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综合练习
第一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综合练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综合练习
说明:1.综合练习根据主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编拟,但不可能全面反映教学内容,因此只能作为学习与复习的参考,不能作为复习范围依据;2.综合练习的题型即为期末考试题型,题量比期末试题丰富,期末试题不会超过综合练习题型范围;3.综合练习的参考答案请大家关注中央电大相应课程的教学辅导栏目。
(一)填空题:
1.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 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四项;另一方面是指 的能力,带有较强的 特点。
2.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 的能力、的能力。3.语言包括 语言和 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也是一种。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
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 阶段,然后进入 阶段,再进入 及至最后进入 阶段。5.语言是在 中后天获得的,而不是先天遗传的。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和 的过程。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和 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8.是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者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9.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
10.观察法的具体方法中日记描述法中的 和 对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
11.是以专题日记的形式对儿童发展情况进行边观察边记录,它能系统地获取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变化,能提供比较长期、详细的第一手材料。
12.要求详细、完整地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13.是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14.是指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工作实践。15.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具有,它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有益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16.从社会功能看,语言是一种 ;从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种。
17.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8.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这种音义的 关系又叫约定性。
19.符号的 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就必须遵守社会约定,它对人们有。
20.语言符号的 和 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21.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22.语言的 就是语言的组成规则,语言的 和 是语言的运转规则。
23.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 ;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24.语言系统上层是 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 单位。
25.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26.是指语言链条同一位置上具有相同作用、互相能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27.和,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28.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29.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和。
30.,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
31.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同后天环境论恰巧针锋相对。
32.,其代表性观点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相互作用论。33.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并将其运用成熟。34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和。
35.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 的发展。36.语言中枢分布在大脑 半球,控制着人类的语言发生系统。37.语言学习的生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38.健全的发音系统,包括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等,这是发音所必需的 部分、器官和 系统。39.语言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的积累;二是 的发展;三是 的差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40.语言能力是基于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建立的,这意味着,语言能力受 制约同时又有自己特殊的认知作用。
41.儿童的 直接影响语言表达能力。
42.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43.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44.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45.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46.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 ”。47.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 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 阶段。
48.语音的发生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49.前语言阶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前语言 和前语言。
50.前语言阶段,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51.前言语阶段的感知能力分成三种水平层次:、和。52.是指婴儿正式说话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于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53.一般来说,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和。54.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
55.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56.现象是指婴儿不能发出在前言语阶段能发的语音,大大减少无意义连续音节,往往用动
作和手势示意,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活动,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时期。57.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 的增加、的扩大,以及 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58.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时常出现词义“ ”、“ ”、“ ”的现象。59.,即词义扩张,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
60.,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达不到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
61.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水平。62.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
63.1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 现象”。
64.1周岁以后,婴儿学习语言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词汇量。
65.的获得,是指儿童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66.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句子中。
67.儿童的,是儿童对语音的自觉态度。
68.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在言语运动觉方面不能。
69.幼儿学习发音是靠 形成言语反应,这个反应要多次重复才能巩固。70.普通话的字音由、和 三个方面组成。
71.只能笼统地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的水平,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
72.有关幼儿词类掌握的研究表明,幼儿先掌握,其中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其次是,再次是。
73.“ ”是指使用词的频繁程度,最常用的词就称为“ ”。
74.语法是由一系列 和 构成,是语言最为抽象的基础性系统,是语言的民族特点和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最为基本的表现。75.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这说明他们已出。76.幼儿阅读内容主要是。77.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阶
段、阶段、阶段。78.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79.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和。80.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包括、、、和 活动五个方面。81.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 制定,而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 制订。
82.,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83.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包含、和 三个方面的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