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最早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是由桑代克奠定的,《教育心理学》,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国内教育者围绕“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提出“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2、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研究新生儿到青年期直至老年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心理特点的发展变化规律,3、认知心理学是当前心理科学发展的前沿主战场,以信息加工与计算机模拟的观点研究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学基本规
律,从质上与量上确定心理的具体现象和事实,对教育心理活动进行扫描和解释。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体现在:1、提供先进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总结教育经验和规律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提供方法手段,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十分强调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他在《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告诉教师:“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必须与心理学所提及的原理相一致”。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古希腊时期涌现出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他们的思想和著作更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十八世纪以后,近代西方教育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像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均十分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建设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明确指出教育中必须尊重人、按照人的自然天性塑造人。赫尔巴特更是强调,教育、教学的科学基础是心理学,他所建立的“四段论”教学体系(即将教学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1792年,世界上第一所培养教师的专门学校——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成立,在课程设置上建立了心理学门类。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这位被誉为“19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学科的正式创立。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才是教育心理学独立的真正标志。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主要标志是:研究内容日益集中,学科体系逐步稳定。理论观点之间分歧冲突日趋缩小,相互融合吸收。更加重视结合教育实际,积极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教育教学技术心理学的研究异军突起。
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范式来看,认知心理学是当前世
界心理学发展的前沿性战场,是衡量一个国家心理学科发展水准的重要指标。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影响)、发展性原则(变化发展)、教育性原则(利于成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变量:客观刺激变量=自变量,反因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技术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程序:1、选择和确立选题2、文献综述3、形成假设4、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5、资料的收集和整理6、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初中阶段)、青年初期(高中阶段),p23
心理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学习准备问题2、关键期问题3、终身发展问题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与环境。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2、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3、教育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二、心里发展与教育的理论
自然成熟说:主要代表人是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成熟与个体内部的环境有关,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成熟时学习的条件,学习对成熟只是起一种促进作用,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双生子爬梯”实验,就是他的自然成熟理论的有力证明。教育者应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对客体的适应),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心理发展的阶段(感知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6),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认为儿童至少要确定为两种发展水平:一种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的是儿童在完成一定发展程序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另一种是潜在的发
展水平,即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完成的完成需要解决的任务,但在教师或成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意义: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工作者不只要看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中的、正在发展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儿童的这两种发展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着眼于学生的潜力发展水平,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当前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上述主张,他又提出了“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生的发展离开了教学就无法发展”、“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儿童心理理论论: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只是系统对自己及他人的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和情绪等)进行推测,并据此对其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目前有关儿童新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论论、模拟论、模块论。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三、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格的定义: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发展阶段:最具代表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早期(自主与害羞、怀疑的冲突)、学前期(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和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和角混乱的冲突)。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认知方式差异:1、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
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
影响干扰。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场独立性学会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事物更感兴趣。场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对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此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反之,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在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
2、沉思型与冲动型,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决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决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类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根据已有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已有信息中产生合乎逻辑的结
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型的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获得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已有的信息,以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