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风险控制(精选多篇)
如何加强风险控制(精选多篇)
第一篇:如何加强风险控制
如何加强风险控制
各位领导、同事:
首先非常感谢上级领导组织安排的这样一个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我在平时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有所裨益,在如何加强风险控制上,我想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用风险
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贷款调查不到位,流于形式。目前,信贷审查和信用评级主要依靠村委和农户,但村委会和其成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难免掺杂一些人情关系等成分,使资信评估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2、办理贷款手续时审查失误,造成责任落空。有些信贷员在办理农户贷款手续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只凭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印章办理手续。表面上看似乎手续严密、完善,实际上农户贷款证一旦转借他人、被他人盗取、骗取,就形成冒名顶款。
3、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管理滞后。一方面农户贷款额度小、对象广、分布散,行业杂,而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力量不够,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到期清收。另一方面,有的信贷人员存在重企业轻农户的模糊认识,认为农户贷款是人在帐不烂,所以农户贷款逾期也不及时催收,加之管理部门对农户贷款贷后检查不到位,有的信贷员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千元或万余元,因此造成贷款逾期不闻不问,借款农户下落不明,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
4、信贷人员职业道德较差。有些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假冒贷款,甚至与贷款户恶意串通骗取贷款、违章贷款等,使信贷风险有增无减。
给宝宝起名字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有:
1、落实责任,强化贷后检查制度。贷后检查是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回收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分清人为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地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回收率。
2、加强农信社员工的素质建设,把不良贷款风险降到最低。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农村信用社一些员工自身素质差是造成不良贷款产生的首要原因。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积极向上的信合队伍。
如何隐藏图标3,建立信贷公示制度,加强对农户贷款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众在农户信用评级、信贷投向、跟踪管理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推行农户贷款公示制度,将贷款农户的姓名,贷款金额、用途、担保人等进行张贴公示,对有改变用途,冒名贷款,多头贷款的,众可以举报,从而将信贷资金运行置于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同时,对到期催收不还贷款的农户可采取在黑板报上抄报名单或通过广播、电视公告;对有钱不还,故意拖欠、有意逃废贷款债务的农户,要采取法律手段强制催收,并将其公开曝光,让其受到经济和法律的双重制裁,做到制裁一个,影响一片,教育一方。对恪守信用,到期主动归还
童装怎么拿货贷款的农户可发给《信用证》,并在贷款的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以提高贷款农户的信用观念,防范贷款风险。
4,健全信用社内控机制,强化贷前调查工作。贷前调查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的一向重要制度,是加强和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的关键。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前必须严把调查关。
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应对农户的家庭人口、承包面积,劳力、家庭年收入、支出、资信状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农户评级结果达成一致后,由评信小组成员签名确认,明确责任,并联责清收,对农户评信结果应在村公务栏进行公示,接受众监督。
5,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严把贷时审查关。从基层农村信用社到县级联社,必须配备强有力的信贷审批班子,严格实行贷款分级审批制度,提高信贷审批实力,规范信贷审批行为,明确分级审批权限,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避免审贷流于形式。继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强化内控建设,消除风险管理的漏洞。在强化信贷员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主任的责任,严格贷款审批手续,落实借款人,担保人与信贷员三见面制度,核实借款人和担保人的真实性,确保借款手续合规有效。
二、道德风险
比如某些农信社管理人员违规经营,盲目扩大规模,为取得虚假业绩,造成内部经营管理混乱;信贷人员违反信贷规章制度,随意超越权限,大量发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造成重大资金损失;会计、出纳人员肆意篡改账目,或伪造存单、汇票等侵吞储户存款和客户资金;计算机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主机和网络工作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采取非法进入、非法修改和非法索取等方式导致资产流失或资金严重损失等所造成的风险。
在这方面:
1、建立举报制度。举报制度对银行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领导的日常行为构成监督。
关闭自动更新2、加强约束机制。通过设置机构和岗位、明确各机构和岗位的职责、科学地制定业务操作程序、合理地进行工作分工,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在银行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相互制约,防止个别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建立严格、科学的业务操作规程,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设置必要的职责分离可以形成有效的制约。
3、加强激励机制。通过对员工工资、福利、安全保障、晋升提级等制定科学的方案,给员
初中班主任总结工公正、合理的待遇,促使他们积极工作,维护银行利益的机制。
4、加强处罚机制。通过设置专门负责对错误、过失行为进行处罚的机构和岗位,颁布各种处罚的制度依据,制定处罚标准,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银行规章制度的行为和个人,给予恰当的处罚。
三、操作风险
首先是业务操作引起的风险。一些员工缺乏风险意识,有章不循,麻痹大意,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二是规范化执行不到位引起的风险,三是责任事故引起的风险;其次是制度设计引起的操作风险。内控制度不完善是目前农信社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明显陈旧的规章制度或操作程序未能与业务发展、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保持同步,有些制度不够细化,不易于操作,在这方面:
农信社信息化水平低,条件许可的话要适时升级风险管控系统。
1、建立和完善系统缜密的制度规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内控制度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并提高制
度执行力。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做到银行与客户分离,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即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
2、倡导和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切实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为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奠定基础。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员工依法办事、合规操作意识。
3、坚持和完善强制休假和岗位轮换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轮岗和岗位交流。
四、流动性风险
即银行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产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从总量上来看,农信社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受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储蓄存款增速下降,资金来源不足。由于相对缺乏低成本的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农信社普遍感到手头紧张,存贷比居高不下,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从结构上来看,农信社资产质量仍不理想,信贷资产结构仍不合理。
在这方面:
1、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包括预测风险警情、确定风险警况、探寻风险警源,即通过对风险警情指标的预测,银行可以大体评估未来经营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状况,确定风险警况。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线索,排除警情,使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建立定期的流动性分析制度,包括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来源分析和流动性储备设计,同时还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2、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农村信用社要强化资本概念,强化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一定的资本充足率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是进行资产规模扩张的安全依据,是对社会负债规模的“警戒线”。资本作为抵补风险损失的最后手段,对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很好的英文五、声誉风险
是指银行遭遇声誉危机,直接损害银行的信誉,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危及银行的生存所带来的风险。
声誉往往决定了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如果缺乏公众的信任,银行的运营将困难重重。有的银农信社在面临重大问题时,缺乏与公众的沟通,在公众质询面前刻意遮掩,反而会欲盖弥彰。
在这方面:
将声誉风险纳入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主动接受舆论监督,为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