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灾与洪灾的区别
涝灾与洪灾的区别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灾: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涝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
2022年入梅出梅时间表
涝灾与洪灾的共同点是地表积水(或径流)过多,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梅雨
每年初夏6、7份,在我国湖北宜昌以东江淮流域有一段连续阴雨天气,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故称为“梅雨”。又因时间较长,空气湿度较大,百物易受潮霉变,故又称“霉雨”。梅雨开始称为入梅,梅雨结束称为出梅。各地入梅、出梅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入梅时间赣南和浙江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沿江一带在6月中旬,淮南多在6月底。出梅时间从6月底到7月中旬自南而北先后结束。梅雨持续时间一般约一个月左右,淮南约为20天。梅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平洋暖气团在五、六月间北移到达长江和南岭之
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气团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气团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形成连绵阴雨天气。
梅雨量的多少,入梅、出梅时间,梅雨期长短年际间有很大变化。某些年份没有明显的梅雨期,形成“空梅”,有些年份梅雨期到来时间较早,称为“早梅”,有些年份梅雨期来得较迟,称为“迟梅”。空梅、早梅和迟梅都会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入梅过早会影响夏收,造成小麦霉烂,空梅或迟梅会对夏种带来不利的影响。
世界上降水最多与最少的地方
哥伦比亚的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1万毫米,是世界上最潮湿的地方。印度的乞拉朋齐则保持月降水量最多的记录,该地区在1861年7月降雨量达9300毫米。此外夏威夷的怀厄莱山则在一年中则有350个下雨天。另外留尼汪岛贝洛夫(在非洲)12小时降水1086毫米。牙买加鲍登半岛(北美洲)2天降水2086毫米。留尼汪岛塞路斯(非洲)3天降水3240毫。
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是位于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诺卡马沙漠。到1971年为止,那里已有400年没有下一场雨。世界上最干燥的国家是埃及,它的大部土地是沙漠。
注:我国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8毫米,各地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平衡。东南沿海和西南部分地区年平
均降水超过2000毫米。长江流域为1000-1500毫米,华北、东北为400-800毫米,西北内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小的地区,一般为50毫米,盆地中部不足25毫米。
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
水的循环按其循环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从海洋蒸发上升的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遇冷凝聚而以降水的方式落到地面。降落的水一部蒸发,重新回到空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流归海洋。这种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迁移与交换现象称为大循环。
从海洋表面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海洋上,或者从陆地上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海洋内部或陆地内部的水的迁移与交换现象称为小循环。
水的大循环与小循环实际小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是互相联系的,小循环往往包含在大循环内部。水的循环的总的趋势是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而陆地又将一部分径流流回至大海。
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通过蒸发、降水、下渗也进行着水的交换。
污染物排入江河或其它水域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等,使水体可基本上或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超过某一界限时,将造成水体的永久性污染,这一界限称为水体的自净容量或水环境容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