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科学《航天科学家有功劳》
大班教案 科学航天科学家有功劳   
       
教材分析:   
《指南》指出允许孩子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活动中让幼儿知道飞船的用处,了解航天科学家在航天发射中心攻克一个个科学难关,对中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知道太空中什么是神奇的失重现象。了解杨利伟等几位了不起的航天英雄,以及宇航员在飞船上的工作。
本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视频观看了解飞船发射的经过,然后讨论各种飞船的用途,听老师介绍航天科学家对祖国的贡献。然后观察宇航员在飞船内的工作,了解什么是失重。最后介绍几位航天英雌,制作火箭。本节活动的学习将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增长幼儿的科普知识,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萌发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对于飞船有一定的粗浅认识,知道飞船是飞向太空的,但多数认为飞船
是用来旅游的。对于飞船的用途了解的很少,更不认识我国一些了不起的宇航员。飞向太空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愿望,对于幼儿来说,因为自身行动能力的局限,而更容易感受到身边的事物,关于航天和宇宙太空的知识,幼儿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激发幼儿朦胧的渴求意识,萌发幼儿探索太空的愿望特别重要。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探索过程中也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且想象较丰富,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应该是非常高的。自制火箭,探索使火箭飞得更高更远。对幼儿而言会有一定的挑战.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航天人的事迹,关注卫星发射的情况
        2.自制火箭,探索使火箭飞得更高更远。   
活动重点:    了解我国航天人的事迹,关注卫星发射的情况   
活动难点:    自制火箭,探索使火箭飞得更高更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太空飞船有简单了解,知道太空飞船的种类及作用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
教具——宇航员在太空的现场录像.
学具——正方形纸、橡皮泥等辅助材料.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神州飞船发射了
1.现在老师请大家观看飞船发射视频,一会儿说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为什么这样高兴。(录像1用爱奇艺观看)
2.说说我们知道的飞船,它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用处。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航天器)、载人航天器(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实验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器)和深空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进行探测,分为对太阳系各行星的探测和天文观测)。
3.听教师介绍航天科学家在航天发射中心攻克一个个科学难关,对中国航天事业所作的贡
献的事例。体会航天科学家的了不起。
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航天员在太空喝水”1号发射成功,1975年,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984年,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1999年,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5829日,我国成功发射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并回收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20051012日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首次进行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神舟六号顺利升空,准确入轨,迈出了这次航天飞行极为重要关键的一步。
二、观看宇航员在飞船内的录像(录像2用爱奇艺观看)
1.说说宇航员的生活和地球人有哪些不同,了解失重对进食、睡眠、行走、工作等带来的不便。
2.了解宇航员在飞船上的工作——发送卫星录像,了解天体变化,登上星球等。
3.认识杨利伟等几位了不起的航天英雄。(ppt
三、制作火箭
1.观看飞船照片。
2.制作火箭。
3.在火箭头上用粘贴橡皮泥、插回形针等方式,适当加重后,进行试飞。
四、我们的火箭飞上天
和同伴一起飞自制的火箭,并不断调整火箭头上的重物及飞行姿势,力争使火箭飞得更远。   
延伸活动:    交流使火箭飞得高的好办法。   
航空知识资料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载人航天器在绕地球轨道或外层空间按受控飞行路线运行的载人的飞行器。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深空探测器:对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称为"深空探测器",又称"空间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太阳探测器等。
飞船,或太空船,载人飞船,宇宙飞船,是能保障宇航员在外太空执行航太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飞行器,属于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型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载体,还能与太空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载人飞船容积较小,受到所载消耗性物资数量的限制,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而且不能重复使用。
载人飞船功用
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各种载人航太技术,如轨道交会和对接及宇航员在轨道上出舱,进入太空活动等;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太医学;
进行载人登月飞行;为太空站接送人员和运送物资;进行军事侦察和地球资源勘测;进行临时性的天文观测。
1.载人航人的发展。
神州5号宇航员-杨利伟;太空第一人
神州6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  双人航天任务
神州7号宇航员-翟志刚  执行了出舱任务
神州9号宇航员-刘洋    中国一个位飞入太空的女宇航员  河南人
神州10号宇航员 王亚平  视频中讲解的女宇航员
2..太空失重知识。人在太空失重环境中,轻轻碰一下舱壁,就会像一根羽毛一样飘浮开去,直到碰着别的物体,再向其他地方飘动。在太空,铅球可以浮在空中,羽毛也可以沉入水底,人则能变成大力士:。首位进入太空的美籍华人王赣骏回到地球后说:在航天飞机上做实验时,使用了一种在地球上足有400千克重的仪器,在太空中我用一只脚就把它钩
起来任意地拆换零件和随意转动。在失重的环境中,人走路也变得很奇特,可以飞或跳着走,并且没有倒正之分,既可以在地板上走,也能在天花板或墙壁上走。为r使航天员能有上、下之分,航天工程师们给航天员设计了一种能插在航天器地板上三角空格里的鞋,从而使航天乘员可以固定在地板上。不过这只是起着定位的作用,以便使航天员工作方便。但据航天员说,走路活动时还是飞起来走好。太空失重环境给航天员带来身轻如燕的一身轻功,很有趣。当然,它也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比如,航天员如何在太空睡觉就成了问题,就拿睡觉姿势这一点来说吧,,就够独特的了。在地球表面睡觉时,如果有人说不用床、不用背后侬托,而是站着睡觉,大家一定认为这个人有毛病,或者认为这个人真不可思议!但在太空的失重条件下,真的就是站着睡觉,甚至还可以倒立着睡觉!因为那里没有上下之分,也没有依托可依,只能在飘动中睡觉。为了让航天员睡个好觉,美国航天飞机上设计一种睡袋,固定在舱壁上、天花板上、或舱内某一角落里,固定的睡袋有水平位、有垂直位、有斜位,真可谓横七竖八,千姿百态。航天飞机卜的5—7名乘员,每人有一个睡袋.它就算是床位了。在睡觉前也像在地面一样.脱去外衣,鞋予再钻进睡袋,把袋上的拉锁从脚部拉到胸前,露出头部,系好安全带,便可安然地入睡了。但也不尽然,在进入太空的最初的日子里,航天乘员们总觉着身下边没有依托,有一种就要掉进万丈深渊那
样的恐惧感.因而睡不好觉。但也有的航天员想享受一下这种的感觉,有意将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放松,只有一条绳子牵着,任其飘动.他在睡觉中真正成了夜游神了。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动作也很有意思。有个航天员叫到地面上对别人说,他们在太空吃东西可真不简单,有几种吃法。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不过好像手不太灵活准确,常常弄错位置,不是送到鼻子上,就是往眼睛里送,弄得大家啼笑皆非,要进行多次练习,才能送到嘴里。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卜去咬住它,好像小鸟在空中吃飞虫那样进食,但动作一定要快,小然这块食物就会被同伴们抢先叼走。这位航天员还说:有一次我在半空中放了2块食物.其中1块就被别人抢走了。吃饭的时候要闭者嘴吃,千万不能叫食物残渣漏到嘴外边去,否则食物渣子会在空中飘浮不落,很难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办了。
在太空中喝水也小容易.因为水在失重环境中是不流动的,不能像在地面那样往低处流。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朝上朝下放都是一样的,杯子里的水不会自己流出来,如果动它一下.杯子和水会同时飘浮起来。但要注意也不能把水弄到空间,因为它和别的物质一样会在空中飘荡,被人吸到鼻子里也会影响健康,还会危及仪器设备的安全。那么.我们要喝水怎么
办呢?太空中的饮用水和航天食品一样,也是用密封袋装的,可用软管或对着袋嘴挤着喝。在太空中喝的饮料通常装在袋中,有固体和液体之分。如是固体饮料粉,就得用一种水式的工具往袋里注水,这时会出现一种有趣的水和固体饮料不相溶解的现象,还须加力才能溶解。喝水时用手挤着喝,劲还不能过猛,否则水被挤到空间变成雾状。
航天员在太空中大小便更小是简单之事。从形式上看,载人航天器中都有厕所和大小便收集装置,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例如,苏联在某一礼炮号空间站内的一个过渡舱段旁边安装一个带拉锁的橡皮帘子,它就算是卫生问了。马桶和一个塑料套相连,大小便后要快速关闭橡皮阀,使大便被气流导入不透气的橡皮口袋里,然后进入特制垃圾箱;尿被导人尿液储箱。早期曾将装满后的废物箱弹出舱外,但由于这种方法污染空间环境,遭到非议,故早已废止。美国航天飞机上的大小便装置设在一个卫生间内,航天员大小便时坐在便盆上,有一条束带将人和便盆固定紧,通过特殊的装置将大小便收集起来。如果卫生间或大小便装置发生故障时,可以用备用的大小便收集袋。美航天飞机第12次飞行时,由于航天飞机上卫生间小便装置出口处结上了冰,堵住了厕所,所以机上的6(51)航天员为此几乎陷入困境。经请示地面指挥系统他们决定.除1名女航天员可以继续使用原厕所外,其它5人一律使用备用的大小便收集袋进行大小便。这给航天员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他们
最担心的是怕把大小便弄到空间,因而处处小心翼翼。此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4.飞船构造: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宇航员呆在返回舱和轨道舱,因为这两个舱室密封的。进入太空后,宇航员呆在轨道舱,并在这里进行工作,吃饭,睡觉等活动。
火箭飞上天的原理:反冲运动
生活中常见反冲现象:充满气的气球松开口后运动;烟花点燃后的运动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