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内容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内容
2004-01-14  作者(来源):[暂无]
说明:
1.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初赛(分赛区竞赛)和决赛(冬令营)两个阶段,加上冬令营后的国家队选手选拔赛三个阶段。本基本内容体现了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水平,是试题命题的依据。国家队选手选拔赛需根据当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备题确定,本基本内容不涉及。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内容。初赛内容在原理知识上大至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中化学教材的水平一致,但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等作适当补充,一般来说,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初赛要求的描述性化学知识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大纲一级水平为准,该大纲的二、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3.决赛基本内容是在初赛基本内容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描述性化学知识原则上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二级大纲知识水平为度,该大纲的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4.重视化学知识与非化学知识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但对数学、物理知识的要求不超过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5.本基本内容若有必要作出调整,在2001年8月中旬通告。
初赛基本内容
全国知名高中1.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应用。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分析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气体溶解度。分压定律。
3.溶液浓度、固体溶解及其计算。溶液配制(根据对浓度的精确度要求选择仪器)。重结晶法提纯的量的估算。洗涤操作中洗涤液的选择和洗涤方式的选择。溶剂(包括混合溶剂)与溶质的相似相溶规律。
4.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被测物、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滴定分析结果计算。滴定曲线与突越概念(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越影响的定性关系。不要求滴定曲线定量计算)。pH计算和常用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作为标准溶液的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可能空间状态。用s、p、d等来表示基态结构(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不要求对能级交错、排布规律作解释;不要求量子数、波函数图像)。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及(泡林)电负性一般概念。
6.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系--主族与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一般变化规律;s、d、ds、p、f区的概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第一系列)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和形式电荷。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共价键[p-p π键、(s-s、s-p、p-p)σ键和p-p大π键]形成条件、键能、键角、饱和性与方向性。共轭(或离域)的一般概念。
8.配合物:络合物(配合物)与络离子(配离子)的基本概念。重要而常见的络离子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位离子(水、羟基、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NO、CO等)、重要而常见的络合剂及其重要而常见的络合反应。络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的定性说明(不要求用计算说明)。配合物空间结构和几何异构现象基本概念。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基本概念。不要求记忆磁矩计算公式。不要求晶体场、配位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9.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能的数量级(不要求分解为取向力、诱导力、散力)。氢键。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键能。氢键与物理性质关系。
10.晶体结构:晶胞的基本概念。晶胞原子坐标基本概念。晶胞中原子数目或分子数目的计算及与化学式的关系。素晶胞与复晶胞(体心、面心和底心)的基本概念。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晶胞的选定、晶系概念、几种典型的二元离子晶体。
11.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基本概念。酸碱平衡常数大小与酸碱强度的定性关系。溶度积的基本概念。利用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电中性、物料平衡计算、不要求质子条件的计算。
12.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配平。
13.电化学: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反应的书写和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及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以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池符号和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的基本概念。常见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的影响的定性说明(不要求Nernst方程、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14.元素化学知识达到国际竞赛一级知识水平。二、三级知识不要求记忆。
15.有机化学知识达到国际竞赛一级知识水平。二、三级知识不要求记忆。
决赛基本内容
1.原子结构在初赛基础上增加四个量子数和原子轨道波函数(加上角度分布图像与s、p、d轨道图像名称)。
2.分子结构在初赛内容基础上增加分子轨道基本概念。键级的概念。分子轨道理论对氧的顺磁性的解释。不要求记忆分子轨道能级图。
3.晶体结构:结构基元与点阵的基本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与点阵的基本概念、14种点阵类型、密堆积(A1、A2、A3和A4型)与堆积填隙模型。
4.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焓、自由能和熵的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以及有关计算。自由能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赫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赫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热化学循环。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与非标态--压力对分解温度的影响)。
5.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反应级数的概念。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的积分式)的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推断年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其有关计算(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的计算等)。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的一般概念。用稳态近似推求速率方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的本质。不要求反应速率的微商表达式以及涉及积分的计算。
6.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基本概念。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7.Nernst方程有关计算。利用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值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8.配合物的化学键的杂化轨道理论。络离子的杂化轨道模型(平面四边形配位、四面体形配位和八面体形配位)。单电子磁矩与杂化类型的关系。杂化轨道与立体结构。配合物的异构问题(包括顺反异构和光学异构)。有关络合反应中平衡常数的计算。螯合物一般概念。
9.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一、二级水平。
10.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11.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一、二级水平。有机合成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一、二级知识水平。不要求四谱。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不要求有机反应历程。
12.氨基酸与肽键的基本概念。不要求生物化学(如20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DNA、RNA的碱基结构、名称、配对;光合、代谢等)。
13.简单有机物的IUPAC命名(不要求记忆环中原子的序号)。
14.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的基本概念。顺反异构、手性异构(R-、S-的判断)。
15.利用无机和有机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推断(不要求特殊试剂及反应)。
16.有机制备及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包括抽滤)、洗涤、蒸发浓缩、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值、温度、颜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与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紧急处理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与干燥。实验工作面的安排与整理。原始数据的纪录。
17.常规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滴定曲线与突越概念(定性与定量关系,绘制滴定曲线)。
怎们准备竞赛
昨天给高一学生上了一天竞赛辅导课,回到家又反思了这几年抓竞赛的一些体会,我想给正在准备竞赛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怎样准备竞赛?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没有包治百病的方子。要根据各人的情况制定计划。我认为,如下几个条件是必须的:至少要有充分的实力学好其他各门功课之余有时间再课外学习比中学课堂上更多的化学。如果其他功课很吃力,高考水平不能保证,只攻化学,不及其余,我认为你将来肯定要吃亏的,千万不要这样做。
化学竞赛是分层次的。
每年5月份陕西省的竞赛是陕西省化学会命题的,高中内容占70%,高出高中要求的内容占30%
每年9月举行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是中国化学会命题的。试题内容的知识水平(指用于理解试题给出的信息,加工这些信息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决不是指试题题面的内容)不会超过中国化学会下发的竞赛大纲初赛的水平。您如果只想参加初赛,不准备在初赛获胜后继续参
加省里进行的参加冬令营(决赛)的选拔赛,你只要在业余时间掌握初赛大纲的内容就可以了。如果充分研究大纲,有良好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再拿些过去几年的初赛试卷研究研究,再加上适当的练习,你必定能够在初赛里取得好成绩。
如果你的目标定为冲击冬令营,你就应该把中国化学会下发的初赛大纲和决赛大纲都研究透了,而且很好地把握以往决赛试题。还应该早日进行实验训练。但是,我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究竟在何时达到何种水平?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我的看法是:按部就班。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恰当安排时间。例如,初赛能取得一等奖,你就可以获得高考10分的加分了,如果你能进入省前几名,就能入选省队参加冬令营了,冬令营若能优胜,到国家队选手选拔赛,还有2个月,此时,你的入学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定有一个国内知名大学录取你了),你可以集中精力准备参加第三论搏杀,此前的理论学习过分超前,如果处理不当,恐怕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会得不偿失的。
但是我们大部分同学的目标可能都是取得省级一等奖,取得高考10分的加分,我觉得搞竞赛不能只寄希望于老师辅导课上讲的内容,一定要安排好时间进行自学,一般在高一阶段最好能学完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可以将自学和做题相结合,可选择历届高考题进行训练,
最好取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高二对照竞赛大纲学生高出高中要求的内容,最好结合历届初赛试题进行。当然大家也不能完全功利地看待化学竞赛,把参加化学竞赛的目标定为为了保送上大学,上大学能不能保送哪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化学竞赛中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是全方位的,但是必须建立在你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加任何学科的竞赛对将来你进入大学的学习都是有深远影响的。而最近几年高考能力试题的解题思路也较多地借鉴了竞赛试题,甚至将有的竞赛试题改编成了高考题,因为不管是哪个层次的考试,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是相通的。我带过的一个学生将Chemistry这样理解Chem(化学)  is  try;我觉得他理解了化学的精髓,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我们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通常是先根据已有知识和理论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是否合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