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修复红树林 维护海洋生态系统
文/绿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Protect and Restore Mangroves and Maintain Marine Ecosystems
Special Planning
特别策划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带上特有的森林落,在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海岸、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珍贵的种质资源,是科学工作者研究植物耐盐抗性,改良盐碱地的良好材料。因此,红树林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
部的一种特殊的木本植物落,主要以红树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如生产有机物、防风消浪、调洪蓄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及发展旅游等,是人类共同享有的宝贵自然遗产和生物基因库。
全世界红树林面积约1500万公顷,我国红树林面积仅占全球的0.2%。我国红树林面积20世纪50年代约5万公顷,2001年面积为2.2万公顷,2019年面积恢复至2.89万公顷。总体来说,我国红树林
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但总面积依然偏小。
根据2019年红树林专项调查结果,全国现有红树林分布的自然保护地共52处(不包括港澳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等类型。在这些保护地中,红树林面积为15944公顷,占全国红树林的55%以上。从保护级别看,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9800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4%;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6144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21%。
这些红树林保护地分布在东南部滨海地带或海岛上,所在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人地矛盾冲突剧烈,土地开发压力极大。主要表现为:水产养殖、港口和码头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对红树林及其适生地块需求旺盛。因此,对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红树林生态系统也出现比较严重的破碎化。
我国红树林湿地的生境状态
我国红树林大致分为红树系、木榄系、海莲系、红海榄系、角果木系、秋茄系、海桑系和水椰系等8个系类型,由于不同系的耐盐和耐水淹特性不同,尤其是受潮汐的影响,不同的红树植物系生长在海滩的不同位置,呈与海岸平行的带状分布。
在河流、波浪和潮汐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河口海岸地区一旦有新生淤泥质潮滩,就为红树林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潮滩的水淹、水动力及高盐的特殊环境,使其他植物很难生存。一般新生潮滩上的先锋落以白骨壤或桐花树为单优种,落类型简单,层次单一。但红树林先锋植物落的形成,可以大大消弱风浪对内缘的袭击,并进一步加速海滩淤泥的积累,形成积累有机质,为适应静风和泥质生境的其他
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
红树植物定居生存创造条件。渐渐地,一个适宜各种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红树植物落生存的生境就形成了,并逐渐演化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序列。
在美丽迷人的海洋上,红树林海岸具有一种独特的动态美:涨潮时海水浸淹滩涂,大小不一的丛丛树冠露出海面,如同碧波荡漾中的一座座绿岛在水中漂浮摇曳;退潮时,盘根错节的植株,犹如巨人般挺立在海滩,绿意盎然,多姿多彩。
红树林植物生长环境多是淤泥质滩涂,周期性海水浸淹,导致土壤缺氧。红树植物的进化智慧,使其具有大出树冠十多倍的呼吸根。各种板状、拱形撑托、指状等造型不一的呼吸根向空中生长,形成了被誉为“海底森林”的红树林奇观。
潮间带含盐量很高,大大限制了红树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同时,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强光、高温环境加速了水分的丧失。红树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主要通过保持叶片较高的渗透压来实现,对于不得不进入体内的多余盐分,则通过盐腺泌盐、落叶脱盐等方式排出去。白骨壤、桐花树、老鼠簕等红树植物,叶片表面具有盐腺,可以主动富集盐分并把多余的盐分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的盐晶体。
红树植物最奇妙的特征是胎生现象:植物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时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筷子状或者笔状的胚轴。发育成熟后,幼苗垂直降落,插到海滩淤泥中,很快就在淤泥中扎根生长成为新的植株。没有及时扎根的胚轴,随着海流在海上漂流数月,在千里之外扎根生长。
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沉降污染、调节气候、净化海水和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红树林湿地是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它守护着海洋,被誉为“海岸卫士”。
相关研究表明:中国37种红树植物的50%处于不同程度的珍稀濒危状态,海南海桑和卵叶海桑的野外个体数不超过100株。同时,人为干扰导致红树林
矮化、稀疏化及生物多样性下降,尤其是掘穴动物蟹类栖息密度的下降减少了土壤氧气供应,不利于红树植物生长。目前,我国红树林湿地生境退化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红树林落退化、生境破碎化、栖息地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降低。目前,低矮的白骨壤林和桐花树林占据了中国红树林的主体。我国红树林还面临污染、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生物入侵等主要威胁。
我国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但红树林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突出问题。
保护修复红树林刻不容缓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历史上,人类活动给红树林带来了巨大危机。随着生态修复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特别是大规模营造人工林,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的趋势已得到遏制。近年来,全国红树林面积持续扩大,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2021年12月24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并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前不久,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指导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科学有序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3337.6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771公顷,为净化大气和水体等功能,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保护沿海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这片美丽的“海上森林”,曾经差点遭受灭
顶之灾。多年前,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兴起了养虾、养鸭、养猪等畜禽养殖业的热潮。由于过度捕捞、大规模水产和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红树林保护区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团水虱在东寨港内大面积爆发,侵害红树林根系,导致大片树木出现根部坏死,鸟类和滩涂生物随之减少,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度面临崩溃。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海南一手阻断周边畜牧、水产养殖和居民生活污染源,一手抓红树林恢复与保护,坚持严管重罚,强化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开展生态修复,水体环境质量得到提升。近年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记录的鸟类从原来的180多种增至现在的210余种。
据了解,东寨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保护区十分注重资源的培植工作,
大力开展红树林植树造林,扩改种红树林4500多亩。同时,培育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水芫花和瓶花木。目前已成功培育出红榄李幼苗2000多株,开展野外种植420株,建立红榄李野外种植基地面积20多亩。
现在,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结队的白鹭或盘旋半空翩翩起舞,或站立林端歇息嬉戏;在保护区另一侧,成的椋鸟掠过上空又俯冲靠近水面,掀起一层层“鸟浪”,形成冬日里一道灵动
的风景……得益于东寨港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提升为水鸟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越来越多的水鸟到这里“做客”。
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360公顷,划定核心区700公顷、缓冲区460公顷、实验区1200公顷,分级保护、严格管控。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福建省迄今为止唯一的国际
重要湿地。近年来,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里,数以千计的养殖鱼塘被逐步清退;在实验区里,推广
低毒、低残留、易降解菊酯类代替传统高毒、高残留的三唑磷农药,养殖污染大大减少。
此外,为了修复现有的红树林,保护区统筹开展潮沟、林外光滩、浅水水域等区域的修复,而针对有害生物入侵,完成三叶鱼藤、无瓣海桑、互花米草等的治理工作,提升红树林林分质量,改善红树林生态环境。2019年以来,保护区累计投入150多万元,完成外来入侵物种除治,实施红树林人工造林及促进红树林天然更新,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
“这几年,保护区以年均10公顷左右的速度扩大红树林面积。随着保护区环境的改善,我们连续几年在这里拍摄到了中华白海豚以及白琵鹭、罗纹鸭、鹗、西伯利亚银鸥等珍稀鸟类。” 护林员吴秋城介绍,如今,保护区内栖息着150多种鸟类、240多种水生动物和近400种水生物。
1988
年,福建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
胎生苗——角果
木 冯尔辉 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