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
金融视线
www.chinabt 2017年1月
031
对于钱包的研究探讨
贵州省贵阳市 李心怡
摘 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钱包依托社交平台快速崛起,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中占据半壁江山。本文从钱包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钱包的盈利模式,总结了钱包相对于其他支付方式的优势及弊端,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钱包 第三方支付 盈利模式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031-02钱包作为互联网创新的应用,与支付宝一起占据了第三方
支付的半壁江山。根据2015腾迅用户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末,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7亿,用户覆盖的国家超过200个、使用语言超过20种。此外,各品牌的公众账号总数达800万余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作为第三方支付,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其凭借着便捷、迅速以及富有趣味性等特点,用户数量不断提高。然而与此同时,的出现也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1支付宝收款新规定1 发展概况
1.1 钱包发展历程
2008年8月腾讯正式推出了支付。只要用户在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并且完成身份认证,便可将安装的智能手机变成一个移动的智能钱包。甚至不关联银行卡,也可直接使用好友转给自己的红包,实现支付。
2014年1月27日推出了红包,正是凭借着红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占据了第三方支付的半壁江山。2016年春节期间,红包收发总量80.8亿个,共有4.2亿人收发红包。摇一
摇,参与人数1.8亿人,覆盖了204个国家,超过西欧的总人口数,共摇出1.82亿个红包,有人摇了最多13000多次。
2016年钱包继续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推出了红包照片,只有发送红包才能看到好友的照片。总计产生2900万张红包照片,互动总次数超过1.92亿。
然而随着钱包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腾讯在个人转账提现方面的支出也逐渐加大。从2016年3月1日开始,钱包实行支付转账恢复免费,而个人用户的零钱提现功能则开始对超额部分收取手续费,手续费为提现金额的0.1%,每笔至少收取0.1元,每位用户可获赠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以此来补贴一部分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
同时由于支付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国家加强了对的安全监管,央行颁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加强了监管。
1.2 钱包发展现状
钱包目前已实现刷卡支付、扫码支付、APP 支付等多种支付模式。在一二线城市,大部分的生活支出都可以通过支付实
现,
无论是购物、吃饭、缴纳水电费,还是各类娱乐活动,甚至在某些国外都可以通过进行消费支付。同时还提供企业红包、代金券、立减优惠等营销新工具。在钱包的界面上可以发现其支持了很多第三方应用,比如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等,给消费者提供了多种信息,可以充分满足其需求。凭借其多种服务,截至2015年底即拥有4亿用户。
然而,随着国家监管的收紧,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支付安全,国
家规定用户转账付款单笔每天的最高金额为50000元,但是对收款并未提出限制;同时对于那些未添加过银行卡的用户规定转账付款单日单笔限额仅为200元,收款单日单笔限额3000元,如果超过限额后若想继续使用,则需要添加银行卡,同时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此举极大地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2 钱包的盈利模式
2.1 红包
出于种种原因,红包有很大一部分仍滞留在账户内,并没有提取到银行卡中,这一笔巨额资金就沉淀在的账户内,为所用。同时,用户如果想要将账户内的资金提现也不能立即到账,最迟会滞后两天左右,这一时间差又给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它可将用户的资金积少成多,用于投资从而创造收益。2.2 理财通
钱包的用户可将任何闲置资金存到理财通内,赚取高于银行的利息费用,同时可以随时提现。而则可以利用这一笔用户存在理财通里的资金进行投资,投资所得和支付给用户的利息差则是在理财通上赚取的利润。2.3 提供价值巨大的广告平台
相比较QQ 而言,的界面更为简洁,而支付界面更是干净。但在支付的银行卡界面中,“嘀嘀打车”、“一号店”、“财付通”等模块填充着界面。随着支付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必会将目标指向支付,甚至是朋友圈等社交领域。因为的认证必须双方同意,私密性更高,而且与微博、人人等传统社交网站相比,移动社交圈关系更加紧密,因此也更加具有广告价值,这必将成为其盈利模式的重要部分。2.4 提供个性化的交易平台
支付接口是向所有通过认证的服务号开放,以此消费者在这些服务号中进行消费可以通过支付这种手段,该举打通了支付和商家之间的壁垒,是实现支付盈利的重要举措。打个比方,目前很多团购的比如拼多多在上出现,消费者可以在这类中购买水果、零食等,甚至可以将链接转给好友一起拼团。而在消费支付时其消费方式则为支付。随着电商形态的不断个性化,支付也逐渐往个性化交易平台的方向发展。目前对于这类只是收取审核费,待到商业形式进一步成熟,用户基础进一步壮大,可能会“明着收钱”,以接入支付的名义向进驻服务号的商家收取更多的费用。
3 支付的优势
3.1 与传统银行业比较
Finance
金融视线
032
2017年1月 www.chinabt
支付与传统银行业相比,更为简单便捷。传统的银行卡支
付需要签字,耗费时间,而支付时则只需扫二维码,更为简单。同时目前很多消费者在出门消费的时候为了安全或者减少携带的东西,通常只带手机出门,而如果要通过传统银行支付,则需要携带银行卡。同时从成本上计,好友以及顾客在商家消费时支付并不收取手续费,不受异地的限制;而对于银行卡如果异地消费则需要收取手续费,因此支付的成本更低。3.2 与Apple Pay比较
由于Apple Pay 在今年年初才登陆中国,而钱包有这个社交平台的支持,同时已经有3年的发展历史,所以在用户数、频次、密度和用户习惯方面优于Apple Pay 。同时,由于钱包适用于iOS 系统和Android ,以及Windows 操作系统,使它的受众更多,相比而言,由于Apple Pay 仅对苹果手
机开发,且需要iPhone6及以上的手机型号,且iPhone/iPad 系统需达到iOS9.2以上,这无形中又限制了用户数量。
而且在使用场景上,钱包不但可以转账付款,还可以发抢红包,同时钱包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比如理财通、支付水电费、大众点评等,这使用户可以在更多的场景下使用钱包。同时钱包对设备的要求更低,只要一张二维码就可以转账付款,相比而言,Apple Pay 则只能绑定银行卡进行支付,同时它需要有专门的“银联Quick Pass ”标志的POS 机才能进行支付,对商家的要求更高,很多小店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同时朋友之间也不能运用Apple Pay 进行转账。
3.3 与支付宝比较
钱包和支付宝同为第三方支付,但是钱包与支付宝相比,因为钱包借助了这个平台,可以充分利用的用户。而且钱包在朋友之间的相互转账相比于支付宝更为方便,不需要额外的支付宝账号,直接通过双方的聊天界面便可实现转账功能,十分便捷。
4 支付存在的弊端
4.1 风险问题
在支付中,资金会留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处(即),即所谓的资金沉淀,如果对于这部分滞
留资金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则可能存在资金的安全和支付风险。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盈利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将这部分滞留资金进行投资,一旦投资失败则会对乃至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将滞留资金投资很明显的提现就是提现时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账。同时,在用户向中的或者在商场等地方消费时,常常会开立支付结算账户,资金不是直接从消费者流到卖家,而是会通过这个中介。先代收买家的款项,然后付款给卖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突破了现有的诸多特许经营的限制,可能为非法转移资金和套现提供便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
4.2 监管问题
由于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风险,以及一些案例的发生,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会对支付提出更多的要求。目前转账支付的金额限制便是其监管收紧的一个体现。未来国家可能会进一步限制转账金额,并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提出更严厉的规定,以及对于商家的审批流程可能会愈加复杂。这些可能会使支付的优势降低,某些消费者会因为监管的限制转用其他
的支付工具。
4.3 竞争问题
目前除了支付和支付宝之外,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也纷纷出现,抢夺市场份额,比如百度钱包、翼支付等。而且这些支付工具为了抢夺市场,在支付方面给予很多优惠措施,比如消费者在使用百度外卖的时候运用百度钱包进行支付则有一些额外的减免。因此支付面临愈加激烈的竞争市场,其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业务模式,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和优化,才能在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5 未来发展
5.1 业务拓展
钱包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实力,需要不断扩充自身的业务范围。一方面可以拓展其海外业务,相比于支付宝,钱包的更大优势在于其所基于的聊天平台有着更多的海外用户,因此,钱包迈向海外除了向在外旅游的中国人推出产品以外,还可以从这些外国用户切入。另一方面可以着眼于微商,推出个人商城,允许个人申请入驻,支付方式通过钱包,建立更加完善的交易支付体系,并对支付宝、淘宝造成冲击。5.2 加强监管
由于钱包目前仍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如果该风险出现,买方或卖方(钱包中主要风险集中于理财服务)出现无法归还本金的情况,钱包作为平台需要承担责任,这是其无法避免的风险点。因此,钱包未来的发展中,安全性是其必须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6 结语
钱包是互联网创新的产物,它凭借着红包迅速崛起,依托这个社交平台迅速发展,与支付宝各自占据第三方支付的半壁江山,与传统的银行业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与进步。它的盈利也涵盖了各个方面,钱包的沉积资金、理财通、广告收入和开放的支付端口都给它创造了巨大的收入与价值。然而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各种冲击和考验、Apple Pay 的出现、法律监管的收紧以及安全性的考验,都给钱包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所以钱包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机制,控制风险并不断拓展业务渠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文兴.移动支付市场遭遇飓风——银行被互联网金融抢了“红
包”[J].大众理财顾问,2015(4).
[2] 周芸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J].商,2015(16).
[3] 贾建林.我国企业营销适用性分析和策略性探讨[J].现代
商业,2015(21).
[4] 叶纯青.支付转账进入收费时代[J].金融科技时代,
2015,23(11).
[5] 郭旭.对支付现状和发展困境的研究[J].商,2014(1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