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黄河十年行之九——大河为城市“排毒”
2015黄河十年行之九——大河为城市“排毒”
2015黄河十年行之九——大河为城市“排毒”
(汪永晨 孙琳)
2015年9月2日,黄河十年行从宁夏的中卫出发,经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到达兰州。
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冰川冻土》杂志副主编沈永平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和前几年一年,沈永平和我们谈的最多的还是冻土的融化。他说,为什么大江大河的源头现在很多河流都干涸了,有冰川的消融蒸发量越来越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冻土的融化。在青藏高原,冰川有十万平方公里,而冰土有100多万公里。整个青藏高原冻土的变化,造成了长源冰川的退缩和黄河源湿地的委缩。而青藏高原有生态放大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受到的影响高于其他地方两到三倍。
青藏高原的湖泊远远多于其他地方。过去在黄河源打井,两米多就能打到水,现在十几米都打不上来。
沈永平说,冻土就是一个隔板,上面每年化,隔板下面为地球留下丰富的淡水资源。如果没有高原冻土的存在,你就不会看到如此宁静美丽的水泽和湿地,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公平的。就像世界沙漠之下有丰富的石油,其实,多年冻土的存在才造就了大江大河,才有了“中华水塔”的美誉。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湿地、草原和湖泊,大地景观才如此绚丽。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甘肃、青海和四川3省结合部气候日趋干旱、地表径流急剧减少、植被破坏、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致使草地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大为降低[3-5]。而此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同时又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湿地所释放的CH4以及CO2可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该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进行研究,不仅 是一个地区性的实际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全球变化的科学问题。
2012年黄河十年行在青海省气候局采访过气象学专家李林。据李林介绍,青海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黄河河源的形势要比其它两江严峻。原因有四:
一、黄河一半的水量靠兰州以上补给,因此江源的变化对黄河的影响最大。
二、黄河上游降水依靠东亚季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到达阿青山以后,由于山体抬升气流,形成山前降雨。而降雨量每年都在减少,黄河在玛曲的黄河第一拐的流速十年间降低了15.6立方米/每秒。而长江依靠的是高原季风,来自印度洋的高原季风这些年呈偏强趋势,降水有所增加。
三、黄河流域蒸发量增大,十年间的平均蒸发量增加了9.6毫米。就是说放上一个平盘的水,每年多蒸发9.6毫米,那么整个江源地区增加的蒸发量就非常大了。
四、气候变暖冻土层融化,李林介绍说,三江源地区降水量比较大地区很少,降水量在300以下的干旱区很多,冻土层是天然的隔水层,由于永冻层的存在使得降水量很小的江源地区发育了大量的湿地,随着冻土层逐渐溶解,渗水层变厚,表层植被因为湿地性质改变而退化植被涵养作用减弱,对河流发育造成进一步不利影响。
李林说,现在三江源的冰川退缩也很严重,但是对黄河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黄河水只有1%靠冰川融水补给,而长江25%靠冰川融水,由于气候变暖,长江江源冰川融化加速,导致来水量增多,但这其实是个令人堪忧的现象,因为冰川融化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水量拐点。
2010年走进黄河源区
走在黄河源区2010
2012黄河源头在约古宗列
2009我到黄河源头是这样的,一年的变化
2012年,沈永特意从兰州赶来来接受黄河十年行的采访。那次沈永平表示,冰川消融是令人担忧的新现象——自从第一次冰川编目之后到2008年, 全国已经有5797条冰川消失了。三江源区大约有130余条冰川消失;87条冰川分裂为191条新冰川。三江源地区冰川面积总的变化在8-~25% 。沈永平分析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江源区气温以0.02℃·a-1
增温率持续上升;加之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强, 导致冻土呈区域性退化状态, 尤其是东部和环湖区冻土退化速度比西部更明显。冻土下界普遍上升50~80 m;最大季节冻深减少了0.12 m。冻土退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大片连续状分布逐渐变为岛状、 斑状,多年冻土层变薄,冻土面积缩小, 部分多年冻土岛完全消融变为季节冻土。沈永平总结说,总之,气候待续转暖是造成本区多年冻土区域性退化的根本原因。
2012年,青海气象局的另一位气象学家戴升高工高兴我们说,2012年走黄河看到的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由于今年黄河源流降雨丰沛,黄河今年是少有的丰水年,上游的唐乃亥水文站7、8两个月达到56年有检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两位专家都和我们强调了2012年黄河来水大大高于往年,兰州段高了往年3米多。源区也是1989年以来水最大的年份,要多出三成。不过两位专家对这样的现象并不乐观。他们说,冰川的永冻层要是都化了,以后水还从哪来。那次我说,我们政府的代表在国际谈判中,受到最多的质疑是中国现在成了世界碳排放大国。可是我们的江源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大却少有人知道或谈及。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气象局的领导说这要保密,不能让外国人知道。我问为什么要保密,他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他们知道了谁知道他们会干什么?这个话题,我们路上的大巴课堂上要讨论一下,气候变化对我们青藏高源水源的影响要保密吗?
气候变化在中国的水塔青藏高原到底影响有多大,黄河十年行将要用记者们的眼光和专家们的分析一起观察与记录。
沈永平讲冰川冻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013年8月2日在兰州,“黄河十年行”出发前,我们又一次采访了中科院寒区与旱区环境研究所的沈永平研究员。他向我们介绍关于冻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原来我们中不少人都想当然认为,冰川是黄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但事实上冰川只占了1%,更多的是湿地和降雨。而冻土层沈永平说:就像隔板一样,使得降水可以留存在地表,形成径流,滋润湿地和草场。而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冻土层退化,"隔板"被破坏了,地下水位下降,草场和湿地都会随之退化。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青藏高原脆弱的环境受气候变化干扰尤为严重,地球上其他地区普遍升温0.5度,青藏高原温度已经升高了1.2度。在2000年时,观测到升温大约影响到了地下15米的冻土层,而现在这个影响范围达到了地下40米。
沈永平研究员说:青藏高原的冻土是千万年来地质过程形成的,一旦破坏掉,在我们及之后几代的有生之年都无法恢复原状。冰川和冻土的融化,短时间内会增加水量引发洪水。但这无异杀鸡取卵,在未来几十年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兰州是我国西北的重要工业基地,历经“一五”规划、“三线”建设,特别是搭上西部大开发的快车后,已经成为辐射带动西部工业的龙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