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调查
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概述
赵玖香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走校企合作教育之路,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成为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主要阐述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历程,研究状况.
关键词:校企合作;发展历程
中途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知识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市场竞争加剧,高新技术出现和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创新主体受到巨大的压力,通过合作创新方式使外部资源内部化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和企业作为两个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它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互补性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成为重要选择。
高校与企业合作,无论从“人才—科研-产品—市场”的价值链,还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链看,都是关键环节。高校的优势在于人才、信息和技术储备,而企业则在市场、资金、管理以及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其实质就是通过合作发挥双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校企合作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建设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1]。因此回顾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在范围和深度上寻差距,为探索出使企业和高校资源合理利用并适合企业和高校良性互动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外校企合作发展历程
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思想的萌芽始于美国1862年通过的《莫里尔赠地法》,在法案中明确规定了受赠土地的大学,有义务要教育从事农业及机械业有关的就业员工相关的知识,同时该法案打破了传统的办学体制,支持创办农业和机械学院,为社会工业界提供技术人才,以满足当时美国社会农业和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1887年的《hatch法案》和1914年的《
史密斯杠杆法》通过由配合款的方式鼓励大学进行(与产业界有需要的)各种实验与应用研究(布朗,1985)。因此学术界与产业界一直有很好的互动。20世纪初,以辛辛那提大学在1906年同几家大企业合作培养27名技术学生为开端,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进入联合培养人才和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的阶段。企业与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在二战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界和企业界科研的支持力度,许多高校进入军事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研制的“曼哈顿计划”。美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因为战争而获得迅速发展,同时政府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发生明显地改变,人们开始相信校企合作不仅在战争时代发挥巨大作用,也能给促进和平时代的经济发展.
美国从二战后就推行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从“政府—企业-大学联合实验室"到“大学-工业合作中心”,直到建立10多个隶属于大学的研究和开发园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48年建立了“工业联络项目”,这个项目的主要目是在工业界和学院之间建立一种直接和互惠的联系。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利用校园土地首次在世界上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到1955年,斯坦福工业园区成为了“硅谷"中心地带,从此,斯坦福大学名声大振,成为世界上最富活力,最具特的私立大学。美国“硅谷”的崛起,标志着大学功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学作为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转化的重要基地,正接近和占据经济的核心和领导地位.斯
坦福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及硅谷的成功标志着美国校企合作发展成熟期的标
志.斯坦福大学校长特曼领导建立的斯坦福工业园,经历了19世纪的早期探索,20世纪50年代初的逐步成型,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正式建立。随着斯坦福大学工业园的创立,并成功的创造了“硅谷"经济奇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又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其特点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由大学与企业合作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以便在大学里造就一种工业的环境,通过研究和开发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美国著名的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这样分析大学与社会外部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大学——宗教团体的关系己成为历史的陈迹;大学--国家的关系也日益减少;展望未来,将产生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可见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二、国内校企合作发展历程
我国的校企合作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合作规模不断发展、合作内容不断深化、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种不断变化的特点也
反映出校企合作具有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的线索,将我国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20世纪50、60年代
我国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发展较晚,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组织的“两弹一星”的军工研制实验,通过实行校企合作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技方针指导下,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开始迈出了与企业合作的步伐。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当今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这种合作是非单纯经济指向的,其目标是为了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是为了打破“封锁",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其次,这种合作不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而是一个所有者部门之间的合作,几乎不存在利益冲突,不能完全按着市场需要来合作,只能根据国家调配计划。总体来说,我国的校企合作在这一时期发展比较缓慢。
(二)20世纪80年代
在20世纪80年代,校企合作得到真正重视并且广泛开展。从1978年开始酝酿的经济体制改
革,提出了科技面向经济,经济依靠科学的方针.同时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深刻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在1985年先后,党中央发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分别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战略方针。
自从同志提出“现代经济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后,校企合作,尤其是双方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过程转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引发了学术界对校企合作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实践上对校企合作有效形式的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清华同方驱动(三)20世纪90年代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校企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于1991年在上海成立。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中科院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宗旨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通过校企联合,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高校之间密切而又稳定的交流、合作制度,逐步形成校企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讨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和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以此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在此之后,我国的校企合作正式步入了正轨,迅猛发展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于1995年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而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被提出。“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被强调.
由此可知,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建立,加上鲜明的政策导向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企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使校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校企合作主要以市场拉动与科技驱动联合型,以科技成果转移为主。在这一时期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成长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北大
方正、清华同方、天大天财等,各地兴起了高新技术科技园,企业与高校之间密切稳定的交流合作,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四)21世纪至今
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说,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主要由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来造就,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培养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同样承担有重要的责任。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服务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校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本着自愿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广泛的合作。校企合作的特征是市场拉动,同盟结合,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型为主,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合作层次更加深入。
三、国外校企合作研究状况
国外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比较早。首先是创新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创新理论是校企合作理论的起源.熊彼得于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最早提出创新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 80 年代初期,罗斯伯格等人在研究中,提出了创新过程的三个特点:动态化、集合化和综合化;这些观点,把大学、研究机构纳入创新的主体范畴,与企业共同成为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奠定了校企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为校企合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接下来的研究更加广泛,涉及到校企合作创新的激励与障碍因素、校企合作的宏微观层面、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校企合作的种类,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微观层面上,学者吉本斯(1994) 通过对前人的总结,进一步提出了知识生产方式的两种模型:传统模型和现代模型。在达尔齐(1994)的一项调查中,82%的学者希望增加与产业界的联系,而产业界希望与学术界合作的只有52%,他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来自政府对大学进入技术创新过程下游的压力。
加勒特(1996)等为代表的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进行了研究,剖析不同制度环境下产学研合作的特征。吕思安(1996)的研究表明,企业为技术人员把时间用在合作研究
的执行方面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以及提供给这些人员所需资源时,企业高校之间的技术转移才会成功。
一些学者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研究.英国弗里曼教授 弗里曼 (1987)在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时指出,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体) ”.在这篇具有奠基意义的文献中,埃茨科威兹和雷德斯多夫 认为“大学和产业的触角己开始伸向了先前属于对方的领域”.如奈斯比特所说“当今,大学越来越更像是企业,而公司也越来越像是大学",这些都为更深入地研究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国内校企合作研究状况
2006年研究的视角从新制度经济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交易成本、合作机理等方面上升到了国家创新系统方面。祖廷勋等从新制度经济学层面对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和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丁厚德等学者研究了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指出校企的重要作用,使校企合作由转化功能、组织功能、实施功能,上升为具有战略功能,融国家目标和国家战略于校企合作中,确立我国校企合作的重要地位。
2007年,白庆华等分析现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遇到的瓶颈,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李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站在高校与企业互动的视角,研究产学研结合长效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陈理飞从三重螺旋模型理论的角度研究校企合作;蒋丹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李光红运用演化博弈基本理论和模型对校企间合作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影响系统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的重要因素,并对校企合作的内部化模式进行优化研究;吴晓研从高校与企业的知识需求与合作的价值分析出发,对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刘璇华从校企合作中组织间学习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