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
目录[隐藏]
太空行走的定义
太空行走的方式
太空行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太空行走的目的
太空行走的历史
太空行走的训练
太空行走的装备
太空行走的风险
历史上太空行走成功与失败案例
神七的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航天服
太空行走的定义
太空行走的方式
太空行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太空行走的目的
太空行走的历史
太空行走的训练
太空行走的装备
太空行走的风险
∙ 历史上太空行走成功与失败案例
∙ 神七的太空行走
∙ 神舟七号航天服
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的定义
太空行走(Walking in space)又称为出舱活动。
狭义:太空行走即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
广义: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太空行走。
二者的区别:
狭义的太空行走中,还要考虑到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人身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
太空行走的方式
“脐带式”行走
航天员在舱外行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早期研制的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乘员舱连接,
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载人航天器提供的。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如果航天器走远了则容易使脐带缠绕,像婴儿那样“窒息”而死。另一种是后期发明的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航天员出舱后与“母”航天器分离,由于身穿舱外用的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以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载人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实际上,舱外航天服及便携式环控与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
有人称载人机动装置是太空“摩托艇”,因为它装有推进系统,并能“自由”机动飞行。例如,美国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时,航天员使用的机动装置有24个氮推力器,利用推力器工作,航天员可以进行6个自由度的飞行。载人机动装置外形像一个背包,航天员通过手控器控制其高压氮气从安装在不同部位的推力器喷出,就能改变飞行的速度、方向和姿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地球卫星。
太空行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信息”将是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故有人曰:二十一世纪人类将步入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在信息社会里“理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已成为革新和变革的直接力量”,所以,“新的技术革命”的实质是“知识革命”。《应用写作》杂志就有专门讨论科技如此发展的今天才诞生了太空行走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的相关知识。
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将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过去,人们常说:“无知即意味着愚昧和落后”,而将来必定是“少知即意味着丧失生活的能力”。所以,“知识”将成为人类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因素。
知识的具体表现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反映在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却记载在各种书籍、资料和文献之中,这也就是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
现在,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者,就凭借着信息的积累与传播,向自然界展开新的攻势,向人类生活的更广阔天地迈进!
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姑且不论新的技术革命是否名曰“第四次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而科技发展的现实,不能不令人感到出现了万紫
千红的景象。过去,“嫦娥奔月”只是一则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也只是诗人的一种幻想。但今天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并实现了太空行走的理想。过去,被称之为西方精神文明主要支柱的《圣经》中曾写道:上帝创造了天地河海之后又创造了人。据说,耶和华上帝按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人,往他鼻孔吹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起个名字,叫亚当。以上的记述,我们是不相信的。而今天人类能制造出会说话、能行走、能劳动的智能机器人,这确是现实。现在,由于宇宙飞行的成功和太空科学接连不断地取得突破,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所取得的成就,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奇景。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微观世界的研究,现在也已取得新的进展。我国女科学家修瑞娟,终于闯进微循环王国,被世界著名科学家誉为“修氏理论”的创造人。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已将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提到日程上来了。经教育部批准,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复旦大学技术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中国科技情报中心即将破土动工兴建。世界上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均发生在欧洲,这次新技术革命,我们国家将迈进先进的科技发达国家的行列。
以上所述,颇有离题之嫌,似与科技写作无关。然而,已取得的科技成就,正是运用“信息”的结果;而科技发展的未来又要靠“信息”才能得以实现。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迈进世界先进科技强国行列中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目前对“信息”的概念还很淡薄,对其作用认识尚待提高。“信息”的载体虽然日趋现代化、技术化,但文字仍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培养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的任务,在高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尚极鲜有,故科技写作课将担负起运用信息、掌握信息、传播信息的培养任务。
太空行走的目的
“自由式”行走
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不同历史时期其目的不一样的。当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进行一次技术性的突破,二是使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前边,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也不甘示弱,同年6月,美国人怀特在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也飞出舱外。从此,出舱活动的技术就为两家所共有,在这时人们才谈到太空行走的实用意义。
从多次出舱和登月过程中的月面活动看来,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其近期的意义与作用是完成太空作业。例如,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组建空间站。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建成。登月活动更是体现了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业的巨大作用,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它星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太空行走的历史
太空行走第一人
1965年3月18日,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船。飞行中,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了12分钟, 他离开“上升”2号飞船密封舱,系着安全带实现了到茫茫太空中行走。人类进入太空飞行后,开始只在宇宙飞船、空间站或航天飞机的密封舱里生活。后来由于空间活动的需要,宇航员穿着宇宙服试验到舱外活动。列昂诺夫开创了地球人类太空行走的先例。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穿着一种新型宇宙服,内衣是由通心粉状的管子盘成的,管子总长100米。管内流过的冷水能吸去航天员身上散发的热量,并排放到宇宙空间去。在这种内衣外再罩上一层一层外套,套上同样多层的手套,穿上金属网眼靴子,戴上增强树脂盔帽,就能保证到密封舱外安全活动了。1965年,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走出了“上升”2号飞船,
从而成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太空的出舱活动。这次太空出舱活动使理论付诸实践,从此真正打开了太空的大门。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航行。虽说飞船从升空到返回地面不过26小时,阿里克谢·列昂诺夫和他的指挥长别利亚耶夫却多次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万无一失向来是人类探索太空时的基本准则,而此次航行遇到的意外之多足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苏联太空行走的计划实施得确实匆忙,因为美国同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出于安全考虑,苏联率先向轨道上发射了一艘不载人的侦察飞船,以收集太阳辐射、高能量粒子流等各种因素将对航天员身体造成的影响的数据。然而飞船在返回地面过程中却意想不到地启动了自爆程序,关乎航天员生命的珍贵数据就这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两位航天员很清楚期待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美国几乎已经准备就绪,虽说他们的航天员只是准备把手伸到飞船外面,但这也将被宣传为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飞船刚一起飞就遇到了麻烦,本来预定进入距地球30万米的轨道,实际高度却达到了50万米。不过,真正的险情还在后面。列昂诺夫穿的是一套多层特制宇航服,它不仅能保持
恒温,还有可以支持航天员在太空工作一个小时的生命保障系统。地面气压训练室只能模拟相当于距地球9万米高空的气压,而航天员走出飞船时周围则是真空状态。
为了防止宇航服膨胀变形,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特地在上面系上了许多条带子。完成太空行走后,他突然发现因为宇航服发生膨胀自己已经无法返回飞船了。列昂诺夫果断地调低了生命保障系统的气压。
阿里克谢·列昂诺夫是头朝前进入飞船的,他这样做是为确保手中的摄像机万无一失,可是关闭舱门却成了一件难事。该舱断面直径只有120厘米,而宇航服的高度是190厘米。阿里克谢·列昂诺夫拼命旋转着身体。虽说从发现宇航服膨胀到关闭飞船舱门前后不过210秒钟,阿里克谢·列昂诺夫所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却是难以想象的:他的体重减少了数公斤,每只靴子里积聚了3升汗水。
1965年6月5日,美国宇航员怀特也走出双子星座4号飞船的密封舱,在太空行走了20分钟。 完成了目视观测、拆卸工作及其他实验。该飞船上装有气闸舱,因此列昂诺夫还是从气闸舱进行出舱活动的第一人。
自从载人航天以来,宇航员已实现了近百次太空行走。但在1984年以前的60多次太空行走中,宇航员不仅必须穿上特制的宇宙服,而且还要使用安全带和供给氧、电的“脐带”与航天器连接在一起,以防在太空中飘走。
航天员在太空喝水1965年6月3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麦克迪维特上尉和怀特上尉的“双子星座”4号飞船,绕地球飞行62圈。怀特到舱外行走21分钟,用喷气装置使自己在太空中机动飞行。这是美国第一次太空行走。怀特乘坐的是双子星座4号飞船,该飞船上没有安装气闸舱,因此是直接打开舱门出舱的。由于双子星座飞船是乘载两名航天员,两名航天员同在一个座舱内,因此当怀特打开舱门后,坐在舱内的另一名航天员麦克迪维也暴露在宇宙真空环境中。如果按照苏联的定义,只要航天员暴露在宇宙真空环境中就算进行了太空行走,因此麦克迪维就是“没有出舱坐在座椅上进行的太空行走”。可惜美国不承认这种定义,因此麦克迪维仍然不能排列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名单之内。
1984年7月17日,苏联发射“联盟”T12号飞船升空。船上载有扎尼拜科夫、沃尔克和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与“礼炮”7号空间站-“联盟”T10号飞船联合体对接。她于1984年7月25日从礼炮7号空间站上进行了太空行走,她与另一名男航天员一起出舱,25日,萨维茨卡娅和
扎尼拜科夫一起进行了3小时35分钟的舱外活动。萨维茨卡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