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闻字的谜语
  关于闻的谜语大全
(共100条)
谜语介绍: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2008年6月7日,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与大家分享关于闻的谜语,希望大家喜欢!
1.柳下闲聊香扑鼻 -- 闻。(“柳下闲聊”别解为“闲聊”二字卸下“柳”,余下“门耳”,合成“闻”。“香扑鼻”暗示“闻”的动作。)
2.进门取走一半 -- 闻。(“取”走了一半,再进“门”。)
3.老子在家 -- 闻。(老子,即李耳,故“老子”借扣“耳”。)
4.刘邦闻之喜,刘备闻之哭 -- 翠。
5.耳眼嘴并用 -- 闻顾问。
6.爷娘闻女来,阿闻妹来,小弟闻来。 -- 出门俱是看花人。
7.少闻寡欢 -- 多听可乐。
8.夜夜闻啼莺 -- 多频声。
9.闻不入耳 -- 门。(“闻”没有“耳”就是“门”。)
10.落叶不堪闻 -- 谢谢收听。
11.风流天下闻 -- 名人传。
12.柴门闻犬吠 -- 润。
13.开门闻吠声 -- 润。(“润”开去“门”后,剩下“汪”,是犬吠声。 本字意思:形声。从水,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14.闻不用耳 -- 门。(“闻”不用“耳”,用“门”。)
15.老闻波音 -- 涛声依旧。
16.乃闻虎啸 -- 弯刀,风声。
17.布谷之声处处闻 -- 听广播。
18.唯闻女叹息 -- 多么忧郁的花。(谜面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唯闻女叹息”译文为“只听见木兰在叹息”。谜底中的“花”别指“花木兰”。)
19.惟闻女叹息 -- 快乐男声。
20.处处闻啼鸟 -- 唧唧复唧唧。
21.朱门酒令处处闻 -- 富士通杯。
22.空中闻天鸡 -- 八音。(空中为八;闻天鸡与音相合。)
23.独占金榜天下闻 -- 一中共识。
24.“昔闻李供奉” -- 老太白。
25.人间难得几回闻 -- 天上歌声。
26.半夜萧萧闻雨声 -- 下落不明。(“下”别解为“下雨”。)
27.山岳隐隐闻秋声 -- 丘。(“岳”字隐去“山”,余下“丘”;“丘”与“秋”读音相同。)
28.湖边隐约闻鼓声 -- 古。(“湖”字的两边隐藏去,剩下“古”字;“古”与“鼓”的发音相同。)
29.老头饭前闻酸味 -- 馊。(“老头”义扣“叟”,“饭”字的前半部分为“饣”,合成“馊”字。“闻酸味”提示“馊”之意。)
30.秋后异乡闻钟声 -- 终。(“秋后”义取“冬”;“异乡”变化为“纟”;组成谜底“终”。“终”与“钟”同音,双扣谜底。)
31.灯谜之前闻笛声 -- 狄。(“灯谜”二字的前半部分组合,可成“狄”字。“狄”与“笛”读音相同。)

32.张弓射雕闻掌声 -- 长。(“张”之“弓”射,余“长”,“掌”与“长”读声相同。)
33.“陶后鲜有闻” -- 郁。
34.到此柴门闻犬吠 -- 楫。
35.穿衣上岛闻鸟声 -- 袅。
36.功果无人闻 -- 绩寂。
37.塞北闻笳声 -- 胡吹。
38.闻言无需摇头 -- 谣。(“无需摇头”别解为不要“摇”字头部。)
39.人语渐无闻 -- 白光。
40.渝州秋闻遐迩 -- 巴金传。
41.闻姓惊初见 -- 称谓·名记。
42.闻夷则心寒 -- 七月怯。
43.爷娘闻女来 -- 达木兰。
44.不闻机杼声 -- 无纺布。
45.刘邦闻之则喜,刘备闻之则悲 -- 翠。
46.复有人告妾已亡 -- 又闻如故。
47.清明时节雨纷纷 -- 朝闻天下。(“朝”,别解为“今朝”;“天下”,别解为“天下雨”。)
48.淅沥声惊晓梦残 -- 朝闻天下。(“淅沥”从何而来?只因“天下”雨,“声惊”二字恰巧隐喻了“闻”字义,最后的“晓梦残”点出了早晨的时段,“梦”又因何残了?估计是被早上下雨的淅沥声惊醒了。)
49.春听莺歌燕语新 -- 时闻鸟声。
50.“晓来一阵催花雨” -- 朝闻天下。
51.夜阑卧听风吹雨 -- 朝闻天下。(“夜阑”,指“夜将尽时”;“天下”别解为“天下雨”。)
52.晨起静听细雨声 -- 朝闻天下。
53.晨起忽听喜讯传 -- 朝闻快报。
54.山歌唱彻九州同 -- 风流天下闻。
55.“小雨晨光内” -- 朝闻天下。
56.清晨骤雨忽传声 -- 朝闻天下。
57.五更时分听雨声 -- 朝闻天下。
58.晨起应皋来对弈 -- 朝闻天下。
59.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是? -- 中外纪闻。(《中外纪闻》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60.世界名诗 -- 风流天下闻。
61.洛甫发言 -- 闻天语。
62.布谷推春 -- 时闻鸟声。
63.布谷催春 -- 时闻鸟声。
64.门外闻叹不走近 -- 听取。
65.“今夜闻君琵琶语” -- 陈音、乐耳。
66.檐下又闻呢喃声 -- 燕必达。
67.“闻之泪尽垂” -- 听觉点滴。
68.炮手名闻四百州 -- 声威大振。
69.但闻爷娘唤女声 -- 呼兰。
70.堂前嗷嗷闻雏燕 -- 梁羽生。(此人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
71.日暮方闻芝兰味 -- 夜来香。(夜来香的花瓣与一般白天开花的花瓣构造不一样,夜来香花瓣上的气孔有个特点,一旦空气的湿度大,它就张得大,气孔张大了,蒸发的芳香油就多。夜间虽没有太阳照晒,但空气比白天湿得多,所以气孔就张大,放出的香气也就特别浓。)
72.“歌闻天仗外” -- 高音。
73.空山始闻丝竹发 -- 静脉曲张。
74.“初闻热泪涟涟” -- 听会、涌泉。
75.侧耳似在闻秋声 -- 3Q。
76.执掌登闻进奏章 -- 专升本。
77.后人闻之足戒 -- 前言、脚注。
78.仙乐风飘处处闻 -- 不同凡响。
79.洪秀全闻失翼王 -- 石破天惊。(“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天王,以借代法扣“天”;“翼王”,即石达开,以借代法扣“石”。)
80.常败将军天下闻 -- 久负盛名。(负得多次了,都出名了。)
81.闻着棺材味儿香 -- 死到临头。
82.孟母闻子辍学时 -- 当机立断。(谜面典出“断杼择邻”。孟母听闻孟子逃学后,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83.转眼而去闻爸声 -- 罢。(“转眼”扣“罒”,“去”明扣,合成“罢”。“爸”与“罢”读声相同。)
84.但闻左右尽歌声 -- 戬。(“戬”字可左右拆分成“晋戈”,与“尽歌”的读音相同。)
85.秋月当头闻箫声 -- 销。(在五行中,金与秋相对应,“金秋”二字因此而来;“当”字的头部为“⺌”,与“月”结合为“肖”。“销”与“箫”同音。)
86.出门便闻犬吠声 -- 润。(“润”字去掉“门”,便听到“汪”声。)
87.不见他人传野闻 -- 也。(“他”字的“人”不见了,剩下“也”,闻“野”声!)
88.如闻天上余音传 -- 娱。
89.闻乡音泪洒枕头 -- 湘。(“枕”字的前头为“木”,与“泪”组合成“湘”字。“乡”与“湘”读音相同。)
中国不解之谜90.奇才联句闻苟声 -- 狗。(“奇才”扣“犭”,“句”明扣,合成“狗”,“苟”与“狗”读声相同。)
91.秋雨连夜闻姨声 -- 移。(“秋雨”扣“禾”,“连夜”扣“多”,合成“移”,“姨”与“移”读声同。)
92.云头雁叫闻回声 -- 会。(“云”字明扣,“雁”形扣“人”,合为“会”字。“回”与“会”读音近似。)
93.前后拼凑闻奏声 -- 揍。(“拼前”扣“扌”,“凑后”扣“奏”,合成“揍”,“奏”与“揍”读声相同。)
94.欲上山时闻雨声 -- 峪。(“欲上”扣“谷”字,与“山”字合为“峪”字。“雨”与“峪”读音近似。)
95.邮箱之前闻敌声 -- 笛。(“邮之前”扣“由”,“箱之前”扣“竹”,合成“笛”,“敌”与“笛”读声相同。)
96.顾盼后面闻搬声 -- 颁。(“顾后”扣“页”,“盼后”扣“分”,合成“颁”,“搬”与“颁”读声相同。)
97.每闻西楼唱美声 -- 梅。(“每”字明扣,“西楼”扣“木”字,组成“梅”字。“美声”指美声唱法歌曲,“美”与“梅”声同似。)
98.高空巧逢闻俏声 -- 窍。(“高空”扣“穴”,“巧”明扣,合成“窍”,“俏”与“窍”读声相同。)
99.佳丽舒眉闻妹声 -- 媚。(“佳丽”扣“女”,“眉”明扣,“妹”与“媚”读声相同。)
100.与我携手闻叔声 -- 抒。(“我”扣“予”,“手”扣“扌”,合成“抒”,“叔”与“抒”读声相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