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 四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观察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三--四章研究问题的确定观察法
第三章是对研究问题的界定和解释
问题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和矛盾,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认识的不足。
研究课题是在专业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和验证,从许多理论或实践问题中选取的,作为某项研究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践验证。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文献资料,了解某一研究的相关信息,探索某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文学一般是指所有使用文字、图形、符号、视听和其他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有价值的经典著作,包括手稿、书籍、报纸、文物、电影、录音录像、幻灯片、缩微胶片和各种形式的计算机软件。
课题论证是对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以避免其盲目性。
简短回答问题
正确选题的意义?①研究问题的确定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②所确定研究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向和内容;③正确的选题有助于研究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研究人员在确定研究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① 确定的研究问题必须有价值;② 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可行的;③ 确定的研究问题应具有创新性;④ 确定的研究问题应符合科学性原则。要研究的问题是可行的。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① 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② 必须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③ 研究人员应善于把握现实,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工具和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及时提出研究课题。
研究问题确定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基本步骤?①初步选定研究问题;②对初步选
定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③对所选的问题进行陈述;④对选定的研究问题进行论证,并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我们在哪里可以到研究问题?(1) 从学前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问题中,出值得研究的问题。① 我们可以从一定时期内影响学前教育的关键问题中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研究;② 你可以从自己的时间工作中发现的有意义和有趣的问题中选择研究主题。(2) 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① 选择研究主题以证明理论观点;② 从不同理论观点的争论中寻研究问题;③ 寻相关理论的薄弱点和空白点。(3)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课题。① 研究人员可以在查阅文献时发现问题;② 研究人员关注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收集的数据;③ 课题也可以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导方针或方案中选择。
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三个等级。①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情经过、研究成果的文献,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是分散的、不系统的文献。②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后,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书目、索引、题录、提要和文摘等。它比较简明和全面,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三次文献。它
是利用二次文献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查文献的步骤。①分析特定的研究问题,明确文献检索的要求和范围;②按图索骥,寻一些综述文章阅读,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大致情况,注意其中提及的资料来源。③还需要对已收集的文献进行加工。陈述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主题演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② 研究的价值、目的和意义;③ 本课题的前期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④ 分析开展这方面研究活动的可行性;⑤ 本课题的研究策略、步骤和成果形式。
第四章观察法
教育观察是研究者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查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情感性、重复性和目的与计划性的特点。直接性即指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直接接触与联系‘
情感意味着观察者往往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彩和“先入为主”的城市建设的影响。
重复形是观察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详细观察,才能避免表面化和片面化。
目的和计划是指观察方法,不同于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它是根据特殊选择的需要,出一些特定的情况,回答特定的问题。
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靠自身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在现场获得研究对象的资料。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于某一中介来进行的观察。
参与式观察是观察者在直接、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观察其言行。更自然。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不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观察者通常置身于被观察的活动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
结构观测是指对观测内容、程序和记录方法的精心设计和考虑。观测按照设计步骤和项目进行,观测记录结果也适用于定量处理。
非结构性观察对严禁问题采取弹性的态度,事先没有严格的设计,只有一个粗略的观察思路,比较灵活机动,能抓住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而不受设计框框限制,难以进行定量化处理。
综合观察就是观察和记录某一场景中发生和出现的各种现象。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很容易把握现象之间的关系。对观察员的要求很高。
抽样观察是对观察现象的场景、时间、人、活动等因素进行取样,再对样本进行观察,涉及范围小,便于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操作较容易,对观察者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取样上,取样应有代表性。定期观察是非连续性的,按一定时间间隔做观察。
跟踪观测是对一个物体或现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以获取发展数据。
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尽可能详细地记录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观察对象自己的言行以及与他人的互动。
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是指对同一或同一组儿童进行长期跟踪和反复观察,并以日记的形式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描述性记录。
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不限于观察记录儿童显著的新行为或言语反映,还可以记录观察者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任何可表现儿童个性或某方面发展的情境。
理论偏差是指观察者在一定理论概念的影响下,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判断和解释的现象。
角性偏见是指观察者因受社会对某类研究对象的“角定位”的影响而对观察到的研究对象的行为作出不客观的评判与解释的现象。
期望偏差是指观察者受研究对象高(低)期望的影响,对研究对象的行为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判断和解释的现象。
编码是用分析的概念或数字、符号对记录的文字进行标注。
活动编码是指根据某一类别对频繁发生的活动或行为进行编码。策略编码是人们完成特定任务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的编码。在编码的基础上,分类是将同一类型编码的数据放在一起,放入文件夹中,然后在每个编码主题下标记数据的页码和行号,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编号。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事件抽样法侧重于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时间的完整过程。
等级评估记录是在观察的同时,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作出等级评定。
简短回答问题
观察法包含的三要素:观察的手段(敏锐、仔细、准确)、观察的对象(教育活动中的人和教育活动)和观察对象的状态(真实状态)。
观测方法的优点:简单易行,数据可靠性强。局限性:观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样本量小,质量高
料是表面性的和感性的等。片面性和偶然性。
观察方法的分类:①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② 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③ 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④ 综合观察和抽样观察;⑤ 定期观察和随访观察。非结构性观测的设计。
(1) 制定一个观察计划。① 观察的内容、对象和范围。② 地方③ 观察的时间、长度和数量。④ 方法,手段,⑤ 有效性6道德问题。(2) 设计观察大纲。① 谁② 什么③ 什么时候④ 哪里⑤ 怎样6.为什么?
观察的实施。(1)位置的选择。包括两因素(方位和距离)。(2)观察的记录。清楚有条理,便于今后查。非结构式观察的类型。①实况详录法。②日记描述法;③轶事记录法。观察中的自我反思。①对推论的反思。②对叙述角度的反思。观察资料的整理分析。①对记录的整理。②分类与编码。
观测数据整理和分析的一般步骤。① 初步整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② 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新整理、编码和分类;③ 在全面掌握观测事件的基础上,确定分析单元及进一步分析的分析工具和框架;④ 借助已建立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定量处理、定性分析和理论构建。结构观测必须做到三件事:确定观测项目、选择观测对象和规定记录方法。结构观测规定的记录方法:时间采样法。事件抽样方法和等级评估记录。
如何理解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独特作用?(1)不需要儿童做出超出自身水平的反应;(2)可以直接了解并客观记录行为,所得资料少受主观因素影响;(3)可以捕捉发
展中的过程,考察互动过程;(4)不容易受观察者在场的干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