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李约瑟之谜的历史解答
摘要:在对“李约瑟之谜”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本文从文化约束、产权约束、发明模式、地理禀赋、人地比例五个角度解释了“李约瑟之谜”。本文认为,传统儒教文化不利于科技革命发生;明代以来对私人产权保护的侵害不利于工业革命发生;以经验为基础的科技发明模式不利于现代科技产生;我国古代末期市镇发展模式阻碍规模效益发挥,最终无法孕育工业革命;内生于古代中国要素禀赋的“劳动消耗型”技术进步方式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关键词:“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领先世界,当我们以多维度视角重新审视古代中国历史,发现先进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发达的官僚治理体系以及成熟的道德文化体系已经将古代中国带到了工业革命大门前,但是,中国却在近代迅速落后。两相对比,李约瑟博士提出了“李约瑟之谜”。本文将以综合的视角对该问题做出新解答。
二、“李约瑟之谜”的定义
“李约瑟之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子问题:第一,为何中国在公元2世纪之前并未领先世界;第二,为何在其后的14个世纪期间中国仅在实用技术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第三,为何从16世纪起,中国即使在实用技术方面也再度落后;第四,为什么现代科学,也即实验性的哲学,只产生于欧洲文化之中。
三、“李约瑟之谜”的解释——五个视角
中国不解之谜第一,文化约束说。韦伯认为中西文明历史上的发展分叉应从文化方面解释,他认为,中国的儒教对现世持肯定、顺从和适应的态度,违背理性精神的传统巫术也在这种态度下得以存在;而西方的新教伦理则强调对现世进行改造、强调科学、强调理性,在这种价值体系下,西方社会的传统巫术得以根除,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差距造成了后来西方世界的兴起和中国的衰落。
第二,产权约束说。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对私人财产权提供足够的保护是刺激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制度。黄仁宇认为建构于“公共福利必须
高于个人私利”理念之上的传统中国政治结构回避了“财产权是不可剥夺的权力”这一观念,古代中国政府更加偏好于政治的稳定而不是经济的活跃,这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起飞所需要的能够保证私人财产权的司法体系没有在中国建立,而这种私人财产权的轻视乃至破坏正是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的重要原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