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 上 册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第2课。在一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已经涉及到了有关家庭领域的学习。本册本单元的学习是低年段相关的学习目标的提升,在感受家人的爱、干点家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解父母,帮助父母改掉不良嗜好,学会用行动去爱父母等学习目标。
本单元共有第10、11、12三课。本课正是承接前面第10课《父母多爱我》的学习,从理解父母的爱入手到学会用行动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后面的12课《家庭的记忆》属于拓展部分,意在引导儿童积极了解自己家庭历史,增加对“家庭”这一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了解。
本课分为三个栏目,分别是:我们都爱父母、我们了解父母吗?爱父母,在行动。这三个栏目之间是顺承的关系。其中前两个栏目:“我们都爱父母”和“我们了解父母吗?”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爱父母的情感,通过多种途径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第二课时“爱父母在行动”把对父母的爱和感恩推及到行动层面,同时也引导孩子深入地认识“爱父母也要帮助父母改正不良嗜好”。
课标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的家庭生活”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和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对爸爸妈妈的爱的体会逐步加深。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怎样恰当表达对父母的爱。
课前,我在我们班做了一份小调查,从孩子们完成的情况看,100%的孩子都认为自己爱爸爸妈妈,但是对父母了解很少。全班43名同学,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仅仅有19人,了解父母烦恼的同学仅有3人。
同时,我还班级孩子的父母做了一份小调查。从调查结果中,我发现,我们班90%的孩子都是由父母共同抚养,并且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都较长。也用少部分同学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但是至少一个月都能回家一次。这为本节课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习目标
1.运用电子相册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唤醒学生内心关爱父母的情感。
2.通过生活实践交流,情境创设和绘本故事等多种形式,借助已有的经历和感受,意识到担心、心疼、思念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3、运用观看视频、小组探究等方式,总结概括和拓展了解父母的方式。
4、交流分享为父母写档案的发现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教学重点
难点
1、唤醒学生关爱父母的情感,让孩子明白担心、心疼、思念都是关爱父母的表现。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途径了解父母,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绘本故事《团圆》,考查了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
2.通过表格填一填、,检测学生对了解父母的方法的掌握。
教与学
方法设计
情境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家庭照片 课前学生调查表 家长调查表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了解父母的身体、工作、生活、兴趣爱好、烦恼等情况,填写父母档案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电子相册导入新课,唤醒爱的回忆 
1.播放电子相册,回顾与父母生活的点滴
过渡语: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照片,它记录了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边看边想,当时你和爸爸妈妈一起你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询问交流: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过渡:父母陪伴我们成长,他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永远把爸爸妈妈放在心中。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引入,让学生明白父母的陪伴以及父母对我们的爱,唤醒学生父母的爱,为关爱父母的奠定情感基础】
活动二、创设情境,体验父母的爱
(一)、情境体验——体验担心和心疼
(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图一等爸爸回家吃饭,图二妈妈生病)
相信这种情况你也曾经遇到过, 当我们最爱的人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1)小组讨论:看着这两幅图,你会怎么想?
(2)同学交流,老师点评。小男孩对爸爸的担心,小女孩对妈妈的心疼,都是他们对父母的爱呀!
(3)生活中,这样的感受你有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4)师总结:对啊,父母最爱我们,同时我们也会担心和心疼他们。其实,担心与心疼就是我们对父母的爱。
(二)、观看绘本《团圆》——感受思念
我们多么渴望父母身体健健康康的,天天陪在我们身边。可是,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她的名字叫毛毛,她的的爸爸一年都在外面打工,赚钱养家。春节到了,毛毛爸爸带着满满的礼物回来了,可是团聚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小春爸爸又需要离开去打工了,我们来看绘本《团圆》。
播放绘本故事《团圆》,请大家思考的下面几个问题:
(1)毛毛的爸爸常年不在家,他爱毛毛吗?
  春节到了,毛毛爸爸带着满满的礼物回来了。在春节的三天里,小春爸爸陪他逛庙会,看花灯,包饺子,放鞭炮。在爸爸的陪伴下毛毛可快乐啦!
(2)毛毛,为什么把“好运硬币”送给爸爸?
    毛毛希望好运硬币能给爸爸带来好运,好运硬币包含着毛毛对爸爸的思念和爱。
问: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你会思念爸爸妈妈?
生: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小结:父母最爱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心疼、担心和想念他们。同学们,这种担心、心疼、思念就是我们对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和绘本故事,让学生直观感受担心、心疼、思念是关爱父母的表现。而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这一追问,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经历,体验对父母的爱。】
活动三、小组合作,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父母最爱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我们也爱他们,让我们一起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吧!
(一)观看视频——学习了解父母的方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看看视频中的四位小朋友是如何来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生:交流了解父母的方式。
【设计意图:让同学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自己总结概括出了解父母的方法,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拓展了解父母的途径。】
(二)分享爱的档案——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1、课前布置学生为父母填写档案(可以用课本上的表格也可以自己绘制表格)
2、小组交流,了解的方式,谈感受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课上分享自己发现和感悟,引导学生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用心感受对父母的了解。】
(三)出示了解父母的名言——感受爱的传统
小结:老师发现大家对自己的父母都很了解哦,了解父母就是一种爱!其实,从古到今,我们都很重视对父母的了解,在《论语》中就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活动四、总结升华——爱的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担心、心疼、思念,都是爱父母的表现。我们还通过观察、询问、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等,多种途径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那爱父母我们爱要做什么?对,勇敢地说出来,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老师给大家一张爱的行动表,请大家利用一周的时间认真完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爱的行动。
【设计意图:爱的行动设计是要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把对爸爸妈妈的关爱延伸到生活中。同时,也是对第二课时——“爱父母,在行动”的铺垫。】
拓展作业设计
爱的行动表
班级              姓名          生活相册
什么时候
我会做
爸妈的反应
遇到爸爸妈妈烦心时
当爸爸妈妈生病时
妈妈做家务时
爸爸下班回来时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