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
课后作业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读《那个星期天》一文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回答问题。
开头: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昏暗下去。
结尾: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这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以“我的心愿”为题作文,我也会这样开头和结尾。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的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按要求写一写。
1.比喻保持高尚节操,清白无污。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历经磨难,依然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3.比喻作者高尚的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不要人夸好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益广告用语___。
4.下面的事物被诗人赋予了人的品格或志向,请查阅资料,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菊: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3)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得梅花扑鼻香。
(4)松: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雪化时。
三、下面的外貌描写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填一填。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从这段外貌描写中,我体会到老班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段外貌描写,突出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我的妈妈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我也能用几句外貌描写来突出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补充俗语。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要求写一写。
龙一鸣在全市读书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电视台临时来采访,让龙一鸣发表获奖感言。如果你是龙一鸣,请你先打个“腹稿”准备讲如下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打算把第_____条多讲几句。
六、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乙)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哭着从街上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1.(甲)文中的“被难日”是什么意思?请在(乙)文中出相应的词句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哪句话与(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相照应?请在甲文中画上横线。
3.(乙)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母亲的表现。我们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将括号里正确的选项打上“√”。
我们在朗读甲、乙两段时,情感基调应该是(A.愤怒 B.悲伤 C.急切)的,语速不能(A.轻快 B.适中 C.缓慢),语气要(A.高亢 B.平静 C.低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