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默写。
(1)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
(2)__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论语》)
(3)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诗经》)
(6)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7)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答案】(1)功亏一篑 (2)人而无信 (3)海内存知己 (4)波撼岳阳城 (5)在河之洲 (6)蒹葭苍苍 (7)黄发垂髫 (8)亲山亲水有亲人
【解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篑”“撼”“洲”“苍”“髫”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学习语文能让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读贺敬之的《回延安》,我们可以看到延安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huáng成就;A ;读B 的《核舟记》,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艺人的zhuó越才能。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 ___________
(2)适合填在A处的句子是(_______)
①读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们可以看到黄土高原的豪放画面
②读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我们可以看到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
③读吴伯蕭的《灯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故乡亲人的眷念目光
(3)B处应填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答案】(1)煌 卓 (2)C (3)魏学洢
【解析】
(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注意“煌”“卓”的书写。辉煌:指光辉灿烂
的,杰出的,在某些方面做出有所成就的事。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2)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结合“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分析,“延安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是“高处的光”;“读吴伯蕭的《灯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故乡亲人的眷念目光”是“远处的爱”;“《核舟记》,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艺人的卓越才能。”是“深处的智慧”故选③。(3)要求学生牢记《核舟记》的相关文学常识。《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选择题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自恃才高,目空一切,从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B. 火山、地震等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而现在,“板块构造”的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C. 节假日期间,各地高速迎来了高峰,高速路上的堵车长龙,真让人叹为观止。
D.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中国不解之谜
【答案】C
【解析】
A项,目空一切:眼睛里除了自己,就什么也没有。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使用恰当。B项,不解之谜:不能弄明白的事物。使用恰当;C项,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使用不恰当;D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使用恰当。
选择题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衍生出了缤纷的民俗文化,它们表达着民众的朴素诉求。
B. 由于所观测到的黑洞阴影与相对论所预言的几乎一致,令人不禁再次感叹爱因斯坦的伟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