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争议不断的城市,成都发展背后的政治经济优势?
成都,⼀座争议不断的城市,成都发展背后的政治经济优势?
作者:正解局;转⾃:正解局(ID:zhengjieclub)
市发展过程中,这些年⼀个现象越来越明显:马太效应,即⼤城市越来越强,⼀些城市,特别是⼤城市周边的中⼩城市则⾛向衰落。
且不说,北上⼴深这四个⼀线城市,是全国最优质资源聚集区,其实在各个区域也形成⼀个个“⼩霸王”。⽤部分⽹友⽐较形象的⽐喻,就是城市“吸⾎⿁”,它们吮吸这整个区域的资源。
⼀个地区城市的兴衰,关系到城市⾥的每⼀个个体的发展质量,甚⾄⽣存。
这个现象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今天,就举⼀个例⼦:成都,来做⼀个分析。
01
任何关于城市的话题,争议⼀直很⼤。在开始证明成都“吸⾎”的部分,尽可能⽤数据来说明。
1.在经济上,成都在四川⼀枝独秀。
“独秀”到什么程度?
2017年,四川省GDP是36980.2亿元。四川共分21市级⾏政区划单位。
成都⼀家GDP达13889.4亿元,占到“全家”的近37.6%,也就是说,其他20个兄弟加起来,也只是成都的1.6倍。
顺着这个⾓度看下去,才更能觉得成都的⽼⼤地位是多么突出。
简单看下,成都有多强壮?我们⽤成都2017年GDP数据除以其他20个城市,成都是排名第2的绵阳的近6.7倍,排名最末的⽢孜州,53个⽢孜才相当于⼀个成都。
要知道,2016年成都GDP才12170.23亿元,2017年⼀年净增加1719.16亿元。成都⼀年的增量就和⽼四宜宾(1847.23亿元)、⽼五南充(1827.93)差不多,⽐⽼六泸州(1596.21)还⾼。
2.在⾼等教育上,成都在四川⼀枝独秀。
如果说,中⼩学教育分布还考虑⼈⼝、地域等因素。⾼等教育资源是城市竞争⼒的重要体现。
四川⼀共有42所本科院校,⽽成都就有23所。
特别是,代表顶级教育⾼等教育资源的部属⾼校,6所(四川⼤学、西南交通⼤学、电⼦科技⼤学、西南财经⼤学、西南民族⼤学、中国民⽤航空飞⾏学院)⾥除了中国民⽤航空飞⾏学院在德阳(⼴汉市),其他5所均在成都。
⽽且,这当然,会带来⼀系列科研、创新资源在成都的集聚。
成都 领事馆3.在公共基础设施上,成都在四川⼀枝独秀。
上⾯是2016年的统计数据,考虑到成都地域⾯积(不到)1.24万平⽅公⾥,仅仅是四川全省⾯积的48.6万的2.5%,这
上⾯是2016年的统计数据,考虑到成都地域⾯积(不到)1.24万平⽅公⾥,仅仅是四川全省⾯积的48.6万的2.5%,这样公路路⽹的密度,成都将是兄弟城市的⼏何倍数!
⽽在《四川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说到,到2017年⽢孜、阿坝两州仍未通铁路,全省不通油路的181个乡镇、6844个建制村主要集中在⽢孜州、阿坝州、凉⼭州地区。
再看航空:2017年四川省全省共发送旅客5776.96万⼈,成都双流机场就占了4980.17万⼈,占⽐超过86%!
城市道路⽹密度,成都在全国也排前3。
4.在微观经济基础上,成都在四川⼀枝独秀。
局长⼀直偏好,A股上市公司这个数据。虽然A股不乏⼀些早该退市的垃圾股,但是上市公司仍然是国内最优质的⼀批企业。
根据2017年底的⼀份调研报告显⽰,四川全省共有104家上市公司(按实际算),成都就占了其中75家。
居民也更加富裕,在2017年四川各市州城镇⼈均可⽀配收⼊中,成都当仁不让,位居各地第1。
成都不到20%的⼈⼝,拥有全省仅超过46%的私家车。
其实,类似能体现成都“⼀枝独秀”的数据⽐⽐皆是。成都的领事馆数、⼤区机构等基本上仅次于北上⼴,西部地区甚⾄中西部地区的⼤区机构⼤都也在成都设⽴。
02
之所以形成在四川省内,成都⼀家独⼤的局⾯,成因是复杂的。
1.成都本来天⽣优渥。
古⼈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全省地跨青藏⾼原、横断⼭脉、云贵⾼原、秦巴⼭地、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地、⾼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地⾯积的97.46%。
其中,最好的⼀块⼟地就是:成都平原,总⾯积1.881万平⽅公⾥。
⽽成都市就占了其中4971.4平⽅公⾥。所以,成都市平原地貌占⽐⾼达40.1%,远远⾼于全国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平。
平坦的⼟地,带来的好处⾃不待⾔:修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成本要⽐⼭区低很多。
加之“天府之国”,成都市境内地势平坦、河⽹纵横,不到全省3%的辖区⾯积,却养活了将近20%的⼈⼝。
2.更⾼层⾯的决策选择。
国家层⾯,成都是9个国家中⼼城市之⼀。国家中⼼城市定位全国综合实⼒最强,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最⼤的特⼤中⼼城市,在政治、经济、⽂化和社会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
⽤成都⾃⼰的话说,要建设西部经济中⼼、西部科技中⼼、西部⽂创中⼼、西部对外交往中⼼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省级层⾯,⽀持成都也是重要政策选择。这其中不得不说的是,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出,成⽴直辖市。
直辖前,重庆经济总量长期均⾼于成都。所以,直辖后,如果不加强成都建设,那么,四川全省的⼈、财、物资源可能都被重庆“吸⾎”,毕竟在今天成都到重庆⾼铁已经不到2个⼩时。
“肥⽔不流外⼈⽥”,做⼤成都也是省级层⾯的需要。
实实在在好处,是显⽽易见的。举2个例⼦:
成都和西部唯⼀的直辖市重庆能同时⼊选国家中⼼城市,很难想象没有四川⿍⼒⽀持,成都能拿下来?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在四川全省占⽐来看,成都在1997年重庆直辖后,有⼀个长达10年的上升显著过程:从1997年占⽐32.66%,到2006年占⽐达到最⾼42.01%,直到2012年基本才下降到1997年⽔平。这些都是真⾦⽩银的投⼊。
3.其实这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律。
⼤城市对周边地区都有着强烈的“虹吸效应”。这就⽐如,武汉之于湖北,西安之于陕西,郑州之于河南,北京之于华北乃⾄全国。
在四川省内,尤其是在没有第⼆个可以完全与之抗衡的城市,成都这种“虹吸效应”更加明显。所以,成都吸取全省的⾼端⽣产要素资源,也就不⾜为奇了。
然⽽,随之⽽来的是“马太效应”,强者越来越强。成都在四川全省的地位⽇益凸显。
重庆直辖后,成都在全省的GDP占⽐从31%,跃升到37%。
1997—2007年,四川经济增量的38%是成都贡献。
⽽今,成都能为四川⼈提供最好的教育、医疗、就业资源和机会,还具有⽆可⽐拟的产业、信息优势。
03
其实,成都这种“⼀枝独秀”,对四川其他城市来说,更为致命的是,经济发展的长远能⼒更加不⾜。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最重要⼏个因素分别是:⼟地、⼈⼝、资本,加上科技。
1.⼟地来看,成都代管简阳,进⼀步拉⼤了发展空间资源。
2016年,原来由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代管。在2015年,简阳GDP为401.4亿元,在全
省县(市、区)中排14位,⽽排在简阳前⾯的主要是成都、绵阳等地级市的市辖区。
简阳市⾯积2213.5平⽅公⾥,融⼊成都后,成都的⾯积相当于扩⼤了将近1/5。
2.⼈⼝来看,成都在吸纳更多劳动⼈⼝。
1998年,成都就业⼈员数占全省⽐重仅占12%,到2016年已经超过18%。
基础⼈⼝数据,从2000年到2016年,四川全省⼈减少145万的情况下,成都⼈⼝反⽽净增加578万多,增长了57%。
3.资本来看,成都是四川最富裕、资本最活跃的地区。
成都在主要⾦融指标上,⼏乎都占据四川⾄少半壁江⼭。
⽽且在⾦融⽅⾯优势⼏乎是绝对的。
4.科技来看,成都是四川地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
成都的科研⼈员、研发投⼊也占全省的⼀半以上。
2017年,成都申请专利数达11.4万件,占到全省的68%。
其实,还有⼀个数据,很有意思,在最⼤的中⽂搜索引擎⾥“百度指数”,从2011年以来,成都⼏乎都⾼于四川。也就是说,所有中⽂⽹民也都更关注成都。
难怪,有⼈调侃,成都省四川市。
但我们也希望成都能帮扶省内的兄弟⼀把,四川其他城市也加快赶超。
毕竟,万紫千红才是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