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主题猜想:英雄、网络
2020高考作文主题猜想:英雄、网络
一、英雄
英雄能察众人所不能察之事,能做众人想做但不愿做之业。
英雄不是用努力锻造的,而是用热血浇灌的。最终成为英雄的人,从不将英雄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真正的英雄,从不愿追名逐利,从不会不甘于平凡。他们的一生,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人民日报》
【素材运用】
人们对英雄的固有印象,或许是《战狼》中力挽狂澜的冷锋,或许是《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的关羽。他们无忧无惧,他们不屈不挠,他们所向披靡。现实中的英雄,可能没有这些影视人物的传奇,亦没有他们的超凡能力,却依然能够震撼人心。吴孟超退休后不忘治病救人,
虽然每次术后都汗湿重衣,但他仍旧坚定地奋斗在临床一线。他表示,只要组织和病人需要,自己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康瑜放弃保研和出国,在贫苦的乡村播撒诗歌的种子。她希望,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即使成不了太阳,也要成为光”。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素材运用】
俗语云,乱世出英雄。但谁又能说,在这国泰民安之中不曾闪耀过英雄的光辉呢?在环境恶劣的海岛,王继才舍家为国,不畏艰险,以赤子之心守卫祖国的边境;在生死一线的高空,刘传健临危不惧,意志坚定,以超人胆识战胜突降的灾难;在危机丛生的雷区,杜富国勇往直前,无怨无悔,用奋不顾身换取民众的安宁。伟大不限时代,盛世亦诞英雄。他们决绝地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主动背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风险和挑战,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平凡的世界》
【素材运用】
“凡是在虚构中张扬的,都是在现实中缺失的。”真正的勇士,不以争执卫道,不以辞藻扬名。他们向来重思不重谈,重行不重言。虽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被提及已久,全球环境的加速恶劣被议论多年,但没有多少人肯如钟扬一般,放弃高官与厚禄,克服千难万险,在苦寒的青藏高原跋涉十六年,只为触摸藏波罗花的指尖。他用刻满风霜的双手,收集了未来人类的希望;他在荒无人烟之地,诠释了植物学者的使命。
吴孟超:肝胆外科“第一刀”
出于对名声和业绩的考虑,很多医院和医生不敢接收失败风险较大的病患。但是,吴孟超却不会拒绝这种病人,这并非因为他对治愈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而是因为他认定了要治病救人。
2004年,一位名为“甜甜”的病人到吴孟超,她的肝脏生长出了一个巨大的肿瘤,但是很多医院都不愿收治,最终,是吴孟超用十个小时的时间为她摘除了肿瘤,让她重获新生。许多同行劝他谨慎收病人,以免因为一个病例的失误就摧毁了多年积累下来的杏林声望,
对于同行的这种劝告,吴孟超表示:“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杜富国:边境上的生死抉择
继中越边境第一次、第二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后,201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启动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明确要求彻底清除雷患。杜富国在得知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递交了申请。
三年来,他累计进出雷场一千余次,拆除爆炸物两千四百余枚,处置各类险情二十余起。班长刘贵涛说,杜富国在行动中总是“强词夺理”地争着上,理由是自己“技术好”。
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接近坡顶的土地上发现了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经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
面对极为复杂棘手的情况,杜富国果断地命令同组艾岩向后退,独自上前查探。而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意外爆炸了。
经过紧急抢救,杜富国的伤情逐渐平稳,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在他和战友的努力下,原本无人敢入的雷区,变成了适合种植的良田,开始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
二、网络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已达61.2%,网民规模达8.54亿,平均10个人里,就有6个人会上网。
互联网在现实世界之中,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微型社会。而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推进,虚拟与现实不断地碰撞、结合、交融。从衣食住行到娱乐享受,几乎没有人的日常生活,能脱离互联网的影子。
只有保持与社交网络的距离感与分寸感,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燕赵都市报》英雄联盟新手用什么英雄
【素材运用】
“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我们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生活信息化的转变如一股巨潮,在短短几十年间将全世界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冲了个天翻地覆。然而,被裹挟其中的人,不少还没有形成一个足够清醒的认识以应对这过快的转变。
社交网络带给人的除了迅捷便利的沟通条件,还有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所编织的极富欺骗性的缤纷美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因背负责任而艰辛,会因重重磨难而痛苦,而网络虚拟空间则为人提供一个逃避现实的美丽桃源,让人感到轻松快乐,少有人能看清其背后的真容只是一片散发着迷人香气的无底泥沼。于是,越来越多人沉溺其中,越陷越深,逐渐不愿回归现实,甚至分不清二者的界限。有用无用的快餐讯息充斥头脑,自我的清醒意识与价值取向逐渐模糊不清,与身边亲人之间的感情被放置冷却,自身修养水平也不再得到提升的机会。于一个人而言,他会就此沉沦不前;于整个国家而言,视线所及,便只剩醉生梦死的靡靡之音。
那么对于社交网络,我们难道应该摒弃不用吗?正确答案是,我们应将它的角回归到作为便利交流、传递信息的工具,既要充分利用,也要保持理性。只有保持与社交网络的距
离感与分寸感,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生活在信息便利的地球村,我们只有保持住精神家园的坚固与清正,才能建设起最好的时代。
(有删改)
▣ 点评
作者先以周国平的名言引出论点:人们迷失在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中。接着,作者指出“残酷的现实”,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虚拟世界,通过阐述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很好地佐证的第一段的论点。
最后,作者以反问句导入自己对社交网络的态度:既要充分利用它的工具属性,也要保持理性,不能被其控制,坚守精神家园。
全文多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非常精彩,例如“逃避现实的美丽桃源”“散发着迷人香气的无底泥沼”“醉生梦死的靡靡之音”。作者对于社交网络的思考也比较深刻,有非常精准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