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带上太空的国旗长15厘米
15厘米多长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
伟
篇一:杨利伟带上太空的国旗长15厘米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他乘坐中国制造的“神舟”号飞船遨游太空的第一人,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梦想。他用自己的实践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中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
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
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
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
航天员在太空喝水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
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2003年
11月7日,中央军委主席向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授予“航天英雄”的光荣称
号,并向他颁发“航天功勋奖章”,以
表彰他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
飞天梦
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
靠近渤海湾。大海养育了杨利伟,同时也塑造了他刚毅质朴、沉静温雅的性格。儿时,面对蓝的大
海,他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向着蓝天飞去。他的的父亲杨德袁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先当教师,后在辽宁省绥中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做行政工作;与父亲同岁的母亲魏桂兰,则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杨
利伟还有一个、一个弟弟,全家5
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这
是杨利伟父母对他的要求。儿时的杨利
伟脑子灵,反应快,还是个娃娃头。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县重点中
学尖子班,理工科成绩很好并多次参加
全县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拿过不少奖。特别喜好摆弄各种电器。
杨利伟小时候身体很好,很少生
病。喜爱体育运动,不知是绥中人的身体特质还是其它原因,部队常会到绥
中县高中选拔飞行员。杨利伟就是在
1983年从绥中县第二高中,被部队选拔培养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1983年夏季,18岁的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
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杨利伟没有想到,儿时的飞翔蓝天梦想,会飞得那样遥远,飞向了遥远的太空。1998年1月,经过长达两年的太空人严格选拔中,他幸运地同其他13人一起从参与选拔的1500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杨利伟开始了航天员的训练生涯。也就是在这里,他真正体会到了,在“航天员”耀眼光环的背后,是汗水和艰辛,奉献和牺牲。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转变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航天员基础理论学习。要学的课程非常多,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心理学、外语以及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有关知识等都要学,涉及30多个
学科、十几个门类。
比在飞行学院学习要难上几倍、几十倍。好多知识是杨利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杨利伟的文化基础在这批航天员中并不是最好的,因此掌握这些知识对他来说非常困难。但是他肯于吃苦,善于钻研。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坚持白天专心听课,晚上挑灯夜读,连续两年多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就是春节也不敢轻易放过。为防止打瞌睡,他买了个大水杯,泡上浓茶,不停地喝水提神。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考试杨利伟得了93分,除了两位曾经在俄罗斯培训过的航天员外,杨利伟的成绩在新入选的航天员中名
列第一。
杨利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为攻克英语关,他经常从航天员公寓往家里打电话,让妻子张玉梅当自己的英语陪练。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后来考试时,他居然得了100分。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好的学习成绩,他以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航天员的理论学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