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作文素材(精品12篇)
消失作文素材篇1
随着日历上的一页页纸逐渐撕去,年,也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大年三十的暖阳照耀着大地,阳光洒在身上,很暖和。我在这一天,高高兴兴地去老家过年。一路上看见许多小孩提着袋子,穿梭在一户户人家里。这是家乡的习俗——讨糖。不过和万圣节的不同,他们这是送恭喜。这种习俗只在除夕和初一。在除夕前段时间,大部分人家去超市或银行。买这天要发给孩子的东西,有的发糖,有的发钱。要是勤快的话,一天能弄到四五百元和几大袋糖果。这样一年的零花钱和糖果就不用愁了。有的厉害的小孩可以在这一天攒够明年的学费。
可是人数却比去年少了很多,因为大多数小孩都坐在家里拿着手机玩游戏。
到了老家,大家都慵懒的躺在沙发上,有的看手机,有的看电视,只有外婆在一个人包饺子。不应该是这样啊!在去年,这个时候弟弟妹妹应该是去放炮,可他们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我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平江禁炮。这无疑是对爱炮的熊孩子们的一种打击。一旦不
能放炮,过年的气氛就全没了。
这时,正在看手机的小姨大喊一声:“有红包!”一听到这句话,原本死气沉沉的大家一下子满血复活,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手机。接下来就是问:“在那个?”
吃饭时,家人们没有碰杯,每个人都拿着自己心爱的手机,低着头,桌上美味可口的饭菜瞅都不瞅一眼。我无意中看了一下手机,QQ里的同学们都在“积极踊跃”的发言:“作业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啊!”“作业怎么多,这年还怎么过?”……
过年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是许多因素泯灭了大家对过年的感情。这年也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消失的年味,该怎么回来?
消失作文素材篇2
年味,顾名思义,过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烟花,
可能是春节一声新春快乐,可能是人们四处拜年的喜庆气氛……
在以前,人们会在家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会在家贴春联,贴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着鲜香四溢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在楼下,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兴趣盎然的燃放烟花。大年初一,人们买好礼物,装好红包,走街串坊,相继去长辈家中拜年,给晚辈发下红包,希望红包能驱赶年兽。小镇里,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马路上塞满了汽车,、塞满了回家过年的思乡人。
现在与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人手中塞个手机。现在过年人们会经常在饭店吃年夜饭,人们充当低头族。长辈们没人陪他们说话,在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前,明明坐满了人,但是却胜似无人。人们现在需要的不是面对面聊天,却只满足于QQ、上的谈天说地。看春晚的人逐渐递减,更多的人却是喜欢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满足于送礼送红包的形式以外,很难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个朋友出门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为就是快乐。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给丢失了。也许真的会想象有一天,弘扬中国文化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许多的中国年轻人甚至更喜欢过西方的传统节日,推崇西方文化与思想,能够轻轻松松背出伏尔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个人。
年味就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丧失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要让年味只是一个形式,更多的:他们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的记载与见证,他们经历了无数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流传至今。因此,我们要付诸行动。
消失作文素材篇3
如今的魔都,正值共享时代。大街上穿梭横行的共享单车,新研发的共享汽车,刚开业的共享餐厅……一切皆为共享时代的产物。人们不断地与他人分享着各类资源……原本以为全世界都处于共享时代的“穹顶之下”,但我错了——有一个地方不一样。
我是在回家路上看到的。
雨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左手边的道路旁围了一圈栅栏,栅栏旁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道:“骑楼老街,修建于清顺治年间……”哦,是一个景点,我心里想着,边推开栅门,走进老街。
雨后的老街,空气格外清新。坐上一旁的三轮车,观赏着含着南洋气韵的街。“师傅,麻烦您开得慢一点。”轻轻撩开帘子,透过车窗,只见朦胧雾气间,隐约透着砌在屋檐上的瓦片,斑斑驳驳却依旧坚持着固执的黑,与之相衬的,是一块块白砖砌成的一面面墙。彩的碰撞调和之中,蕴含着几分泼墨山水的写意。
三轮车的轮子滚过潮湿的青石板街,我抬起头,望着灰蓝的天,不禁回想起平日在上海所见之景:外滩的街头,原本海派文化的产物——黄包车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崭新的摩拜单车。地铁站的出口处,原本笑眼盈盈的三轮车夫已改行换业了。街头更多的是共享单车的身影,人们正共同享用着这共享时代的新型资源。它们也成为魔都的又一道风景。这摩登的先进感与眼前质朴无华的老街及颇具韵味的三轮车真是相去甚远。
下了三轮车,兀自地走着,发现这老街上最多的,还是那檐上挂着旗帜的茶馆。兴许这与海南人地作息习惯有关,海南人喜欢喝茶,尤其是老人们。
年迈的老头老太常坐在茶馆里的八仙凳上,面前则通常摆着一套白瓷茶具。他们总是盼望拉扯着身边的人聊些什么:曾经的青葱岁月,友人间的家长里短,亦或是有出息的儿女们,这永不过时的谈资中裹挟着几分怀念,几分期待,几分感伤,随着袅袅婷婷的青烟缓缓升腾,又渐渐地散开。静谧不了多久,一些逗趣的话题又惹得大家不约而同地开怀大笑起来。
这再平常不过的茶馆在当时当下是成了与友人谈心之佳所。如今的上海,随着城市步调的加快,共享资源无疑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接二连三的共享餐厅的开业,为人们的用餐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让人们更好地分享了社会上的资源。但与此同时,霓虹灯下悠闲尔雅的茶馆已被拆得七零八落,无处谋生。人们在追逐共享时代的摩登感的同时,却忘却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一个能放松身心,悠闲地吃一顿饭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追赶共享时代的潮流,骑“摩拜”再晒朋友圈,去某网红的“共享餐厅”吃一顿饭……人们在享用共享资源之际,忘记的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享与交流。
怀着一腔惬意满足走出茶馆,踏上呢喃的夜沐浴着的街,茶香依旧浸透在凉凉的空气中,最终也淡淡地逝去。哎,我只能希望,在共享资源发展之际,一个地区原有地特与
文化,人们原有的心态与生活情调,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交流,不会被共享时代所吞噬,不会自己消失。
曾经在我眼前 却又消失不见
消失作文素材篇4
当,当,当。
声音清脆悠远,清霄薄日里如时响起,是青石砖上,灰大衣的老人敲打手上的铁片。他扶着单车,单车后盛着新鲜的麦芽糖。
当,当,当。
他不紧不慢地走着,声音在小巷中回荡,惊走了树上的鸟儿,引来了一孩子。我听着声音从远到近,又将要消失在远方,害怕买不到了,攥着外婆给我的钱小跑过去。
他在孩子中不紧不慢的停下,打开一层油布,露出白的麦芽糖,空气中一股田野的香甜弥散。他笑着收好每一个孩子递来的钱或是铁瓶铁罐,用大铁钉和钉锤麻利地敲下麦芽糖,
裹上面粉,装进袋子。路边有个女孩,看着我们却不过来,手中空空如也。老头敲下一小块,笑着走过去:“你爸妈也真是,这么点钱也不给你,馋坏了吧?”
然后他敲打铁片,慢慢离去。我把麦芽糖小心翼翼地含着,舍不得嚼。麦芽糖的清香混合着浓浓的甜,令我忍不住吃了一块又一块,等我回到家,留下给外婆的只有一小块麦芽糖了。
每一个清晨,我都要在窗台边望着青石板街,直到当当的声音响起。
后来我搬了家,门口是喧闹的水泥街,清晨传来的是汽车的轰鸣声。
很多年了,我很想念麦芽糖的味道,想念那种一块钱可以买来的简单快乐。可什么时候,街道灯红酒绿、超市食品琳琅满目,却再也不见清晨悠远的铁板声,甜品屋里形形的、包装精美的食品再没有简简单单的麦芽糖。
我后来在公园里,看见过卖麦芽糖的,兴奋地买了许多。卖麦芽糖的人用铁钉小心地敲着,生怕多给了一分一毫。麦芽糖里有一股怪味,那天我回到家里上吐下泻,闹腾了一晚上。
原来那声音早已消失了。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里,在越来越高的钢铁森林里,在喧喧嚷嚷的街道上,那些东西,早已被遗忘在过往的影子里。
我每天早上还是习惯性地看一看窗外。风吹过,仿佛梦的尾稍,隐约地,我听见当当的铁板声,我好像看见一个老人推着一辆破旧的单车。人匆匆,灯红酒绿,他连同过往的一切渐行渐远——我们走得是否太快了,你可知岁月沉淀被水泥与高楼埋没,就在你的脚下,再也不会回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