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文阅读
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诺贝尔奖 中国【考点解读】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
1.××词体现了新闻语言的什么特点?
2.××词能否删去(或替换)?
【技法点拨】
一、客观
(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新闻的写作,特别是消息的写作,一般多用中性词,少用褒贬词,以求通过客观叙述的事实去影响受众。
(2)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在表达诸如事实状态的指称、时间、处所、方位、范围、程度、过程、数量以及事实相互关系的领属、因果等要素时,主要用限制性定语、状语来表示,少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
(3)句子的陈述语调多于感叹语调。感叹句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陈述句则主要用于陈述事实,没有强烈的语气。
二、确切(准确、贴切、具体)
(1)在时间、空间、数量、程度等方面,表述要与事实高度吻合。
[例]“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2)概念明确、判断准确,防止夸张和“陌生化”的语言。
(3)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语言。
三、简练
以最干净利落的语句提供最实在、丰富的信息。多用短句、简单句,少用长句、复合句。
四、朴实
“报道事实”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故语言不追求表面的文采,要求具体可感、不抽象。
五、通俗
采用大众化语言,不用生僻字词,少用专业性术语、行业惯用语、方言、古汉语等;对专业性强的词要解释说明。
答题模板:
模板一:①解释该词的意思,再带词解释句子意思;②该词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特点。
模板二:①表态(一般回答“不能”);②定性,先解释词语本义(××词表示……意思),再带词解释句子(表明……);③若删去(或替换),句意有何改变;④××词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特点。
【真题演练】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
武永明
中国甘肃网4月22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年7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4月19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年度维加奖。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
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
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 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1877年。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维加奖每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01.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
【解答】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通常消息的导语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可依据导语进行概括。本则消息导语是“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
出的贡献,1954年7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4月19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年度维加奖”,据此可概括为: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
0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唯一”是“只有一个”的意思,“首位”是“第一位”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强调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具有里程碑意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姚檀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体会它对表现人(事)物特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唯一”意思是“只有一个”,“首位”意思是“第一位”,这两个词语表现了姚檀栋取得的成就之大、地位之高,表达了对姚檀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可据此回答。
0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
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可从附近的上下文寻答案。由下文“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的语句可得出答案: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0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最后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即“地理学诺贝尔奖”﹣﹣维加奖的设立情况,为这则消息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容,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解答】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题要结合新闻的结构来考虑,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最后一段写了维加奖成立和发展的过程,是消息的背景部分,增加了消息的知识性、趣味性。
(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莫言成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
①2012年10月12日齐鲁晚报综合新华社电 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为期一周的诺贝尔颁奖的文化高点。
②自1901年以来,共有104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过去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垄断。出版商此前认为,莫言是三名有望打破这一局面的作家之一。
③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说法,1955年出生在中国山东高密的莫言居住在中国。获奖词里面评价,“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④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⑥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谈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⑦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莫言的作品像《红高粱》等都被瑞典文坛看重,而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的作品《生死疲劳》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
01.莫言获奖的时间是 2012年10月11日 ,这则消息发出的时间是 2012年10月12日 ,这体现了消息的 时效性 特点。
【解答】第一空,由“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可得出答案:2012年10月11日。第二空,由“2012年10月12日齐鲁晚报综合新华社电”可得出答案:2012年10月12日。第三空,消息具有及时性(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的特点。结合前两空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写“时效性”。
02.从第①②两段来看,莫言获奖的意义在于 是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打破了过去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垄断的局面 。
【解答】此题已明确答案所在区域是第①②段,由“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过去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垄断。出版商此前认为,莫言是三名有望打破这一局面的作家之一”可概括作答。
03.消息的主体部分按照内容的 重要 程度,依次介绍了打破欧洲作家垄断、 莫言作品的评价 、 莫言的简介 、 莫言的代表作 。
【解答】第②段介绍的是莫言的作品打破欧洲作家垄断,第③至⑤段是对莫言作品的评价,第⑥段对莫言进行简要介绍,第⑦段介绍莫言的代表作品。这几部分是按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的。
04.从主体部分来看,莫言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的理由是 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 ,代表作中流传最广的是 《红高粱家族》 。
【解答】第一空,由“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可得出答案。第二空,由“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可见,《红高粱家族》流传最广。
0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莫言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寻根文学作家。
B.莫言的作品富有想象力和幽默感。
C.莫言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坛的最高成就。
D.莫言获奖可以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解答】ABD.正确;C.有误,此项于文无据。故选:C。
(三)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①美联社罗马2001年12月22日电 再见啦,卡拉瓦乔。再见啦,贝尔尼尼。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但是,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已经没有了著名艺术家的位置。
②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钞票上的弗洛伊德。再见了,塞尚和你的苹果。再见了,和亚历山大大帝。
③在欧洲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告别:法郎、马克、里拉、先令、盾、埃斯库多和比塞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