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
课后作业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下面的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按要求写一写。
1. 比喻历经磨难,依然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2. 比喻保持高尚节操,清白无污。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作者高尚的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不要人夸好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事物被诗人赋予了人的品格或志向,请查阅资料,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莲: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2)菊: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雪化时。
(4)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得梅花扑鼻香。
二、读《那个星期天》一文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回答问题。
开头: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昏暗下去。
结尾: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这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以“我的心愿”为题作文,我也会这样开头和结尾。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面的外貌描写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填一填。
1.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段外貌描写,突出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从这段外貌描写中,我体会到老班长是一个公益广告用语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我的妈妈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我也能用几句外貌描写来突出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要求写一写。
龙一鸣在全市读书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电视台临时来采访,让龙一鸣发表获奖感言。如果你是龙一鸣,请你先打个“腹稿”准备讲如下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打算把第_____条多讲几句。
五、我会补充俗语。
1.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些天,关于稀土的话题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那么稀土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稀土是一组典型的金属元素,是无数高精尖产业必备的原料,因为储量稀少,提炼和加工难度大,而且没有替代品,所以极其珍贵。是谁掌握了这关键的资源呢?答案是——中国!说到中国的稀土,我们必须感谢一位国际著名的化学家,他就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②1920年11月,徐光宪出生在浙江绍兴。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律师,母亲陈氏教子甚严,自幼告诫他:“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后来,父亲病逝,他经历了家道中落、流落异乡的人生曲折,仍然勤奋好学。即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无论如何辗转,他从未放弃学业。
③大学毕业一年后,徐光宪借钱自费到美国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当时,摆在徐光宪面前的,是一条通往科学高峰的大道,他在美国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为了参与新中国建设,1951年,徐光宪和妻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他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④1972年,52岁的徐光宪踏入稀土研究领域。这是他回国后,第三次因为国家需要改变自
己的研究方向。当时,稀土分离工艺作为高度保密的尖端技术,被牢牢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有巨大的稀土资源,却不得不低价出口稀土,再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从国外购进深加工的稀土产品。“再难也要上!”徐光宪没有丝毫犹豫,“我们做科研的有一个信念,就是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不跟外国人跑,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是徐光宪的科研之道。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外国人都没做成的方法,中国人能成功吗?徐光宪对自己有信心。为此,他付出了百倍的辛劳:住实验室、啃干面包,在北京和出产稀土的包头矿山之间来回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整整三年之后,徐光宪和他的团队终于取得突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