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公布日期】2021.08.30
∙【字 号】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
∙【施行日期】2021.08.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发展规划
正文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
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文物局,厅直各单位:
现将《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8月30日
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是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迈向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五年,全省旅游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发展成就
1.旅游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从2015年的4.77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32亿人次,年均增长11.77%;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371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62.32亿元,年均增长21.33%,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年仍接待游客6.9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61.9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18%,是全国旅游业恢复得最好的地区之一,湖南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经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
2.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崀山、炎帝陵、桃花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晋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12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大力实施创建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韶山市、武陵源区、南岳区、永定区、望城区、凤凰县、资兴市7个县市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浏阳市、宁乡市等39个县市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湖南作为全国唯一省份入选《孤独星球》发布的“全球十大最物超所值的旅行目的地”。
3.旅游区域合作成效显著。雪峰山旅游板块异军突起,山背花瑶梯田、穿岩山、大花瑶虎形山、阳雀坡抗战古村落等景区成为旅游新热点。“张吉怀旅游共同体”在营销推广、客源互湖南 旅游
送、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突破,成为湖南旅游重要增长极。跨省合作方面,《湘赣边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助推湘赣边红文化旅游共同体建设,湘赣边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湘鄂渝黔四省市深化旅游扶贫合作,形成十八洞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点。
4.旅游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十三五”时期,全省在建旅游项目1000余个,其中重大旅游项目151个,总投资达1万亿元以上。新华联铜官窑古镇、零陵古城、湘江欢乐城、张家界千古情(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十八洞村、沙洲村等34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岳红星村、长沙湘丰村等83个村入选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达到1243家。遴选浏阳文家市镇、永顺芙蓉镇等20家省级特文旅小镇。
5.产业产品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涌现了莽山五指峰无障碍观光、雪峰山·星空云舍山地度假、雪峰山·屈原步道之旅等具有开创性的新产品和新业态。《炭河千古情》《张家界千古情》《桃花源记》等主题演艺和《帛画奇境》《关公战长沙》等沉浸式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五号山谷、八部堂、地球仓等为代表的自主民宿品牌深入人心。推出《锦绣醴陵-丝瓷
套装》《苗韵-男女长巾套装》等具有湖南特的代表性作品,打造了雨花非遗馆、湘昆《牡丹亭》等非遗体验产品。长沙入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
6.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快旅慢游”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由机场、高铁、高速、通景公路组成的旅游交通网不断升级,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建设快速推进,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网持续完善。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全省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600座,3409座旅游厕所完成百度地图标注,湖南荣获“全国厕所革命突出成果奖”。
7.旅游成为脱贫攻坚重要渠道。大力实施旅游促进扶贫五年行动计划,出台了旅游扶贫总体规划纲要、旅游扶贫送客入村奖励办法,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支持以武陵山片区、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旅游扶贫主战场,推出51条旅游扶贫线路,全省通过文化旅游直接和间接减少贫困人口累计100余万人。涌现了十八洞村、穿岩山村、竹山村、沙洲村等一批旅游精准扶贫的“湖南样本”,第六届“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访团参访学习竹山村旅游扶贫经验。“让妈妈回家”计划获全国优秀非遗扶贫品牌行动。
8.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和有序。成功举办中国红旅游博览会、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湖南
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节会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开展了“你学法我送票·锦绣潇湘任你游”等系列旅游惠民活动,推出锦绣潇湘惠民卡。长沙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株洲、郴州获评试点城市。常态化推进旅游市场监管执法,组建省文旅安全专业委员会,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实施旅游文明创建,人民众的旅游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9.大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省市联动、部门协作的大旅游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新组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各部门支持和参与旅游工作的共识得到强化,制定了旅游通景公路建设、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等政策。各地在探索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建立企业与当地众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推出系列新做法新经验。
(二)存在问题
1.旅游供需矛盾较突出。围绕团队观光游形成的供给和产业体系过剩,难以适应当前散客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旅游需求。高质量旅游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深度体验、夜间经济、避暑旅游、水域旅游、康养旅游、休闲度假等产品发展不充分。大部分高等级旅游
景区,以门票经济和二次交通经济为主,二次消费整体较差,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数量和规模不足。
2.区域协调发展不够平衡。雪峰山旅游板块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省旅游空间格局,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长沙、株洲、湘潭、郴州等地长期位居前列,益阳、娄底、邵阳等地发展基础较弱。张家界、韶山、崀山、炎帝陵、东江湖、南岳等龙头旅游目的地对周边辐射带动力不够。
3.融合发展深度与广度不够。文旅融合方面,虽然涌现了湖南省博物馆、雨花非遗馆等文旅融合的先锋,但仍主要集中在文化展示等浅层次开发,文化体验不足,文旅互相支撑不够。农旅融合方面,在乡村旅游中碎片化特点较突出,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品牌不响。工旅融合方面,缺少有特的产品,与先进制造业大省不匹配。另外,旅游与科技、交通、林业、康养、教育等融合的广度与深度还需突破。
4.要素体系与产业发展不够匹配。财政、金融、资本等要素配置不足,金融机构对旅游业的支持方式单一。土地要素市场供给不足,旅游用地需求迅速增长与用地供应政策缺位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旅游业用地“擦边球”现象存在。旅游人才供给滞后于创新发展需求,“
出不来”“引不进”“留不住”等现象并存,旅游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创意设计、产品策划、商业运营等方面的人才普遍短缺。
5.旅游市场营销针对性不够强。旅游客源市场调研手段单一、精准度有待提升。营销手段跟不上市场的变化,营销重点持之以恒不够。营销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大,还没有完全形成省市县整体营销合力。新型营销方式利用不够,营销整体效果还需增强。
(三)机遇与挑战
1.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旅游业拓展新空间。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随着人民众收入持续增长,将有力带动大众旅游市场、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消费扩容。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绿产业和幸福产业,最易通过增加优质旅游供给,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扩大国内旅游消费,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2.重大国家战略叠加为旅游业带来新契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将为湖南旅游在争取中央项目资金、开拓精品线路市场、搭建推介平台、强化开放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培育资本市场、提升创意设计、培养引进人才等方面,带来重大政策利好。
3.文旅消费快速提档升级为旅游业创造新需求。进入新时代,居民消费从生存型消费升级到品质型消费,旅游成为新的大众生活方式。2019年我国居民旅游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例高达21.9%,但年人均出游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后,旅游业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