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养成_百 ...
242
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养成
摘要    目前整个社会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显得更为重要。幼儿的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得益于幼儿园五大领域尤其是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开展,更重要的是家园共育。幼儿家长既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的首要观众,在这一特殊时期更需要家长充分重视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同时幼儿园要和家长相互联系、及时沟通,共同为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合作、相互配合。
关键词    家园共育;新冠肺炎疫情;幼儿习惯养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幼儿教育的角度出发,这句话可以映射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一步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不仅对幼儿现在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1  新冠肺炎疫情对幼儿生活和卫生习惯养成的影响
1.1  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和不定时的小规模爆发不可避免会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正因如此,幼儿教师和家长正常的、线下的、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的机会就会相应减少。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幼儿在家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往往采用线上交流的形式,但交流的深度可能不够深入,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没有达成一致,不能够促进家园合作的高效开展,教育效率和质量也大打折扣。一方面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不同,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家没必要让幼儿严格遵守幼儿园作息规律,等幼儿回到幼儿园在老师的监督下自然就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家长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甚至大部分家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没有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没有给幼儿树立可以模仿的好榜样,并且认为幼儿的教育应当由幼儿园承担。另一方面由于幼儿园教师没有起到帮助、引导家长,给家长提供有关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培养的重要信息的作用,认为幼儿现在不在幼儿园生活,所以家庭应该承担更多教育幼儿的责任,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任完全交给家长,没有起到作为一个专业幼儿教育者的连接教育幼儿和沟通家长桥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上,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存在一定的责任互推,没有实现有效地家园沟通,在促进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反而可能会导致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的一些生活和卫生知识和行为出现后退的现象。
1.2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正
式进入学校教育之前,家庭是除了幼儿园之外,幼儿生活时间最久的环境,因此也对幼儿的早期教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幼儿的一些习惯大部分也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所以家庭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的重要场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长在家线上办公对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有利也有弊。首先,家庭教育不具备幼儿园教育的条件,随意性很强,听之任之,既没有教育的计划性,也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新
文/
高世雪
冠肺炎疫情期间家长和幼儿长期居家相处,难免会对幼儿的教育有所松懈,但如果家长没有及时意识到保持幼儿在家生活和卫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有可能会导致幼儿不规律的作息,而且也影响家园共育的一致性。其次,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教育能力,遇到幼儿教育问题时可能感到束手无策,面对幼儿出现偏离良好习惯的行为(比如在提醒下依旧赖床不起、不吃早饭等),有的家长可能会通过物质上奖励来让其服从(比如给幼儿买喜欢的玩具等),有的家长无视这种行为或没有耐心,而采取不良的做法(比如动手打幼儿、言语重复强调错误等),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而且可能会助长幼儿因想要得到奖励而事先以不良行为来吸引家长的现象发生,
从而加剧了幼儿不良行为的养成。
1.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幼儿教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性,幼儿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也有所放松,与家长主动联系和沟通的次数和频率也有所降低。特殊时期不得不采取线上教学的形式,幼儿教师在线上教学时无法直接接触到幼儿,不易掌握幼儿居家的生活和卫生行为情况,如果幼儿教师不主动积极地与家长取得及时联系来了解幼儿居家教育以及习惯养成情况,那么在幼儿复学后,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将会有较大难度,可能面临着改正幼儿已经形成某种不良生活习惯的难题。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改正不良习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幼儿教师作为教育幼儿专业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缺乏为家长提供有关的教育支持和有效沟通,这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2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有效策略2.1  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久的环境,因而家庭教育的质量不免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具有与幼儿园教育不同的特点。首先,家庭教育情感化。幼儿与家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生的、幼儿园无法比拟的亲情,正是这种情感使得家庭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性。其次,家庭教育生活化。家长和幼儿长期生活在一起,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再次,家庭教育个别化。家庭中往往是以家长和幼儿多比一的比例进行教育,对幼儿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家庭
教育的特点也体现出其优势所在,这些优点能否取得成效与家庭成员的素质、以及幼儿园的及时指导和帮助有密切关系。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2001年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养成方面,家长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有关知识并实践,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在家的教育和陪伴质量。但家长作为幼儿教育非专业人员,需要教师及时地帮助和交流来获得有关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的信息。幼儿园、教师要密切家园联系,积极主动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一同讨论习惯养成策略,一同助力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幼儿长期居家,家庭发挥着幼儿教育的主要角,对于幼儿不良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模仿的好榜样(比如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餐,不偏食不挑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和幼儿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等等)。家长有规律的作息、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搭建网络答疑交流平台
在普遍情况下,家长和教师会在接送幼儿时进行短暂且浅显地交谈,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卫生表现情况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家园共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在这个信息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的时代,网络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和家长及时互动、密切交流,可以通过QQ、、钉钉等平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和有效性。在中,教师可以设置精彩相册,将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照片上传,家长也可以在留言板中进行反馈。通过家长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幼儿园生活和卫生习惯培养的方式方法。此外,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教师进行线上沟通,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双向沟通交流,便于对幼儿进行全面了解。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教师应从幼儿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网络收集家长疑惑的共性问题及个别幼儿的特殊问题。可以通过、钉钉等平台,对家长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答疑惑,同时对个别幼儿家长的特殊需求进行针对性解答并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法。另外,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好习惯打卡共享,家长随时在内分享幼儿居家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比如定时定点吃饭、早睡早起、参加体育活动等等,引导和帮助幼儿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家长可以拍照打卡,记录幼儿的点滴。家长也可以对幼儿在家表现出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家长交流、咨询并寻求意见。不管是新冠肺炎疫情居家生活还是在幼儿园生活,网络平台的搭建都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和途径。
2.3  家园合作,走进日常
首先,教师应转变以幼儿园为幼儿教育固定点的思想。幼儿园与家庭或社区都是幼儿教育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将幼儿园与家庭或社区作为家园共育的集合点,而不是只局限于幼儿园的家园短暂交流。教师应及时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走进日常,和家长一同发现和探讨日常生活中蕴含的幼儿教育价值。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卫生行为是否良好,同时要积极向家长获取幼儿居家的生活和卫生行为表现情况,对幼儿的不良习惯进行指导,保证家园共育一致性,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养成。
其次,指导家长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教材”做好幼儿居家教育。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给幼儿教育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幼儿园和家长要充分重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幼儿的教育内容,活用新冠肺炎疫情“教材”。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并分享一些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在家可以进行的绘本阅读资料及视频等。教师可以传送《这个春节不溜达》《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病毒与小贪》等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绘本,以图画结合文字的形式告诉幼儿病毒的一些基本情况,让幼儿明白不能出门、出门必须戴口罩、认真洗手的原因等,便于幼儿配合家长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工作。再如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幼儿在园常玩的各类体育游戏活动,如跳房子、丢沙包、躲闪跑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游戏,家长也可以开发一些居家新游戏通过家长交流一同交流与分享,获得愉快心情的同时又能锻炼身体。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更加需要教师和家长重视幼儿生活和卫生习惯
的培养,幼儿与年龄比较小,抵抗力稍弱,那么增强幼儿良好的体质和保持幼儿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就更为重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保证幼儿参加其他活动的首要前提。
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园共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同于往常,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在思想和实践上重视幼儿居家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培养,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在幼儿园方面,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表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应与家长进行多途径沟通来保证家园共育的一致方向,共同为了幼儿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瑜.互联网时代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新模式探索[J].家教世界,2021,(6):61-62.
[2]周思妤.长假期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例[J].教育界,2021,(1):89-9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5]魏旭朝,张倩.“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探究--以西安市两所幼儿园为例[J].新西部,2019,(14):64-69.
[6]胡宁,李璐璐.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家园合作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4):77-80.
[7]孔起英,张俊,华希颖.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家园共育的有效支持[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4):10-12.
生活相册[作者简介:高世雪(1997--),女,辽宁省盖州人,研究生在读,学生干部,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24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