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景观基因的概念始
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克罗伯(Alfred L. Kroeber )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khohn )关于文化基因的假说,我国学者结合生物学基因理论引申出景观基因理论。景观要素具有与基因类似的复制、
摘要
桂北壮族传统聚落景观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特文化秩序和逻辑,是我国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景观基因内在规律的外在空间表现。基于景观基因相关理论与方法,探寻桂北山地传统壮族村寨的文化特质,并对有遗传特性的景观基因符号进行识别、提取和分类,构建景观基因谱系,进而提出景观基因的转译传承策略。结果表明:(1)桂北山地壮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细分为物质景观基因和非物质景观基因,具体可从
选址布局、建筑技艺、景观环境、社会习俗和文化艺术5个类别进行归纳,根据其外化特征,构建景观基因谱系;(2)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景观基因可从基因提纯、基因解构、基因改良和基因重组等方面进行转译传承。从景观基因的视角对桂北壮寨景观内涵特征进行文字和图示化系统性总结,有助于为桂北山地地区传统壮族村寨保护体系的建立以及村寨未来的开发建设提供新思路。关键词
景观基因;基因识别;转译传承;桂北壮族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northern Guangxi contains the unique cultural order and logic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the external spatial expression of the internal law of landscape gene of Southwest Mountain minority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methods of landscape gene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traditional Zhuang villages in mountainous area in northern Guangxi, identifi es, extracts and classifies the landscape gene symbols with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s the landscape gene pedigree,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landscape gene translation and inheri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landscape gene of traditional Zhuang villages in northern Guangxi is divided into material landscape
gene and non-material landscape gene,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from fi ve categories: site layout,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landscape environment, social customs and cultural art. According to its extern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landscape gene pedigree can be constructed; (2) The landscape gene of mountain minority villages can be translated and inherited from gene purifi cation, gene deconstruction, gene improvement and gene recombination.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landscap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 villages in northern Guangx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genes is helpful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tection syste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Key words
landscape gene; gene identifi cation; translation and inheritance; Zhuang ethnic minorities in northern Guangxi
文章编号:1000-0283�2021�06-0032-08 DOI :10. 12193 / j. laing. 2021. 06. 0032. 005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21-03-31修回日期:2021-04-28
郑文俊
1979年生/男/湖北天门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民族乡土景观(桂林 541006)
田梦瑶
1997年生/女/山东济宁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风景旅游规划与景观管理(桂林 541006)
蒋思珩
1994年生/女/广西河池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桂林 541006)
��� ��� 蒋思珩
ZHENG Wenjun TIAN Mengyao JIANG Siheng
桂北山地壮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与谱系构建
Landscape Gene Identifi cation and Pedigree Construction of Zhuang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Mountainous Area of Northern Guangxi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桂北民族旅游村寨景观意象及其营造方法研究”(编号:2018GXNSFAA050068)
园林/2021年/第38卷/第6期
转译、变异等特性,以景观基因的形式剖析区域景观意象的外在表征和文化内涵,更便于总结其发展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景观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当前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景观基因识别、分类、提取和表达的理论方法体系构建[1-3];识别提取具有地方性和区域性的景观基因,并通过二维景观基因图谱构建对平面结构和肌理进行可视化分析[4-6];景观基因在村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认同构建、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实践应用[7-10]。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桂北山地传统壮族村寨景观基因的识别以及景观基因谱系的系统化研究少有论及,对社会进程中壮族景观基因的形成规律、外在表征与文化内涵缺乏讨论。
基于村寨规模以及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桂北山地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古壮寨、平安壮寨和金竹壮寨3个典型传统壮族村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选址于山地地区的壮族村寨景观基因的识别、提取和分类,构建桂北山地壮族景观基因谱系,旨在从景观基因的视角对壮族民族文化外在表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性研究,进一步丰富关于传统壮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村寨景观基因区系研究作出贡献。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桂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地形较多,可利用平地资源较少,在此情况下形成了独特的山地聚落景观。桂北地区是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大部分山地聚落长期保持较封闭的状态,村寨传统风貌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成为研究民族文化的珍贵活化石。地处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古壮寨、平安壮寨和金竹壮寨均位于龙脊梯田景区内,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基础,但旅游介入程度存在差异。选择发展状况各异的3个村寨进行研究,或可为未来传统少数民族村寨的规划和开发提供范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
景观基因是不同文化景观之间得以有所区别的本质,其形成、遗传和变异过程是自然和人文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某一聚落或某一特定区域的景观基因,需要从聚落景观形成的内因和外因进行观察和分析,如该聚落所处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背景等。通过前期对该区域各项因子的分析考量,研究对象的景观基因识别基本遵照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总体优势性以及局部唯一性4项
原则,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胡最总结完善的特征提取法[2],对研究区域的景观基因特征进行分类提取,得到选址布局基因、建筑技艺基因、景观环境基因、社会习俗基因和文化艺术基因5类景观基因类型,进一步解译各类基因的景观要素构成。
1.2.2 景观基因编码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景观基因信息库的构建需求,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结合的编码形式对景观基因进行文字符号化的处理[11]。根据基因的物质属性、基因的提取方法以及基因单体本身划分出“物质属性层—特征解构层—单体符号层”3个控制层,再根据村寨景观要素中的从属包含关系和合并相近类别的识别原则进一步划分出“大类—中类—小类—子类”4个标准层。大类标准层对标物质属性层中的景观属性,根据景观属性将景观基因划分为物质景观基因和非物质景观基因两大类;中类对标物质属性层中的景观基因组,是对物质和非物质景观基因大类的细分,以英文字母表为编码顺序,使用1位英文字母编码;小类对标特征解构层,是对每类景观基因组特征的进一步解构,在景观基因组编码的基础上细分为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三级编码;对标单体符号层的子类编码最终形式为“1位大写英文字母+若干位阿拉伯数字”,一些在子类层中没有细分的类级则使用数字0为数字代码(图1)。
2 桂北壮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
2.1 物质景观基因
2.1.1 选址布局基因
龙脊古壮寨、平安壮寨以及金竹壮寨背山面水,偏北侧的龙脊山与南侧的金竹山为越城岭西南麓的余脉,两翼突出的山脊或山脉作为护山,利于藏风聚气,金江河临寨而过,依托山形地势大体上构造出穿越式和临靠式2种水系形态,整体形成理想的“山环水抱”山水格局。
古壮寨、平安壮寨和金竹壮寨在整体布局形式上具有一定差异。古壮寨主要由廖、侯、潘3个氏族构成,其建筑也呈3部分组团式布局,而金竹寨和平安寨的氏族构成比较单
一,桂北山地壮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与谱系构建 郑文俊 等.
33
MOUNTAIN LANDSCAPE ��:����
筑整体分布
较为集中,呈团块式布局(图2)。受地形高差的,3个村寨的建筑沿路网呈山地型梳式排布(图3)。村寨的线性空间均以纵向的主要道路组织交通,支路依山就势呈蜿蜒,古壮寨的线性空间分布无明显向心性,平安壮寨竹壮寨的线性空间则沿纵向主干道横向自由蔓延,其中平寨的向心性网状特征较为明显(图4)。村寨的线性空间在面形式上比较丰富,基于道路两侧房屋地基高差的差异,其立面空间可大致分为前路后崖式、前后设路式、前坎后路种形态(图5)。
建筑技艺基因
(1)民居建筑。干栏式建筑是龙脊地区常见的壮族民居
建筑形式,地基干栏[12](图(图7)。传统
的生产空间,全封闭式的
用前堂后卧
香案及神龛
物间等分设
布局(图8)。
随着人们居住顶和歇山顶
称式重檐歇
a.��寨�组�����
b.平��寨�������
c.�竹�寨�������
a.�筑����形�
b.�筑��剖�形�
1. �����码��
2. �寨平���形�
3 2
34
35
园林/2021年/第38卷/第6期
a.前���a.�脚��居 a.六柱多��
b.前���b.�脚半�居
b.五柱��或多��
c.前���
b.横��由蔓�����性��
4
5
6
7
桂北山地壮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与谱系构建 郑文俊 等.
MOUNTAIN LANDSCAPE ��:����
竹笋,也是竹筒饭、竹枧、连筒等物品的原材料;茶树的种植使龙脊特古树茶成为当地特产业之一。
(2)水体景观。龙脊当地的水体景观包括水井、水渠等灌溉设施,以及竹枧、连筒、木枧等引水设施,还有太平清缸这类抗旱防火设施。优越的自然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山泉和发育的地表径流,充分解决了村寨的用水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寨民们在村寨各处建造水井并开挖水渠,龙脊地区壮寨的水井常与亭式建筑相结合,一方面亭子发挥着井罩的功能,另一方面亭下空间形成了可供停留的公共社交空间。竹枧、连筒和木枧均为山地常见的传统引水设施,太平清缸据说
是廖家寨廖光春老人请石匠以4块青石板制成,平面呈矩形,水缸四角嵌有装饰石柱,柱顶分别有一对青蛙及一对螃蟹的立
体雕饰,缸身上有碑文记载“太平清缸,同治壬申修治,武威
仁顺记立,孟冬吉日存沆”,现用于储水,以备抗旱防火之需。
(3)农业生产景观。梯田景观是龙脊地区壮族村寨最具代表性的农业生产景观,龙脊山和金竹山高耸险峻,但具有
黏性的覆土层和土层下方不透水的沉积岩使得梯田拥有较好
的保水性,雨热同期的天气条件也为梯田稻作的发展提供优
良的气候条件,形成良好的稻作习俗。由于梯田的道路系统
和灌溉系统较特殊,传统耕作活动全部依靠人力和畜力操作
8. ���栏�居平���
9. 平��寨�雨����
10. 凉亭���
11. 谷仓���
9
11
桂林建筑14
13
10
12
12. �锥房���
13. 寨门���
14. �鱼共首�腾
8
3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