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模型 电信行业分析
电信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该模型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它们综合影响行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生存能力。
买方议价能力
电信运营商的主要顾客之一是个人购买者,其讨价还价的能力不强。但随着 4G 数据需求日益增长,整体购买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3家运营商以及虚拟运营商都会采用各种手段获取客户,从而使得购买者的选择空间和议价能力加强。
另一个客户体是价值较高的企业客户。信息化的强烈需求,会极大激发企业客户的4G数据业务需求潜力。企业客户必然成为通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相比而言,其议价能力强于个人购买者。但细分来看,政府等具有后向一体化特征的大客户具有最有力的价格谈判杠杆,而中小企业由于其分散和需求量少的特点,议价能力则一般。
卖方议价能力
最近几年来,3家运营商通过全国集采的方式,面向各类设备运营商实行全国招标,极大地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在4G建设和运营上, 基础运营商依然会采用这种方式。而对于4G多模智能终端,则面临较复杂的形势。3家经营的4G制式不同或方向有差异,面向智能终端的采购模式也会不同。以苹果公司为例,制造商苹果公司不仅仅是终端设备供应商,也是操作系统提供者和全球最大内容资源的提供者。这样的强势地位,使其在和运营商的合作博弈中占据了优势。但随着以三星、HTC为代表的Android智能终端的崛起,苹果手机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苹果公司的议价能力也将减弱。
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
电信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特性。但我国不断深化电信改革,在行业内引入竞争机制,虚拟运营商成为第一类极为重要的潜在竞争者。20131226日,工信部为包括天音通信、京东、迪信通等在内的11家企业正式发放了中国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130日,工信部发放了第二批虚拟运营商牌照,国美电器、苏宁云商等8家企业获牌。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试点企业可以租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基于自身品牌的通信服务,其中包括将短信、语音、流量等重新组合为更灵活的套餐,销售给用户;移动虚拟运
营商可拥有企业专利标志(如手机屏幕上显示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品牌)、发售SIM卡(全国通用号码)等。但在虚拟运营商进入市场的初期,由于没有物理网络,必须租用基础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这是他们的进入壁垒。
不换号转运营商第二类潜在竞争者是广电网络公司。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电信市场将会向广电网络公司开放。广电网络拥有700/800 MHz的频段优势, 从长远看其也将会在4G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但建设基础网络设施投资巨大,同时广电网络公司在渠道和自身产品上都不具有优势,这是他们的进入壁垒。
替代品威胁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糊了互联网应用和通信业务的业务边界,且前者对后者的威胁日益明显。OTT(over the top)业务对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语音和短信,甚至视频服务等业务有着非常大的替代威胁。OTT业务是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和数据服务业务,这样的业务可以绕过基础电信运营商直接面向用户计费和收费, 从而使电信运营商沦为流量提供的哑管道
以典型的OTT业务为例,其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聊,仅耗
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这使等移动互联网产品对短信的巨大替代作用。而在视频方面,目前乐视、小米等移动互联网公司基于开放的互联网,以乐视盒子、小米盒子等终端机顶盒展开视频服务的OTT TV业务, 也对运营商基于有线宽带的视频服务 IPTV造成威胁。
总的来说,电信业之间较强的相互替代性和以新技术为代表的替代品的出现, 给电信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威胁。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是指在一个市场内的企业为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竞争。随着 3G业务的深入推进和4G业务的启动,目前我国3家运营商都形成了各自的战略战术,并且对4G市场都有了各自的准备。
从业务收入和利润上看,中国移动目前在市场上依然一家独大。但3G技术组网和产业链的缺陷使其在3G业务上表现平平。目前,中国移动战术上采取守势,一方面通过加强用户的服务和维系以及相对低的语音价格保有现在的用户规模;另一方面积极地试验和宣传TD-L
TE4G网,同时加强自身的管理和渠道服务能力,为4G业务发展储备能力。中国移动拥有雄厚的资本,能迅速地在4G市场上开展全方位用户争夺和老用户更新换代,再加上老用户对号码的依赖性以及携号转网业务的推进不力,将使得中国移动在未来用户保有和发展上具有优势。
中国联通在重组后突出以WCDMA为产业链结构基础的3G业务,面向移动互联网实施创新服务转型,重点做好流量经营工作。由于中国联通拥有着全球技术和产业链上最完善的WCDMA的3G运营牌照,并在发展之初就和苹果公司的iPhone深度合作,从而快速地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同时,WCDMA技术可以比较平滑地演进到FDD-LTE,故中国联通进入4G市场时技术和产业链上优势非常明显。
中国电信运营cdma2000制式的3G业务,虽然在产业链上没占优势,但通过几年的运营,打造了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成为用户规模最大的CDMA运营商,在国内的3G市场上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而面对4G,中国电信又提出了去电信化战略,加快在企业内部推进市场化和差异化,大力提升管理和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国电信,4G牌照的最终发放决定其采用的技术路线充满变数。已颁发给中国电信的是TD-LTE牌照,未来有
可能争取到FDD-LTE牌照。根据目前国际上的4G组网模式(数据业务通过LTE,而语音走 2G 3G 通道)来看,中国电信必须面对一个相对较弱的多模终端产业链。
综上可见,三家主流电信公司在不同领域竞争能力不同:中国移动在传统业务保有和未来发展趋势上的竞争能力最强,中国联通在4G技术上的竞争能力最强,中国电信在3G业务上的用户规模竞争能力最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