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技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记叙文写作技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青蛙长期在水里会淹死吗
红花需要绿叶衬,烘云托月出彩来
训练目标:通过学习能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作
训练重点:
1、通过训练,学生能了解正面描写的作用,掌握正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2、通过训练,学生能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掌握侧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训练难点:
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正面描写为主,不宜正面描写的,用侧面描写加以渲染烘托。
课时安排: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我们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课堂上严肃的气氛,韩麦尔先生悲痛的神情,都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印象深刻,让我们深感共鸣,悲痛欲绝。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呢?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作者运用了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尤其运用了细节描写。
师:好的“描写”使文章内容生动而不空泛。正如有一位科学家,他一辈子都在研究青蛙,可是晚年他很后悔地说道:“我当初错了,我不该研究青蛙,我应该研究它的一只眼睛。”这“眼睛”,就是细节,就是描写。
师:我们怎样用好描写这种方式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理解这个问题。(出示课件1)
①他的脸上布满皱纹。 他很老,脸上似乎布满了尿素麻袋。
②她的嘴唇红红的,看得出她往那儿涂过很多廉价的化妆品……好像刚吸过血一样。
③外婆刚进门,我便哭着问:“隔壁胖婶说我妈死了,是真的吗?”外婆说:“别听她胡说,你妈还活着,到外地出差去了。”
④外婆来了,像挑了千斤的担子,一步一晃。我赶忙扑上去告诉外婆:“二婶说我妈妈不在了……”
外婆一下站直了,气得不行,小声嚷着:“谁说的,由得她红口白牙咒人,活着,活着,一千一万个活着。”她蹲下来摸着我冻红的手,哄着我说:“孩子,别听她的!你妈妈出远门去了,我刚才还托前庄上你姨夫给她捎了几个钱去……”说着,她把头扭了过去。
师生讨论后明确:例①、②的描写不合理,例③和④两段对话的内容都差不多,但③只写了对话的内容,显得呆板,而④不仅写了对话的内容,还在对话中穿插了说话人的神态和必要的动作,使人物活灵活现了。
师:例④采用的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呢?
生:正面描写。
人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写人呢?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刻画人物,主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如《一面》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多
次描写,《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等。
(出示课件2)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衬托,使人物更形象,更鲜明。常用的侧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景衬人,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或渲染人物心理;一是以人衬人,就是通过其他人的反映,从侧面来衬托主要人物,如《陌上桑》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所倾倒的描写即是此法。又可分为正衬(用好的衬托出更好的)和反衬(用坏的衬好的或用好的衬坏的)两种。
(出示课件3)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
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二、例文导学
前面我们刚学过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这篇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就很典型,文中正面描写老英雄的外貌、肖像、语言心理动作,同时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老英雄的人物美。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地方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后明确。
正面描写有:
1、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的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外貌描写,突出老头子的精明能干,敏锐机智)
2、老头子没听见,拼命的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语言描写,体现老头子过于自信的性格特征)
3、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心理描写,逼真表现出老头子过于自尊,爱憎分明的感情)
师总结:以上这些描写属于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但是文中还有侧面描写的地方,以物衬人,写有关的景或物,来达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是在哪里,怎么写的呢?
学生讨论后出文中有三段景物描写。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师生共同讨论,明确这段景物描写属于侧面描写,既表现出老英雄的神奇,又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
2、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
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侧面表现出老英雄的功劳和神奇。)
3、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烘托出老头子痛打敌人时内心的轻松、愉悦之情。)
三、要点点拨
1、怎样处理描写
(1)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
文章离不开人物,人物要有性格(即常说的人物形象),而性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的行为,所以动作行为描写是描写人物最常用的方法。怎样才能把动作行为写得具体、生动、传神?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雪地捕鸟”那一片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里“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把捕鸟的动作一一分解开来,形象生动,让我们一看就明白捕鸟的过程或方法是怎么一回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