也加强了与当地各 民族的联系,改变了南麵区的民族构成,如现今生 活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蒙古族人,就是清 98代新疆民族麵整合布局的结果。
清代,新疆的屯田移民逐渐改变了其“南回北 准”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 的巩固和发展。维吾織、汉族、回族、蒙古族、哈萨 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满族、锡伯族等民众,在清朝屯垦戍边政策下,交错聚居,在相互交往交流 交融过程中,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达到 了新的高度。
二、移民屯田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文化传播
随着移民屯田的发展,新疆的农耕经济得到了 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北疆地区,在农耕文化的影响 下,其社会生活面貌与内地逐渐趋同。与此同时,移 民屯田还促进了人口流动,加强了内地与新疆的联 系,中原文化及其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这极大地促 进了新疆与中原一体化进程。
(-)北疆地区中原农耕文化辐射圈的形成
清王朝统一新疆前,在北疆地区生活的主要是 准噶尔等游牧部落,他们逐水草、事畜牧,从事着比 较原始的游牧经济。《西域图志》记载,准噶尔蒙古 “各有分地,问富强者,数牲畜多寡以对。饮食
其 肉,渴饮其酪,寒衣其皮,驰驱资其用,无一不取给于 牲畜。”'这是游牧社会的典型写照。清朝统一新疆 后,随着移民屯田的不断发展,新疆的农业人口大幅 增长,土地大量开垦,北疆地区的农耕区域由小到 大、由点到面。到嘉庆中叶,北疆地区作为一个新兴 的农业区已经形成,新疆自古以来“南农北牧”的经 济格局得以改变,农耕经济逐渐在新疆占据主导地位。
农耕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北疆地区的社会面貌。如,乌鲁木齐早在屯田初兴时期,迁移至此的农民 “伐木采煤,养育鸡豚,竟成村落,与内地无异”(。后来,随着移民屯田规模的不断扩大,户口云集,先 后修筑了惠徕堡、屡丰堡、辑怀城、宣仁堡、怀义堡、宁边城、嘉德城、巩宁城,大小城堡“棋布星罗,安堵 盈宁,渐成内地景象”®。乌鲁木齐城内,一派繁荣 景象,“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市衢宽广,人民辐辏,茶寮酒肆,优伶歌童,工艺技巧之人,无一不备,繁华 富庶,甲于关外。”*
除乌鲁木齐外,伊犁地区在移民屯田过程中先 后建成惠远、惠宁、绥定、广仁、瞻德、拱宸、熙春、塔 勒奇、宁远等九城,一改原来“空广之地,并无城
垣”®的局面。奇台、吉木萨一带“碾打粮食,草束盈 畴,筑堡盖房,烟村连络,实在家给人足,另有一种恬 熙景象”®。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等地,屯田移民及 经商佣工之人“邀朋携侣,熙攘往来,各自适其谋生 之乐”®。这俨是一幅中原式的农耕生活画卷,移 民屯田对促进北疆地区社会生活面貌与内地趋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原文化在新疆的传播
清代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下,各族民众在物质 文化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其中,以汉族为主的屯田移民,不断将中原文化传播至新 疆,新疆的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民众部分接受 了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
$中原物质文化的传播
随着各民族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原地区的农作 物品种以及吃穿住行等物质文化在新疆广泛传播。这不仅促进了新疆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还对 增强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不断受汉族的影响,如新疆部分蒙古族民众在屯田移民影响下逐渐开始 从事农业生产,乾隆二十年(1755年),蒙古杜尔伯 特部以“善耕”及“所部识水泉道”,受到清廷的重 视,清王朝准其随喀尔喀及满洲绿营兵赴额尔齐斯 屯田。@又如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原本吃蔬菜比较 少,“菜则惟食蔓青、芫荽、丕牙斯,其余各种蔬菜倶 不知食”1,后来在汉族人的影响下,也开始大量种 植蔬菜。+
文秘部落新疆与内地联系加强,内地的绸缎、布匹、茶 叶、陶器、瓷器等生活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新疆,带动了新疆商业贸易的繁荣。据统计,乾隆时期 清廷官方与哈萨克贸易,仅丝绸每年就有1万匹 左右。+
除官方贸易外,民间贸易也非常频繁,伊犁 九城“有眷商民三百三十四户,男女大小共一千四 五十口”®。各城也有不少内地的汉族商人经 商,从事贸易活动,如,阿克苏就有内地“贸易商民 自行建盖铺面房一百一十余间”5。纪昀、林则徐 等人在新疆都曾吃到过商人从内地贩运来的海鲜、水果等。这些商人在新疆长期从事商贸,不断 将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传播到新疆各地,改变着 新疆各族民众的生产生活面貌。
新疆的難也吸纳了中原地区的艺术风格,如,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殿内四壁和门窗的装饰刻工精美,砖雕木刻均用花卉、瓜果、风景、花瓶或几何图 案,既严格遵循不使用偶像和动物纹饰的伊斯兰教 教义,又保持着中国古代木结构的建筑风格。维吾 尔族的建筑也深受中原地区汉族建筑艺术的影响,如伊宁县境内的速檀•歪思汗麻扎,“其陵寝为土 木结构,系中国古老的亭阁式建筑。”7
2.满语、汉语的通行及中原社会习俗的传播
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是催生共同文化观念的前 提,而语言作为实现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起 到了关键性作用。移民屯田过程中,满语、汉语在新 疆逐麵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汉语借词的出现,是中原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加深的体现。同时,少数民族中汉族习俗的盛行,有利于强化新疆 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清代,满语为新疆官方语言,为便于交流,少数 民族自愿学习满语。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阿克 破坏环境的例子
苏的阿奇木伯克迈默特阿布都拉向清廷呈请在当地 “设立清文学校,选其子弟及众伯克子弟内,质可造 就者,教习礼仪清语”+。同时,在与汉族军民的接 触中,许多维吾尔族人逐渐学会了汉语,如,各 官府衙门中,都有通晓汉语的维吾尔族“通事”从事 翻译工作。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徐途经哈密,见当地维吾尔族人说汉语,在日记中写道-“其 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新疆各族民众 在长期的交往交流过程中,语言文字相互借鉴,其 中,维吾尔语中就借用了很多汉语词汇,如,puzul (铺子)、sangza(馓子)、q o li(策篱)、goya(膏药)、sa (纱)、q〇k a(竹)等。这些维吾尔语中的汉语词汇 反映了清代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往交流进 一步加强,文化联系非常密切。
清代新疆少数民族社会习俗受中原地区的影 响,在婚丧嫁娶、礼仪忌讳、节日等方面多有体现。如新疆觀人实行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仪式复杂,需 经过订婚、迎娶、合卺等程序。丧葬方面,满族先世 实行火葬,但受到汉族人习俗的影响,遂由火葬过渡 到了土葬,其葬俗也与中原地区相似,戴孝、守灵、哭 灵等与汉族人无异。节日方面,春节、端午节、清明 节、中元节等节日,逐渐成为新疆许多民族共同的节 日。另外,中原地区的各种娱乐活动也传到了新疆,如京戏、杂剧、昆曲、越剧、楚调等戏曲在新酶有广泛传播,其他的如说书、舞狮、竹马、灯船、马戏、棋艺 在新馳经常见到。这些都成为新疆各族民众共同 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99
三、移民屯田过程中新疆政治制度的变迁与国家认同达到新高度
清代在新疆实行的政治制度有一个发展变化的 过程。清朝统一新疆以前,蒙古等游牧民族实行部 落联盟制,维吾尔族则实行伯克制。清朝统一新疆 后,移民屯田改变了北疆地区的民族构成和经济模 式,促进内地的军府制、州县制、里甲制等先后在北 疆地区实行;在地区,清朝不断对伯克制进行改 革,使之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随着屯田的发展,清政 府在新疆实行的政治制度逐渐与内地趋同,左宗棠 收复新疆以后,行省制在新疆立,新疆各民族的国 家认同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清王朝统一新疆初期,北疆地区较早实行 了军府制、州县制
准噶尔部叛乱导致北疆地区人口锐减,准噶尔 统治时期北麵区实行的制度基础遭到破坏。清朝 统一新疆后,内地的八旗兵、绿营兵,尤其是陕甘地 区大量农民迁入屯田,北疆地区的民族构成发生了 变化,经济生产方式也由以游牧经济为主转变为以 农耕经济为主,这就奠定了北疆地区实施新制度的 基础,内地的军府制、州县制、里甲制等,在北疆地区 很快实行。与地区相比,北疆地区制度变迁的 阻力较小,因此实施内地制度比较顺利。
清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期间,因时因地在北疆 地区实行了驻防、屯防、换防、州县等制度,收复新疆 以后,这些制度被保留了下来,并继续发婦屯垦戍边的作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 将军作为其在新疆委派的最高军政长官,其下属有 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对乌鲁木齐等
各州县 官长、各地伯克,以及吐鲁番、哈密、蒙古的札萨 克等,同时具有监督和管理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 军府制总领下的多元管理模式。
北疆地区实行的州县制和里甲制,直接借鉴于 内地。乌鲁木齐及以东的广大地区,内地农业人口 大量移入,为便于管理,清王朝实行与内地一致的州 县制和里甲制。其中,乌鲁木齐设镇迪粮务兵备道,统领乌鲁木齐知州、镇西府、吐鲁番厅;乌鲁木齐知 州下设昌吉、玛纳斯、阜康、呼图壁、吉木萨等县;镇 西府下设宜禾、奇台等县。在各州县基层地区,清王 朝还实行里(保)甲制,设里长、渠长、保约等;在乌 鲁木齐,还将居民编入保甲,“设牌头、甲长、保长,按户填写门牌。%6乡约的设置,“意味着儒家为代表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属于将化外变为化内性100质。早期乌鲁木齐、巴里坤一带推行的州县制,为 后来州县制在全疆的推行提供了蓝本。
(二)地区政治制度的变迁
与北疆地区相比,地区的制度变革就显得 较为缓慢,这主要是因为新疆统一后地区仍然 保留着原来的管理模式,制度成本成为统治者需要 考虑的问题。+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陕甘总督 杨应琚等请求在南北疆均实行州县制,但清廷认为-“伊犁、回部各处倶有办事大臣,已足控制远近,若 添设镇道以下各官,既与口外体制不符,而一切建造 衙署,添设俸工,倶从内地经理,更滋烦费。且回众 不相浃洽,易起猜疑,殊未妥协。总之,新疆非巴里 坤、哈密可比,当因地制宜。”2明确否定了一开始就 在全疆尤其是在南麵区实行州县制。
此后,清廷对地区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即,一面派驻参赞大臣进行监督和管理,一面沿用原有 的伯克制。同时,清廷多次改革伯克制,如废除伯克 的世袭权利,禁止伯克在原籍任职,伯克不得兼任宗 教职务等,还将中原地区实行的品秩制度引入伯克 制中。由于各种原因,清廷没有一开始就在地 区进行大范围的移民屯田,但为减缓伯克制下严重 的社会矛盾,清廷组织当地无业、无的维吾尔族人进行屯田,并将没收当地贵族的土地分给维吾尔族 农民耕种,这有利于地区维吾尔族农民摆脱伯 克贵族的人身控制,促进伯克制瓦解。
道光七年(1827年),清王朝平定张格尔叛乱 后,那彦成一系列包括回部军事、民政、外交等在内 的奏议,反映了清廷进一步改革回部制度的意图。其中一项清查地粮的举措,实际上是一次绕过 各地伯克,对区基层人口和土地进行摸底的行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清廷又命林则徐、全庆等人前往各地勘察地亩,借此掌握了新疆 自统一以来回部人口和耕地的增长情况,为地 区实施州县制奠定了基础。光绪元年(1875年),左 宗棠出兵西北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在各地成立善后 局。善后局的职能“以修濬河渠、建筑城堡、广兴屯 垦、清丈地亩、厘正赋税、分设义塾、更定货币数大端 为最要”6。后来善后局职能进一步扩大,如,“清查 田赋,劝课蚕桑,创设义塾,修理城池廨宇、仓廒台 站、渠堰桥梁道路,巡阅边卡,捕拿游匪,听断回汉词 讼,抽收麵。”4其职能与中原地方行政机构的职 能几乎一致。
直接收取赋税和国家法律在地方实施,是国家
实现对地方直接管理的最主要的細方式。善后局 的设立及其职能的完善,改变了以往依托伯克间接 管理区维吾尔族民众的局面,在征收赋时,维吾尔族农民亲自到善后局缴纳,各级伯克只负责 督促、召集和组织。自善后局成立后,清朝的国家法 律制度在南麵区顺利实施,各类民事、刑事案件,
一律由善后局官员按大清律令处理。这些转变“为 将来改立郡县监司地步,而长治久安之策已基于此%6,为新疆建省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新疆建省与国家认同的新高度
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内地州县 制首次在全疆范围内实行。新疆设巡抚,下辖四道、六府、九厅、三州、二十三县(包括分县1。新疆建省 在西域政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标志着 清朝统一新疆以来多种管理制度走向统一,也标志 着自汉代以来中央王朝对西域以军府制、羁縻府州 制为主的管理模式的结束。
-方面,新疆建省提供了安全和秩序,促进了新
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利于新疆各族民众对中央
政权形成向心力。新疆建省后,清朝推行了 一系列
新的土地、赋税、货币、文化、教育等政策,减轻了农
民的负担。新疆的伯克逐渐裁撤,广大维吾尔族民
众从原来依附于伯克的农奴身份,转变为国家的
“编户齐民”,从前“阿奇木伯克等官……鱼肉乡民,
为所欲为,毫无顾忌……苛酷尤甚,横征暴敛,胺削
靡遗,民命不绝如缕。”+新疆建省后,各地伯克被分
今年可以打工384天派到州县衙门充当书吏乡约,“自试裁城关伯克后
经年以来,甚觉相安,毫无觖望。回民去其壅蔽,意
亦渐与官亲。”+此外,中原内地实行的政治制度逐 渐得到了新疆各族民众的认可。1917年,谢彬在哈 密、吐鲁番一带见到当地维吾尔族人“反对回王差 徭,愿作汉官百姓”+的现象。这种倾向固然有着经 济上的考虑,但也是当地维吾尔族人对国家认同的 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新疆建省是实行中原地区政治制度
促进新疆从“化外”向“化内”的重要转变,对于强化
新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朝作为
一个由边疆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强调中国的历史
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原和边疆不应该有“华”
与“夷”之分。因此,清朝在经营边疆的过程中,始
梁山108将排名及绰号终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这从清朝移民屯田的规模、新
疆原有制度的改革、中原政治制度实施的深度和广
度等都能体现出来。清末,边疆危机,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下,清朝不健择了出兵收复新疆,而且还 将中原地区实行的行省制度在全疆范围内推行。这 在昭示主权的同时,也标志着内地与新疆政治制度 “同质化”的完成。
四、结语
清代新疆移民屯田是强化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 的重要路径之一。移民屯田过程中,由于内地汉、满、锡伯等民族的不断迁入,维吾尔族向天山北路迁 徙,蒙古族重新整合分布,新疆多民族交错分布、共
同生产生活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发展。中原地区实行 的政治制度、社会习俗深入影响了新疆的社会管理 体系,清初实行的“伯克制”“札萨克制”“军府制”等不能适应新疆的发展变化形势,因此被逐渐淡化。1884年,以州县制为基础的新疆行省制确立,新疆 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达到了新高度。
清代强化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的过程,其实就 是政治制度从多元向统一、与内地一体化的过程,移 民屯田在促进新疆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起到了重 要作用。清朝统一新疆初期,新疆实行了包括军屯、民屯、回屯、旗屯等在内的多种屯田形式,加之新疆 原本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荟、多种经济 模式并存的区域,而军府制作为一种军政与民政相 结合的制度,既满足了具有州县制度背景的汉族人 的管理需求,又能对新疆的蒙古族、维吾尔族等聚居 区实行的札萨克制、伯克制起到总领和监督的作用,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新疆局势,促进了新 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疆建省,弥补了汉唐时期在新疆实行的羁縻 管理体制的缺陷,有效地将新疆纳入统一多民族国 家边疆与内地一致化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新疆各民 族的国家认同也达到了新高度。尤为重要的是,新 疆民麟构的变,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的趋同,以及新疆各民族对中央王朝向心力的加强,都与移 民屯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新疆建省的最终实现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 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9 年,第 158 ~159 页。
② 赵海霞:《清代新疆研究》.M],北京:民出版社,2014年,第28页。
③ 严格意义上讲,旗屯属兵屯性质;犯屯部分属兵屯质,部分属民屯质;商屯和回屯也是民屯的特殊形式。
10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