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的交流与融合
2006年第5期
(总第98期)⿊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al Sciences N o 5,2006G enera.l N o .98 俄罗斯研究
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的交流与融合
王世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古代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朝和元朝对俄罗斯⽂化的影响⽐较深远。近现代俄罗斯⽂化对
中国东北⽂化的影响较⼤,已深⼊到中国东北⼈民⽣活的各个⽅⾯。苏联⽂化对中国东北⽂化的影响深远。当代中国及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的交流与融合应当加强。
关键词:古代中国东北⽂化;当代中国东北⽂化;俄罗斯⽂化;苏联⽂化
中图分类号:G 115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7-4937(2006)05-0054-04
收稿⽇期:2006-07-08
作者简介:王世才(1949-),男,吉林扶余⼈,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从事国际问题、俄罗斯问题研究。
⼀、古代中国东北⽂化向俄罗斯的传播过程
古代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朝和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达⼏个世纪,对俄罗斯⽂化的影响⽐较深远。契丹是中国东北的⼀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对中国历史和⽂化的发展作出过重⼤贡献的民族。公元907 1125年,中国东北的契丹朝(辽)、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达两个多世纪,在国外的政治、经济地位要⽐中原五代和北宋王朝显赫得多,在国外具有⼴泛⽽深远的历史影响。契丹建国前后,频繁地进⾏扩张战争,并开始向西向南征服,在兼并奚、霫的同时,向北⼜征服了室韦、乌古、敌烈诸部族,将统治区域扩展⾄额尔古纳河、⿊龙江上游、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带,从⽽奠定了契丹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统治基础。当时契丹和称霸中亚、西亚的伊斯兰国家以及东欧、南欧的基督教国家均保持
着政治、经济和⽂化上的密切关系,对俄罗斯在经济和⽂化上的影响也很深远[1]。契丹将中国东北⽂
化向俄罗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商队和私⼈贸易。⾄今在俄罗斯⾸都莫斯科仍有叫契丹城的街区,在下诺夫哥罗德仍有叫契丹街的街道。
为什么叫中东地区
元朝以战争的⽅式创造了欧亚⼤陆的所谓世界和平,打通了欧亚⼤陆的东西界限与南北界限,使东西五⼤⽂明连成⼀体,使南部农耕⽂明与北部草原⽂明相互融通,完成了希腊化、伊斯兰化时代以来当时欧亚⼤陆最彻底的世界⼀体化运动。
元朝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的⽂化交流⼜得到了新的发展。但当时中国东北⽂化向俄罗斯传播的主要⽅式是武⼒征服。元朝征服西亚、中亚、东欧后,建⽴了四通⼋达的驿道。元朝将其富有特⾊的科学技术,其中包括天⽂、数学、制图学、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药器械、医学以及元朝的制度⽂化,通过这些驿道西传⾄西亚和东欧国家,在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得到采⽤[2]。许多俄罗斯封建主的⽣活受到东⽅⽂化的影响,他们穿戴东⽅服饰,习⽤东⽅语⾔。俄语中的长衫、腰带、⽪靴等词汇都是源于蒙语。1245年奉派出使元朝⾸府哈喇和林的罗马教皇使者称,元朝⼤汗贵由致罗马教皇国书上的国玺蒙⽂,是⼀个名叫葛斯默的俄罗斯⼈所刻。雕刻印章与雕版印刷同属⼀类⼯艺。此外,据外国学者考证,⾦帐汗国曾发⾏印有颜⾊的⽪⾰制币,类似中国通⽤的交钞。这说明,蒙元统治时的俄罗斯已经应⽤了中国的印刷术
[3]。元朝的蒙古骑兵使⽤突⽕和霹雳炮,征服了欧亚⼤陆,将⽕药器械⼴泛⽤于军事[4]。
⼆、近代俄罗斯⽂化向中国东北的传播
1.通过俄国侨民。从俄国进⼊中国东北地区的俄侨以俄罗斯族⼈居多。俄罗斯⽂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
传播也主要与他们有关。哈尔滨是俄国侨民在中国东北的最⼤聚居地,在俄罗斯⽂化向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中发挥了巨⼤作⽤[5]。
2.通过旅俄华侨。19世纪60年代,清朝在东北地区开禁放垦,⼤批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北上进⼊东北地区。90年代,伴随着俄国移民进⼊中国东北地区,⼀部分汉族移民继续北上,越过边界,进⼊俄境。有的从⼭东乘船直接进⼊俄国在远东的天然良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像闯关东⼀样,中国⼈管进⼊海参崴叫闯崴⼦。据统计,1900年海参崴共有旅俄华侨36700⼈。中国⼈进⼊俄国还有⼀种情况,即随着西伯利亚的开发,特别是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俄国政府从中国招募了⼤批华⼯。第⼀次世界⼤战爆发后,俄国政府招募华⼯迅速升温。到⼗⽉⾰命爆发前⼣,旅俄华侨已达40万⼈。⽣活在俄国的华侨受俄罗斯⽂化的影响,逐渐学会了俄语,⽣活习惯也已经⼤半俄罗斯化。他们中的⼀部分⼈娶俄罗斯⼥⼈为妻,所⽣⼦⼥的⾝上更多地体现出俄罗斯民族的特点。⼗⽉⾰命后,旅俄华侨及其⼦⼥⼤部分回到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由此把俄罗斯⽂化传⼊中国东北地区。
3.通过修建中东铁路,兴建和经营⼯商企业。随着中东铁路的建筑,沙俄铁路当局和沙俄资本家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城镇设⽴了
许多⼯⼚和洋⾏。1898年,沙俄根据筑路⼯程的需要在哈尔滨开设了制材⼚和中东铁路总⼯⼚。在满洲⾥、海拉尔等地建⽴了铁⼯⼚和机器⼚。在⼤连建⽴了商港修缮⼯⼚、⽊材⼚以及铸铁⼚等。沙俄
在哈尔滨开办了7家发电⼚,垄断了哈尔滨市的电⼒⼯业。还在铁路沿线开办了许多轻⼯业⼯⼚,如⾯粉、榨油、酿酒、制糖和卷烟等⼯⼚。从1900⾄1913年间,沙皇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共设⽴了34个⾯粉⼚,⼏乎垄断了中国东北的⾯粉⼯业。共建⽴酒⼚46家,其中以哈尔滨浓满酒⼚(⽣产伏特加)和⼀⾯坡俄国啤酒公司最为著名。还设⽴了4家榨油⼯⼚、2家糖⼚和3家卷烟⼚。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中国东北增加了许多沙俄洋⾏和商店。
由于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所处的特权地位,使俄罗斯⽂化在这⼀地区的传播处在⼗分有利的地位。以建筑为例,除众多造型各异的俄罗斯东正教堂外,另有许多哥特式、罗马式建筑,如哈尔滨秋林公司、莫斯科商场(今⿊龙江省博物馆)、铁路局招待所以及哈尔滨中央⼤街的⽯头路⾯、松花江畔俄罗斯式的⽊制房屋等,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独特风格。俄国⼈将其⽣活习惯带到中东铁路沿线之际,通过各种途径,或强制、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东北⼈[6]。
三、苏联⽂化对中国东北⽂化的影响
1949年10⽉⾄1952年末,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苏联向我国提供援建项⽬42项,其中有30项设于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1953年开始的第⼀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我国156项建设项⽬,其中有57项落户东北:辽宁省24项,⿊龙江省22项,吉林省11项。这些项⽬⼤多数为新建项⽬。苏联派来中国的技术专家达3000名,他们帮助中国建⽴科学研究机构和⼤型⼚矿企业,从⼯⼚的技术设计、建筑安
装到⼈员培训、试车投产等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苏联在中国东北援建的57项重⼤⼯程,是以重型加⼯⼯业(重型装备制造业)为主,为此,加⼤了能源(煤炭)和钢铁等原材料⼤型项⽬的建设。在地域分布上,是以沈阳为中⼼,包括辽宁省的⼤连、鞍⼭、本溪、抚顺、⾩新;吉林省的长春、吉林、辽源、通化;⿊龙江省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鹤岗、双鸭⼭等,基本形成了沿哈⼤线和滨州线⼏个主要城市为中⼼布局重⼯业的地域格局[7]。苏联援建的57项⼤型建设项⽬,奠定了现代中国东北⼯业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东北出版了许多介绍苏联和翻译苏联的作品。其中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毁灭?、!铁流?、!青年近卫军?,富尔曼诺夫的!夏伯阳?,科斯捷⽶扬斯卡娅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这些苏联作家的作品对中国东北青年的教育发挥了巨⼤的作⽤。苏联现实主义的⽂学作品对中国读者具有很⼤的吸引⼒。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东北青年学习的教材。保尔柯察⾦的形象教育和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东北青年
⾛上⾰命的道路,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踊跃参军,保家卫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前仆后继。在⼈⼝位于全国21位的吉林省,抗美援朝牺牲的烈⼠⼈数仅次于⼭东和四川,居全国第3位。
四、当代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的交流与融合应当加强
1.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俄⽂化交流更加频繁。俄罗斯独⽴后,中俄两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发展两国的新型国家关系,不断扩⼤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多年的共同努⼒,中俄两国关系从友好邻邦关系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边关系不断加深。1992年12⽉,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双边关系由正常化发展到互相视为友好国家关系。1994年9⽉,两国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确⽴了两国⾯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两国确⽴了⾯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2001年7⽉,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年,两国发表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上述⽂件的签署使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益巩固,并且促进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发展,两国在⽂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化交流⽇益频繁。从1991年起,两国各有100多个⽂艺团体进⾏了互访,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也有⼏⼗个⽂艺团体进⾏了互访。从2001年起,中国每年有1万多名留学⽣在俄罗斯学习,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赴苏留学⽣的总和,其中中国东北留学⽣约占1/3。两国旅游合作持续发展。从2005年9⽉起,俄罗斯正式成为中国的旅游⽬的地国。2004年,俄罗斯赴中国旅游⼈次近180万,⽐上年增长29.8%;中国赴俄旅游⼈次近81万,⽐上年增长2
2.4%,其中东北⼈占50%。继2004年成功举办中俄青年友谊年之后,两国政府⼜决定于2006年和200
7年互办俄罗斯年和中国年。中俄⽂化交流不断深化,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的⽂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
2.当代俄罗斯⽂化的欧亚双重特征更趋明显,中国及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的交流与融合将更加活跃。俄罗斯是⼀个有丰富⽂化的国家之⼀。19世纪俄罗斯⽂学的繁荣,近半个世纪以来苏联科学技术⼀个接着⼀个的创举,都震动了世界。俄罗斯具有优秀的⽂化传统,同时善于吸收外国优秀的⽂化成果来丰富发展⾃⼰的⽂化。作为⼀个领⼟横跨欧亚的国家,俄罗斯在其历史发展中不时动摇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化,并逐渐使其成为⾃⾝⽂化的组成部分,从⽽使⾃⾝⽂化显⽰出多重性。因⽽,中国和中国东北⽂化更易于与俄罗斯⽂化交流与融合。
3.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必然性。俄罗斯独⽴后,中俄东部边疆地区成为两国唯⼀的接壤地区,两国在这⼀地带保持着直接的经济与⽂化接触。这⼀地带,从经济⽅⾯来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发展潜⼒巨⼤。中俄双⽅各有所长,各有所需,互补性强,这是双⽅合作的主要基础。从⽂化⽅⾯来说,中国是东⽅⽂化的代表,俄罗斯则在西⽅⽂化中独树⼀帜。经过长期的交往,双⽅已互相影响,形成了新的⽂化融汇。中俄两国共同在东部边疆这⼀黄⾦地带进⾏建设性的⽂化交融是由两国的政治地缘关系决定的,具有历史必然性。在这样的⽂化交融中,两国东部边疆地区均将获得经济、⽂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中俄两国⼈民的友谊不断加深,新的⽂化形态的形成,既维护了本地区的和平,⼜会产⽣积极的辐射作⽤,促进和带动更⼴阔地域的发展,为各种不同⽂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典范。⼈类⽂化的发展与⽂化交流密不可分,没有各种不同⽂化的交流、融合、创新,⽂化
的进步与发展便⽆从谈起。在国际间经济⽂化交流⽇益频繁的今天,中国及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的交流规模应当更⼤,范围应当更⼴泛。
4.当代中国东北⽂化与俄罗斯⽂化交流与融合的发展趋势。据统计,19501965年,苏联出版有关中国的书籍达1014种,中苏⽂化交流的盛况空前。我们今天⽤历史的眼光反思这⼀时期的中苏⽂化交流,尽管成就很⼤,但带有中国向苏联⼀边倒的性质。这种属⾮正常状态的中苏⽂化交流⾃然与当时两国的国情、政治思想以及国际形势紧密相连,因此,⼀旦双⽅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发⽣冲突,⽂化交流便戛然⽽⽌,这种状态⼀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海和波罗的海港⼝,远东海港具有⽇益增长的作⽤,同苏联相⽐,俄罗斯已在更⼤程度上成为⼀个亚太国家。但由于各
种原因,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中暂时并未发挥主要作⽤。国内的经济困难、远东地区⽣产技术的落后以及基础设施薄弱,使俄罗斯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俄罗斯不扩⼤对外开放,那么就很难改变这种不利的局⾯。这也要求俄罗斯加强同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化交流与合作,尤其同中国东北的经济、⽂化交流与合作。反观中国,⽬前正处于改⾰开放的关键时期,能否进⾏⼴泛的国际经济、⽂化交流是改⾰成败的关键。振兴东北⽼⼯业基地已迫在眉睫,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化交流已得到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中俄双⽅不约⽽同地认识到加强经济合作和⽂化交流带给各⾃的重⼤利益。⽽以意识形态划分国际格局的僵硬模式的结束,使中俄两国有可能在正常状态下进⾏⼴泛的交流。
根据⽂化传播学原理,⽂化的相需性是客观存在的,⽽⽂化相需必然促进⽂化交流,从⽽使得各种民族⽂化或区域⽂化相互取长补短。没有⽂化传播和⽂化交流,便没有⽂化的⽣命⼒,传播和扩散是⽂化的本质特点。但是,两种异质⽂化间的整合是很困难的。因此,寻求⽂化交融的契合点最为重要。两种⽂化形态的中⼼区往往具有巨⼤的⽂化差异,⽽其边界处往往是重叠的、模糊的。从边界处寻契合点是最理想的⽅法。正是基于这⼀思想,笔者以为,中俄两国东部边疆地带的⽂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儒教⽂化与斯拉夫东正教⽂化是两种不同质的⽂化形态。但是,我们仍可从这两种⽂化形态中发现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先,就⽂化的⽣成环境来看,中俄⽂化均⽣长于陆地,因⽽使双⽅在⾛向现代化的道路上要⽐那些濒海国家困难得多。其次,两种⽂化都与封建集权政体相伴随。再次,两种⽂化都经历了社会主义阶段。最后,两种⽂化都曾在现代化道路中历经坎坷。中俄两种⽂化形态从整体⽽⾔有上述⼀些相通之处,那么这两种⽂化形态在其东部边疆地带则更具可融性。中国东北⽂化虽是中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带有鲜明的关东⽂化特⾊。它体现在北⽅游牧⽂化与中原农耕⽂化的兼容并蓄。按照中华⽂化区的划分,中国东北为胡⽂化区。⽽依据经济⽂化类型划分,它则属渔猎、采集、游牧、农耕四位⼀体的北⽅新型⽂化复合体。因此,中国东北⽂化是中华⽂化的⼀种边缘⽂化类型。这种边缘⽂化受中原⽂化源地的影响较弱,其向源地⽂化的认同感也相对弱些。⽽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化同样也是俄罗斯⽂化的边缘地带,尤其是远东⽂化受俄罗斯⽂化的影响更弱些。相反,在明清之际,汉⽂化圈曾辐射⾄此。只是到了19世纪60年代,西⽅⽂化的渗⼊才使俄远东地区形成东、西两种⽂化形态对峙的局⾯,这种状况使得该地区的⽂化特征较多地保持了
其游牧⽂化的本⾊。这⼀点与中国东北的关东⽂化⼗分相似。⽽⽂化特征的某⼀⽅⾯⽐较接近的民族间的融合或地域性融合相对要容易得多。因此我们认为,从理论上讲中俄东部边疆地带的⽂化交流与融合⼤有可为。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理论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也⽆法体现其价值。纵观历史,中俄两国在其东部边疆地带的⽂化交流,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平,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却表现为作为有限。昨⽇不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开展正常的⼴泛的⽂化交流,是中俄两国在新时期理应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东部边疆地带的⽂化交流之所以显得如此紧迫和意义重⼤,原因在于双⽅在历史上已经失去了在该地带正常⽂化交流的机会,给两种异质⽂化形态在这⼀地带的交流与融合空留许多遗憾。⽽放眼世界,来⾃太平洋彼岸美国的挑战,来⾃⾝旁⽇本的挑战,来⾃⾝后欧共体的挑战,使中俄两国不能再长期犹豫。如果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合作与交流并⾮易事,那么⽂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却应⼤⼒推进。
参考⽂献:
[1] ⾚峰市⽂化局,等.⽂物古迹博览[M].内蒙古: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7.
[2] 陈尚胜.五千年中外⽂化交流史(第1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3-7.
[3] 宿丰林.早期中俄关系史研究[M].哈尔滨:⿊龙江⼈民出版社,1999.219-220.
[4] 管学成,王兴⽂.简明中国科学技术通史[M].长春:吉林⼈民出版社,2004.199-200.
[5] 唐⼽.19世纪末叶以来俄罗斯⽂化在东北地区传播的主要途径[J].学习与探索,2003,(5).
[6] 郭蕴深.中东铁路与俄罗斯⽂化的传播[J].学习与探索,1994,(5).
[7] 陈才,李⼴全,等.东北⽼⼯业基地新型⼯业化之路[M].长春:东北师范⼤学出版社,2004.56-63.
#责任编辑:王晓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