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第三单元 中国特社会主...
第三单元 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梳理
考点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背景
(1)政治:“文化大革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2)思想:①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1978年12月,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3)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内容
(1)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考点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
1978年底开始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概况
(1)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形式)
(2)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特点
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
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
(1)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企业和职工的“大锅饭”思想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
提出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内容
(1)改革所有制结构: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意义
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考点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考点4 对外开放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起步——
经济特区
的建立
概况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代表——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
作用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扩大
(1)1984年,我国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5)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6)随后几年,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新阶段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
作用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考点5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理论
理论
形成
过程
(1)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1992年,到南方视察,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5)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意义
(1)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成功开创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奠定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三个代
表”重要
思想
地位
中共十六大(2002年)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核心
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
展观
地位
中共十八大(2012年)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内容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
地位
中共十九大(2017年)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九大报告的内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意义
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2.中国梦
20大召开几天
中国梦宏
伟蓝图
提出
2012年,习近平
内涵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依靠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两个一
百年”奋
斗目标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概况
(1)对内: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对外: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意义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开启新征程
背景
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会议
总结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 历史经验的决议》(“十个坚持”)
目标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能冲刺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时间轴呈现历史发展脉络。以下关于某一主题的时间轴中处应为(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时间轴的解读。
【解答】由时间轴中处的时间“1978年”可知,这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有关。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ACD三项与处的时间不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