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作计划
绩效工作计划汇编八篇
绩效工作计划 篇1
战略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对部门和员工分出高下,这只是面向过去的绩效评估方式,整个绩效管理体系最终的目的是面向将来的,更着重于绩效进一步的提高。通过绩效评估,出对企业绩效起阻碍作用的绩效因素,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病因,从而到根治企业病因的方法。一般来说,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员工知识。
员工的知识指员工掌握工作相关知识的程度,包括员工的操作知识、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与制度、工作经验等等。
(2)员工技能。
员工技能指员工掌握工作中用的相关技能的程度,包括通用技能、管理技能、专业技能等。
(3)员工态度。
员工态度指员工对待工作与绩效的态度,如主动性、诚信、投入等等。
(4)外部障碍。
外部障碍指员工本人之外影响绩效的因素,如工作环境、工作难度、管理机制等等。
在绩效评估完成后,管理者要对影响绩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管理者需要出可能妨碍被考核者实现各方面绩效目标的问题所在,即发现绩效差的征
工作绩效改进计划和原因。管理者可以运用绩效诊断箱对下属员工绩效进行诊断。
(1)有做这方面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吗?
(2)有应用知识和经验的相关技能吗?
(3)有正确的态度和自信心吗?
(4)有不可控的外部障碍吗?
绩效工作计划 篇2
第一步 搭建考核体系 计划用时3个月:5月――7月。
研发部员工按照工作类型可分为项目工作和非项目工作两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项目组和工程组工作。两类工作考核方式稍有不同。
a)推广实行研发项目管理和工作日志管理。通过项目管理实现工作任务分解,明确项目工作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间、质量标准等。同时,结合工作日志管理实现员工工作记录,确保员工工作过程、结果公开、透明,实现考核数据记录真实、全面,进而实现考核量化。计划用时2个月;5月――6月。
b)单独承担项目工作的员工考核按照项目管理考核方式,采用项目经理评价。单独承担非项目工作的员工考核以部门经理评价为主,综合周边绩效评价。交叉承担项目工作和非项目工作的员工考核以部门经理评价为主,参照项目经理评价及周边绩效评价。
c)考核周期之初,员工制定个人绩效计划,包括项目工作计划和非项目工作计划。项目工作计划来源于各个项目工作任务的分解,以项目考核为主。非项目工作计划来源于工程组
日常工作任务,非项目工作考核将以量化的考核指标为主,行政人事部将深入了解各岗位非项目各项工作特点,提取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明确各指标考核责任人、数据来源、考核标准等。计划用时2个月:5月――6月。
d)行政人事部负责协助研发部建立和推广项目管理和工作日志管理,通过项目计划,实现对研发资源合理分配。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使项目任务明确到人。对项目过程实施监控,使研发工作透明。同时,注重管理过程中上级对工作任务及时跟踪,员工对工作任务及时反馈,形成上下级之间沟通、反馈机制和习惯。计划用时2个月:6月――7月。
第二步 正式实施考核 计划用时3个月:8月――10月。
用制度明确考核体系,让考核和员工绩效工资挂钩。
a)制定研发部门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流程及约束激励机制。计划用时1个月:8月。
b)制度培训、推行及各种疑问、冲突、申诉等问题处理。计划用时2个月;9月――10月。
第三步 考核体系优化 计划用时2个月:11月―12月
实现“四化”,即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流程,固化考核制度。
a)根据项目任务特点,员工岗位职责,深入量化考核指标。包括项目工作和非项目工作。
b)参照、分析历史数据,细化考核标准。
c)全面审核考核运行状况,优化考核流程。
d)面向业绩提升,进一步调整、固化考核制度。
绩效工作计划 篇3
21年12月17日我加入xx,负责绩效方面的工作。虽然到现在才十来天的时间,但在经理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已基本把本职工作理顺,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应如何去做。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工作上的和心态上的。但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不仅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有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我都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岗位的要求。在21年,我需要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耐心,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不仅要争取早日胜任绩效模块的工作,还要有所完善和进步,同时协助部门其他同事把人力资源工作做好。
21年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绩效工作的组织和安排
1、绩效考核指标库的建立和完善。根据确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各部门绩效指标库。同时,及时了解各部门业务发展规划和岗位职责的变动,不断修改和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并协助部门经理,就绩效考核指标的调整与员工进行沟通。
2、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根据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的考核周期,定期组织并协助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及时收集并汇总绩效考核成绩及下一考核周期的绩效考核计划。同时,组织召开每月的经理绩效会并发布通知,将总经理确定的绩效考核结果反馈至各部门经理。
3、绩效沟通与申诉。协助各部门经理开展绩效沟通工作,帮助员工改进绩效。在考核过程中,员工若认为受不公平对待或对考评结果不满意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将员工申诉统一备案后开展申诉报告审核等后续相关工作。
4、绩效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在完全熟悉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及绩效工作开展的实际
情况后,不断学习和思考,向经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公司绩效考核流程及绩效管理制度。
5、协助做好年度绩效考评及先进评选工作。结合日常绩效考核结果,做好员工年度绩效考评,组织年度先进评选活动及荣誉称号授予等相关工作。
二、收集培训计划并发布培训通知
每月5日前,收集专利事业部、国际事业部、案件与法律事业部的培训计划,确定各部培训时间无冲突后发总经理审批,审批后在oa系统中人力资源公告栏发布培训通告,并做好培训的提醒等协调工作。
三、协助开展招聘模块的工作
1、面试预约。协助招聘专员进行日常的电话预约面试。
2、协助面试。不断学习面试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了解公司的业务流程及岗位要求,协助进行应聘者初试及安排复试。
业绩提升
3、制订并完善岗位说明书。通过与任职者及其上级主管沟通,了解其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草拟岗位说明书,并通过与招聘模块的同事沟通,不断修改和完善岗位说明书。
四、其他工作
1、各类通告的发布及归档工作。在oa上接收需要发布的通告,按照公司的要求调整格式并编号后发至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再在oa上正式发布。
2、协助部门其他同事的工作。
在这里,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对我部门工作提出以下3点建议,如有不合理的地方,请经理见谅!
绩效工作计划 篇4
绩效改进计划又称个人发展计划(IndividualDevelopmentPlan,IDP),是指根据员工有待发展提高的方面所制定的一定时期内完成有关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改进与提高的系统计划。很多人认为,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但实际上绩效改进计划要重要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绩效评估仅仅是从反光镜中往后看,而绩效改进计划是往前看,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能获得更好的绩效,而不是关注那些过去的、无法改变的绩效。由于绩效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员工的绩效,因此制定与实施绩效改进计划是绩效评估结果最重要的用途,也是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
一、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之前,主管和员工应该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把握住五个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主管和员工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时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他们共同为了员工业绩的提升和业务单元的成功而制定计划。
2.主动性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员工是真正最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人,因此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时应该更多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更多地听取员工的意见。
3.指导性原则:主管影响员工的领域主要是从根据组织和业务单元的目标出发并结合员工个人实际,给员工绩效的改进提出中肯的建议,实施辅导,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4.“SMART”原则:绩效改进计划是指导绩效改进实施的标准,因此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其制定的原则也要符合“SMART”原则,即做到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现实的和有时限的。
5.发展性原则:绩效改进计划的目标着眼于未来,所以在制定与实施计划时要有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的时间
选择什么样的时间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是非常关键的,不合适的时间会影响制定计划的效果。要选择主管和员工双方都有空闲,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制定计划中去的时间,这段时间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