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流年--美籍华人艺术家王丽华和她的纸间世界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总第170期
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61・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9.05.012
彼岸流年
—美籍华人艺术家王丽华和她的纸间世界
苏阿嫦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籍华人艺术家王丽华的访谈,首先探讨了以她为代表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一部分中国艺术家在接触到西方文化后,如何认识、接受抽象艺术;其次,移民美国的艺术家们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的冲突与特性,并在双重彩响下发出自己的声音:既能继承传统,又能有所创新,浸染于西方教育环境、影响到国内教育;第三,站在“教师”“女性”“艺术家”多重身份的角度,是如何看待“身份”与“性别”问题的;最后,身为中、美高校教师,艺术家与笔者探讨了双重环境教学实践中角的转换过程与面临的新挑战。
世界美院排名
关键词:身份;性别;剪纸;抽象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19)05-0061-05
受访者简介:王丽华(Leah Lihua Wong),生于青岛。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是1985年在浙江美院赵无极讲习班的学员,1999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独立绘画研究生,2004年获美国俄亥俄大学艺术硕士学位,现居住于美国,从事艺术创作。
苏阿嫦(以下简称苏):王老师最新的作品《漂浮的记忆》让我想到今年初在加州笛洋美术馆展出的英国艺术家科妮莉亚•帕克(Cornelia Parker) 2005年创作的作品《反聚》(Anti-Mass),二者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帕克是用一种反重力的方式将被烧毁教堂的黑炭墟重新组合悬挂在空中,用残骸隐喻不在场的实体,抵抗重力。烧焦的炭条有如宇宙中的万物实体,与宗教中的精神崇拜感合为一体。您能谈谈《漂浮的记忆》在创作之初的构想吗?是否也有类似的感触?
王丽华(以下简称王):对的,我知道她,第一次见到她的作品也觉得很吃惊,她的作品与我作品的形式感非常相似。但是我们表达的是不一样的东西。
《漂浮的记忆》这件作品主要源于我对李白诗歌的感触,有那么一段时间,不知为何,“雪地”和“月光”的概念老是萦绕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这是一个长期的积淀。后来策展人李旭策划了一个展览“行空
书写”,这让我突然间就有了具体的想法。当然,就好比我们每个人做事情都是要有根源在,没有根是长不好的。在灵感和想法出现之前,我们都需要大量的前期积淀。其实做艺术家,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很多感受。我受艺术家的影响不大,倒是受音乐家、舞蹈家等其他的人影响更大。所以做艺术家一定要真实,同时你也得避开其他人做过的形式。语言接近很正常,但是当你有了自己的语言,而且发现其他人的语言也非常相似之后,该如何去处理,这一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之前做过设计,当时的我就会这样想:不管你做什么东西都不会浪费的。而在艺术创新的漫长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一个思想冷静和积淀的过程。
收稿日期:2018-03-03
作者简介:苏阿嫦,女,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从事外国美术史教学。
项目来源:此文为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校美术类’教师’与’艺术家’角之结合与转换及其影响”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KY2016LZ19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